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02篇“ 成藏年代“的相关文章
- 适用于多旋回叠合盆地的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
- 2024年
- 我国多旋回叠合盆地在多期构造运动的背景下具备多期生烃、多期充注、多期成藏和改造的特征,厘定不同期次油气的成藏时间一直是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亟待解决的难题。综述国内外油气成藏年代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剖析了不同油气成藏年代学方法的主要特点和局限性,认为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经历了从早期传统的油气成藏年代学方法到现今油气成藏同位素测年法的发展,实现了定性或半定量向定量研究的重要转变,其中方解石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法可以精确厘定多旋回叠合盆地中不同期次油气的成藏时间,将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推向了新的里程碑。据此提出综合运用多种油气成藏年代学方法相互补充、印证,进而得到全面的油气成藏年代信息,将成为现代油气成藏年代学在多旋回叠合盆地应用发展的重要趋势。
- 陈家旭郭小文刘国全朱华汇邹磊落张绍辉
- 关键词:同位素测年
-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油气成藏年代——来自流体包裹体及原位U-Pb定年的证据
- 成藏年代学作为石油地质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之一,对于揭示油气运移、聚集和次生调整至关重要。目前确定油气成藏时间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地层埋藏史和热史估算其形成时间。然而,该方法受限于埋藏史和热史的不确定性以...
- 杜浩刘一锋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演化镜质体反射率
- 黔东北梵净山地区沥青Re-Os同位素年龄 对油气成藏年代的约束被引量:2
- 2021年
- 黔东北梵净山地区位于雪峰隆起西缘,前寒武纪-早古生代黑色有机质岩系发育,沥青显示广泛。该区在新元古代-中生代经历了晋宁期、加里东期及印支期-燕山期多幕构造变形,前人对后两期构造与油气成藏的响应关系研究较多,而关于晋宁期构造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匹配关系则鲜有报道。选取黔东北梵净山地区宝塔组灰岩溶蚀孔、洞内的沥青开展了Re-Os同位素研究,测试结果显示等时线年龄为(915±129)Ma。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表明,梵净山地区存在晋宁期原生油藏,在加里东期被改造形成次生油藏,古隆起控制了次生油气藏的分布。本研究丰富了雪峰隆起西缘油气成藏期次,同时也促进了复杂构造变形条件下次生油气藏成藏机理研究,对我国南方新元古界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
- 于宁彭伟陈友智马明哲
- 关键词:RE-OS同位素沥青晋宁期雪峰隆起
- 含油气盆地激光原位方解石U-Pb年龄对油气成藏年代的约束--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为例被引量:26
- 2020年
-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是揭示油气成藏过程的关键。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为例,通过厘定方解石脉的发育期次,采用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测定含原生烃类包裹体的方解石脉的绝对年龄,结合砂岩储层样品的流体包裹体分析,最终可综合确定油气成藏年代。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荧光特征和显微测温结果指示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存在2期油充注,但由于东营组沉积末期地层抬升剥蚀造成温度下降,采用流体包裹体方法解释的第1期油充注时间存在多解性。通过激光原位方解石U-Pb定年技术可消除第1期油充注时间的多解性,厘定第1期油充注时间在距今24~20 Ma东营组抬升剥蚀期,第2期油充注时间在距今4~3 Ma。激光原位方解石U-Pb定年技术结合流体包裹体分析可很好地用于约束油气成藏时间,提升油气成藏定年的精度,为含油气盆地特别是多旋回叠合盆地的油气成藏年代学提供更为可靠的研究方法。
- 郭小文陈家旭袁圣强何生赵建新
- 关键词:均一温度东营凹陷
-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20年
- 油气运聚成藏定时(定年、定成藏期)是研究油气从生烃、运移、聚集、保存等一系列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技术,无论是对优选勘探目标、重建油气藏形成演化过程,还是对丰富与深化油气成藏理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学者对成藏测年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逐渐形成了成藏年代学,并作为了石油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基于系统地调研,认为成藏年代学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定性描述阶段、半定量描述阶段、定量描述阶段。通过总结归类,主要将其分为传统地质学分析法、流体包裹体测年法以及同位素测年法,并且对各种测年方法的应用原理、适用范围、优缺点进行了简单介绍。
- 薛楠朱光有吕修祥贺涛吴郑辉
- 关键词:同位素测年
- 海相油气成藏定年技术及其对元坝气田长兴组天然气成藏年代的反演被引量:6
- 2018年
- 我国海相叠合盆地的油气特征及成藏过程表现出很强的复杂性,确定油气成藏年代极其困难,建立有效的成藏定年技术显得尤为迫切.为此基于稀有气体He年代积累效应和油气藏保存机制,建立了油气藏4 He成藏定年地质模型及年龄估算公式,明确其为油气成藏定型时间;基于天然气40 Ar/36 Ar比值与源岩钾丰度及地质时代的关系,建立了追溯油气源岩时代的Ar同位素估算模型.磷灰石、锆石(U-Th)/He定年体系的封闭温度与含油气盆地生油气窗的温度范围较为一致,磷灰石、锆石(U-Th)/He年龄可以揭示含油气盆地抬升剥蚀时间、由构造抬升导致的油气藏调整时间,建立了固体沥青、原油中沥青质提取、溶样、Re-Os纯化富集及分离等Re-Os同位素测年前处理技术,可以直接确定固体沥青、原油等的形成时间.按照含油气系统成藏地质要素形成时间或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提出了从确定源岩形成-油气生成-运移充注-调整改造-成藏定型等成藏过程的定年技术序列.开展四川盆地元坝气田源岩时代、生排烃、运移充注、调整改造及成藏定型等关键过程的时间节点综合研究,明确了元坝气田的主力气源为上二叠统龙潭组烃源岩,两期原油充注时间分别为220~175Ma、168~140Ma;油裂解气发生在140~118Ma,元坝地区约97Ma以来发生构造抬升,尤其15Ma以来气-水界面发生调整,约在12~8Ma气藏最终定型并形成现今的气藏格局.
- 王杰刘文汇陶成腾格尔席斌斌王萍杨华敏
-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天然气成藏年代的确定
-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面积及储量最大的气田,也是中国陆上规模最大的气田.苏里格气田勘探面积5×104km2,截止2016年底,累计提交探明、基本探明储量47000×108m3.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
- 任战利崔军平陈占军祁凯陈志鹏于春勇李进步王继平
- 关键词:天然气田成藏年代地球化学特征鄂尔多斯盆地
- 一种确定油气成藏年代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油气成藏年代的方法,涉及油气成藏技术领域。所述方法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获取研究区含油层位包裹体薄片与磷灰石矿物;包裹体形成期次与顺序研究,确定包裹体形成期次与顺序,筛选烃类包裹体与盐水包裹体;利用冷热...
- 丁超张振军郭小波
- 文献传递
-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气藏成藏年代及差异被引量:7
- 2016年
- 利用烃源岩生烃史、圈闭形成时期、包裹体均一温度、自生伊利石测年、ESR测年等分析,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气藏成藏年代进行综合分析及差异对比。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气藏成藏过程:主要发生在侏罗纪与白垩纪;可分为3期,喜马拉雅期前烃源岩早期生烃成藏、大量生烃成藏和喜马拉雅期部分油气调整再成藏,以喜马拉雅期前大量生烃成藏阶段最重要。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气藏成藏年代区域差异显著:川西地区在晚三叠世的须五段沉积期开始成藏,中侏罗世早期至晚白垩世末期为主要成藏阶段;川中地区在晚侏罗世早期开始成藏,早白垩世中期至晚白垩世末期为主要成藏阶段;川南地区在晚侏罗世中期开始成藏,晚白垩世中期至晚白垩世末期为主要成藏阶段。即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气藏成藏,川西地区最早,川中地区略早于川南地区。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气藏成藏年代研究,有助于认识四川盆地上三叠气藏的成藏过程、成藏机理及气藏分布。同时研究发现四川盆地上三叠统自生伊利石多属深埋藏成因,故其测年结果主要记录了晚期成藏过程。这说明利用伊利石测年需要充分考虑其成因,否则测年结果可能难以准确反映成藏年代信息。
- 王鹏刘四兵沈忠民黄飞罗自力陈飞
- 关键词: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成藏年代生烃史ESR测年
- 南海白云深水区自生伊利石40Ar/39Ar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
- 南海北部白云深水区以石油地质条件优越且油气资源潜力巨大而著称,是近年来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域。测定油气成藏的年限对于反演油气盆地成藏的演化史、分布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油气成藏年龄测定是同位素年代学和石油地质学共同面临的...
- 何立言
- 关键词:油气成藏自生伊利石年代学地质构造
相关作者
- 赵靖舟

- 作品数:246被引量:3,484H指数:35
-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
-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塔里木盆地 上古生界 延长组 致密砂岩
- 张有瑜

- 作品数:29被引量:24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自生伊利石 油气储层 K-AR测年 分离提纯 成藏年代
- 罗修泉

- 作品数:23被引量:30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研究主题:自生伊利石 油气储层 K-AR测年 分离提纯 成藏年代
- 陶士振

- 作品数:288被引量:6,944H指数:4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研究主题:致密 四川盆地 侏罗系 非常规油气 流体包裹体
- 刘四兵

- 作品数:83被引量:612H指数:16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川西坳陷 四川盆地 须家河组 川西坳陷中段 致密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