搜索到35697 篇“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的相关文章
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LLV的成因及其影响 目的:通过历史性前瞻方法,分析我院持续处于低病毒血症(LLV:HBV DNA仍可检测到,但<2000 IU/ml者)的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研究低病毒血症组和完全病毒学应答组(CVR:血清HBV DNA持续检测不到,即Not... 杨琳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脏炎症 纤维化 提升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临床治愈的管理水平 2024年 慢性 乙型肝炎 的最佳治疗终点目前被认为是临床治愈,实现临床治愈可明显改善患者 预后。因此,提升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临床治愈的管理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临床治愈对疾病结局的认识和了解影响临床治愈的关键因素至关重要。本文从影响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临床治愈的关键因素——宿主、病毒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识别可能实现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 童婷 张立婷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临床治愈 预后 影响因素 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饮食习惯的10个建议2024年 慢性 乙型肝炎 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重大挑战,特别是在高发区,如亚洲、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区,其流行率尤为突出。这种疾病的复杂性在于,很多患者 在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病毒持续在肝脏中活动,逐渐导致肝脏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持续的病毒活动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细胞癌。因此,早期诊断和有效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在管理慢性 乙型肝炎 的过程中,医疗治疗是基础,但生活方式的调整,尤其是饮食习惯的改善,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确的饮食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减轻肝脏的负担,促进肝脏健康,还能提高患者 的整体福祉. 容艺仙关键词:撒哈拉以南非洲 流行率 饮食习惯 慢性乙型肝炎 肝脏损伤 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河南省开封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协同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负性心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生活质量[慢性 肝病问卷(CLDQ)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ESCA、CLDQ各项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中开展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可减轻患者 负性心理,促进自护能力、自我效能提升,提高生活质量,且满意度较高。 张东东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协同护理模式 负性心理 自护能力 自我效能 穴位贴敷疗法对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护理观察 2024年 探析慢性 乙型肝炎 治疗中穴位贴敷疗法在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的是我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6例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病人分成了两组,即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在护理指标和满意度等方面经对二组对比,显示研究组比对照组优越(P<0.05)。结论 对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而言,行穴位贴敷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 护理满意度,提升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病人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的提升,所以,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徐素红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 穴位贴敷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抗病毒治疗方案类型横断面调查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厦门市目前各个临床类型的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的抗病毒治疗情况及治疗方案,探讨慢性 乙型肝炎 诊疗规范的提升和优化途径。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分析2022年5月25日0∶00~23∶59时在厦门市全部三级医院感染科、肝病科就诊和住院且诊断明确的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抗病毒治疗情况及治疗方案。结果本研究共调查了665例患者 ,抗病毒治疗率为81.2%(540/665),符合目前指南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患者 的抗病毒治疗率为85.8%(507/591)。362例门诊患者 抗病毒治疗率为72.9%(264例),其中诊断为慢性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 肝硬化、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携带状态患者 的抗病毒治疗率分别为80.1%、89.3%、25.0%(226/282、25/28、13/52例)。所有门诊患者 治疗方案以口服核苷(酸)类似物为主,占59.1%(214例)。303例住院患者 抗病毒治疗率为91.1%(276例),不同临床类型的患者 抗病毒治疗率均在70%~95%之间。住院患者 抗病毒治疗方案以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为主,达到72.6%(220例)。结论厦门地区慢性 乙型肝炎 的抗病毒治疗仍可继续加强,以符合目前扩大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需求。门诊患者 和住院患者 的抗病毒治疗率及治疗方案类型存在差异,需进一步提高患者 尤其是门诊患者 对抗病毒治疗目标以及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可达临床治愈的认识和接受度,从而使更多患者 获益最大化。 薛秀兰 毛乾国 阮清发 闵峰 黄文琪 郑晓婷 梁惠卿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艾米替诺福韦治疗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艾米替诺福韦治疗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9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48例,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与观察组(48例,采用艾米替诺福韦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艾米替诺福韦治疗慢性 乙型肝炎 的疗效可靠,能改善患者 肝功能并抑制肝纤维化进程,且不良反应少。 于桂芹 余嘉慧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 肝纤维化 正念减压护理模式在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护理模式在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于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编号将患者 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予以正念减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 的心理压力情况、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 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中文版慢性 乙型肝炎 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者生活质量量表(The Hepatitis B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HBQOL)各因子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8周后,研究组CP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HBQOL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念减压护理模式在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 的心理压力、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 周露佳 陶茹 俞婷 沈丹凤 谈晓红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心理压力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艾米替诺福韦治疗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艾米替诺福韦(TMF)治疗慢性 乙型肝炎 (CHB)患者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10月江西省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CHB患者 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 治疗经历分为初治CHB组(n=38)与复治CHB组(n=82),均行TM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的病毒学应答情况,统计所有患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正常比例,观察患者 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结果两组患者 在治疗12、24周后的乙型肝炎 病毒核酸(HBV DNA)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初治CHB组治疗24周的完全病毒学应答比例高于本组治疗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治CHB组在行TMF治疗前即已有40例实现完全病毒学应答,剩余42例患者 治疗12、24周后的完全病毒学应答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 治疗12周时ALT恢复正常比例为40.00%,治疗24周时ALT恢复正常比例为78.33%。所有患者 治疗24周后的Cr、TC、TG、CysC、eGF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MF治疗的CHB患者 有良好的早期效果,患者 肾功能及血脂指标无安全方面的不良影响,但长期效果依然有待观察。 周红燕 郭婷 李清奇 易旭岚 王凤 赖勤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病毒应答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肾功能 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分析2024年 分析慢性 乙型肝炎 疾病特点,验证对此类患者 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有何价值。方法 从2022年12月起,到2023年12月为止,选取了110例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 ,观察组。为了对比验证,也选取了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10例,对照组。对参与研究者进行检验,应用免疫球蛋白检验。另外,观察组也按照急性、慢性 划分,慢性 乙型肝炎 进行了轻度、中度、重度划分。还根据是否合并肝硬化划分,根据 失代偿期、代偿期划分,分别对照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相同指标检验值比较,都是观察组更高,经统计,P均<0.05。急性、慢性 乙肝患者 情况分析,观察组急性患者 免疫球蛋白水平高,经统计,P均<0.05。观察组慢性 乙肝患者 病情程度方面,中重度水平高于轻度,重度高于中度,P<0.05。合并较非肝硬化者水平高,P<0.05。失代偿期较代偿期患者 水平高,P<0.05。结论 免疫球蛋白检验乙型肝炎 的价值高,判断了疾病性质、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利于治疗工作开展,提升治疗效果。 姜伟强关键词: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 肝硬化 疾病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