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4篇“ 批评论“的相关文章
东干学者玛凯耶娃的俄语东干文学评论
2024年
东干族第二代著名学者玛凯耶娃的俄语东干文学评是在同历史故国文化隔绝的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直接受到苏俄文学评和西方文论的影响。俄语东干文学评规范的评术语运用、系统的评话语呈现和观念束缚的局限性同时显现出来,这无疑是受居住国主流文化影响的结果,彰显的是与中国本土文学评同根同源的中亚华裔东干文学评脱离祖籍地之后,在与异国强大的主流文学评话语长期接触碰撞下的演变过程和规律,这也是了解东干文学评形态流变和评功能演化的一个难得的窗口。玛凯耶娃的俄语东干文学评话语主旨经历了由注重社会历史评向文化开放意识和爱的精神回归的转型过程,这在她对东干年轻作家的评价中有具体体现,也是她的俄语东干文学评趋于成熟的标志。
惠继东
关键词:文学批评语言形态
博雅有胆识——古远清港台文学理论评论
2024年
古远清毕生致力于港台文学理论评,他十分注重史料,尤其是第一手资料的占有。在此基础上,他严谨地甄别、选择、使用,颇见眼力。他的学术视野十分开阔,宏观把控和微观分析能力都很强,其文学理论评史高屋建瓴,有胆有识,敢于直面问题,且断语精准,笔力遒劲。他坚守史家的独立精神,从文本出发,不仅有史家见识,而且文采斐然。
杨光祖周文艳
关键词:港台文学理论批评史
谢榛《四溟诗话》的诗歌评论
2024年
谢榛《四溟诗话》的诗歌评论,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一是政教论,二是雅俗论,三是体派论,四是正变论。在政教论中,强调诗歌创作要从儒家的教化及审美原则出发;在雅俗论中,不仅讨论雅俗性质,而且对入雅或趋俗现象予以观照;在体派论中,从文学体制、题材、技巧运用、风格特色等方面辨析;在正变论中,通过艺术表现、体制运用等方面辨析正体与变体。不论是对于雅与俗的取舍关系,还是对于文体的演变规律,谢榛都为我国古代诗歌评论的拓展和总结做出了贡献。
闫顺
关键词:《四溟诗话》雅俗论
清代坊刻古文选本评论
2023年
古文选本尤其是坊刻古文选本与商业出版存在密切联系。坊刻古文选本的商业生产导致诸多编纂问题,清代古文选家对其存在的编辑体例不精、评点套评、编纂同质化等问题提出诸多评。但坊刻古文选本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坊本为多数古文选本的直接选源和参考标准,满足了下层知识分子的阅读需求,推动了出版的发展。清代古文选家的坊刻古文选本评,展示出一般选家的价值取向,有助于挖掘面向大众的古文选本作为一般出版读物对于人们知识、思想的影响。
杨奔奔
关键词:清代历史价值
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评论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认为,历史题材电视剧成为当代艺术家精神投入的创造性作品,深受广大观众的热忱欢迎与潮流追捧,不仅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传播力、影响力与共情力,还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激烈争议与文化评,其中《大秦帝国》《三国演义》《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等是代表作品。优秀历史电视剧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创作价值,这些创作价值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追求艺术高质量时代,我们更要继承发扬优秀历史电视剧的创作理念,并发挥其重要的艺术感化与评作用。
刘义军
关键词:历史电视剧
《滹南遗老集·文辨》中的苏轼文艺评论
2022年
针对金人于“苏学盛于北”的时代背景下推崇苏轼的情况,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王若虚《滹南遗老集·文辨》中涉及苏轼评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共有二十七条相关内容,包含着王若虚对苏轼文体、文法、文风的辩护和对苏轼用字遣词、行文逻辑方面的指摘,还涉及王若虚对韩苏、欧苏等大家为文比较的看法和对苏轼文学观点的评价等,展现出王若虚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崇苏”的整体倾向。王若虚对苏轼散文的推崇和讨论,构成了苏学北渐中最为坚实的部分,在苏轼金代传播接受史上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
刘佳
当代诗歌史书写的另一种探索——新世纪诗歌评论被引量:1
2022年
新世纪诗歌评与诗歌创作同步走过了20余年的历史,在众多诗歌评者的共同努力下,适用于新世纪以网络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的诗歌评价标准逐步确立。打工诗歌、网络诗歌等具体的诗歌创作问题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阐释,新及物写作、“新红颜写作”等诗歌概念成为新世纪诗歌评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新世纪诗歌评依然存在着评立场、评频率、评尺度等方面的缺陷,中国诗歌“当代史”的完成依然需要进一步的评实践与理论拓展。
罗麒
关键词:诗歌批评诗歌标准
重建文本“细读”的评范式——博格尔新形式主义评论
2022年
文本细读是弗雷德里克·博格尔在其著作《新形式主义评理论与实践》中构建的一种新形式主义的文本评分析方法。它将细读建立在吸收与修正当代文学研究方法与评实践的基础上,促使读者关注文本的语言与形式维度。以细读作为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评策略,这有助于开启文本意义的多重可能性、实现文本阐释的完整性。
李文芬
关键词:新形式主义细读文本
“差异”、“调和”与“崇今”: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被引量:3
2021年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李大钊将文学视为社会整体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东西方文明“差异”论、“美在调和”论为思想基础,提出文学“先声”论、“崇今”论和“心理表现”论,三者构成其相对完整的文学评形态。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崇今”论,它与李大钊“平民主义”思想密切相关,表明他对文学社会功能的高度重视。文学在揭露现实黑暗、同情底层民众、感化与涵育民族特性之中,预示社会进化的规律,显示社会革命的趋势。也因此,写实和理想构成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文学评实践的两翼。
魏天无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美生评论
2021年
从生态评发展出的美生评形成了文学评、审美文化评、审美文明评、艺术哲学评递进通转的整一疆域。美生评的规范从生存性与审美性的统一,经由绿生美活的一致,抵达生态存在与诗意栖居的同一,趋向自然化整生与天籁化栖息的同构,总成了天籁美生的模型,标识了文学评的迢迢天路。
袁鼎生太琼娥

相关作者

惠继东
作品数:36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学批评 小人物 果戈理 小人物形象 东干语
李奇志
作品数:26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工业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研究主题:英雌 清末民初 小说 秋瑾 民族国家话语
王辉斌
作品数:298被引量:414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北文理学院
研究主题:乐府 乐府诗 唐代 杜甫 诗人
雷恩海
作品数:105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心雕龙》 文化共同体 共同体建设 杜甫 诗歌
陈颖
作品数:27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人文学部
研究主题:文学批评 创作动因 小说创作 文学研究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