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9篇“ 抗增殖作用“的相关文章
地衣酸对胰腺癌细胞系PANC-1的抗增殖作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地衣酸对胰腺癌细胞系PANC-1的抗增殖作用。方法:地衣酸作用于人PANC-1细胞,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地衣酸对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地衣酸对PANC-1细胞迁移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AX、BCL2和TrxR1蛋白的表达,酶标法检测TrxR1的酶活性。结果:地衣酸降低PANC-1细胞活力,促进PANC-1细胞凋亡,显著抑制了PANC-1细胞迁移,上调促凋亡蛋白BAX、下调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抑制了TrxR1的表达及酶活性。结论:地衣酸抑制PANC-1增殖,是治疗胰腺癌的潜在化疗药物。
赵森周华
关键词:胰腺癌地衣酸抗肿瘤
内凝集蛋白1在卵巢癌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体外抗增殖作用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内凝集蛋白1(ITLN1)在卵巢癌中的生物信息学信息及其体外抗增殖作用。方法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采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来分析筛选卵巢癌组织中的差异基因。利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工具(GEPIA)来分析ITLN1在卵巢癌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基因型组织表达(TCGA-GTEx)数据制作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利用Kaplan Meier-plotter分析ITLN1低表达或高与卵巢癌病人总生存率的曲线关系。利用LinkedOmics筛选ITLN1在卵巢癌中的相关基因,然后采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细胞实验分组:空载体对照组(vector),TLN1过表达载体组(TLN1),ITLN1+740 Y-P组。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TLN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以及磷酸化Akt(p-Akt)在卵巢癌细胞中蛋白表达水平。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法与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ITLN1在卵巢癌组织(0.45±0.17)和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0.72±0.08)、CAOV3(0.57±0.05)、SKOV3(0.44±0.08)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ITLN1在卵巢癌中具有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8),ITLN1高表达组的卵巢癌病人总生存率高于ITLN1低表达组(风险比0.74,P<0.05)。ITLN1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降低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能力(0.55±0.02)。结论ITLN1表达水平可以成为卵巢癌病人的预后判断标志物,是潜在的卵巢癌治疗的靶点。这为卵巢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杨夏楠赵丹丹司晗杨平娟樊冬梅
关键词:卵巢肿瘤癌基因生物信息学细胞增殖
新穿心莲内酯/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分子结构及抗增殖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方法研究了新穿心莲内酯/β-CD包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抗增殖作用;采用微波辅助饱和溶液法制备了新穿心莲内酯/β-CD包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测定了包合物的平衡常数,通过DTA、IR和分子模拟技术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证。结果表明:新穿心莲内酯能够进入β-CD空腔形成包合物,新穿心莲内酯/β-CD包合物表现出与新穿心莲内酯不同的光谱特征和性质。包合物分子比例是1:1,新穿心莲内酯分子的五元内酯环从β-CD较宽的边缘被包合在它的空腔中。包合物的平衡常数为489.9918 mol/L。通过包合处理,新穿心莲内酯的体外抗增殖活性亦显著提高。环糊精类包合是目前医药行业中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较成功的做法之一。
赵炎葱王丽曾静静李景华
关键词:Β-环糊精包合物分子模拟
提高白刺叶黄酮的抗增殖作用氧化活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白刺叶的抗增殖作用氧化活性的方法,属于黄酮提取技术领域。本发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提取:以西伯利亚白刺叶为原料,以乙醇为提取溶剂,按照液料比为15‑35mL:1g在40‑80℃下超声提取10‑30min,...
其曼古丽·吐尔洪丁一娜赵桐朱浩婵
β-榄香烯酰亚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增殖作用研究
2022年
目的 设计合成β-榄香烯酰亚胺类衍生物并进行体外肿瘤活性筛选。方法 由单氯代β-榄香烯为起始原料,与酰亚胺反应合成β-榄香烯酰亚胺类衍生物。采用磺酰罗丹明B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人淋巴瘤(Raji)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β-榄香烯酰亚胺类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ESI-MS波谱分析确证。体外肿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的活性均高于β-榄香烯。结论 在β-榄香烯结构中引入酰亚胺结构片段有利于提高β-榄香烯的抗增殖作用
刘德志苏浩尘邹越薪景永奎徐莉英张美慧董金华
关键词:Β-榄香烯抗增殖活性
磷灰石/钛基涂层表面携载高黄芩苷/低栀子苷配伍的协同促内皮抗增殖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栀子苷、黄芩苷具有血栓、炎等药用价值,磷灰石涂层作为药物洗脱支架涂层具有抑制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 SMCs)增殖能力。为探究磷灰石药物洗脱支架涂层携载黄芩苷/栀子苷对SMCs增殖与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 ECs)生长的作用,将SMCs和ECs分别培养于含50、25 mg/L和12.5 mg/L黄芩苷或栀子苷的培养基中,观察细胞活性,筛选有效作用浓度;在磷灰石涂层表面分别携载10、100μg和150μg栀子苷或黄芩苷,并将细胞接种于涂层表面,观察细胞活性;将150μg黄芩苷/10μg栀子苷配伍、150μg栀子苷/10μg黄芩苷配伍载于磷灰石涂层表面,通过CCK-8、细胞骨架/细胞核染色检测并观察细胞活性及细胞形貌。结果表明:黄芩苷、栀子苷均能在前期抑制SMCs活性并促进ECs增殖。150μg黄芩苷/磷灰石涂层对SMCs的细胞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μg栀子苷/磷灰石涂层相较于100μg和150μg对SMCs的活性影响更大,而对ECs无明显作用;配伍实验显示150μg黄芩苷/10μg栀子苷可显著降低SMCs活性,且对ECs作用较小。因此,高黄芩苷/低栀子苷配伍的磷灰石洗脱涂层有望应用于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与开发。
杨旭陈岑丁亚辉
关键词:栀子苷黄芩苷磷灰石平滑肌细胞药物洗脱支架
木犀草素对胶质瘤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胶质瘤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木犀草素组(依木犀草素浓度不同分为3个亚组),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Hoechst PI核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胶质瘤U251细胞内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率随木犀草素浓度的升高而下降;流式细胞仪及Hoechst PI核染色法的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木犀草素作用浓度的递增,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递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木犀草素抑制了胶质瘤U251细胞中凋亡信号分子Bcl-2的表达,促进了Bax的表达。结论木犀草素通过改变凋亡相关信号分子Bcl-2及Bax的表达,抑制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
刘琳琳王磊冯珊珊张海洋
关键词:木犀草素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
褪黑素对人神经胶质瘤U118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褪黑素(MT)对人神经胶质瘤U118细胞增殖能力及膜联蛋白A2(ANXA2)和促癌蛋白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T(1 nmol·L^(-1),100 nmol·L^(-1),10 μmol·L^(-1),1 mmol·L^(-1))处理U118细胞后,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用1 mmol·L^(-1)MT处理U118细胞后,EDU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DNA合成情况,克隆形成法检测各组细胞克隆数,Western blot检测增殖标记物Ki67和PCNA的表达情况及ANXA2和c-Myc的蛋白表达情况,RT-qPCR检测ANXA2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MT可以抑制U118细胞增殖,并且可以明显降低U118细胞中ANXA2和c-Myc的表达水平。结论 MT可能通过降低ANXA2及下游通路c-Myc的表达从而抑制U118细胞的增殖
李鑫吕子阳刘佳佳王珊
关键词:褪黑素胶质瘤增殖膜联蛋白A2
干扰素λ联合顺铂介导STAT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抗增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λ联合顺铂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并按处理方式将细胞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干扰素-λ组(IFN-λ组)、顺铂组(CDDP组)、干扰素-λ+CDDP组(IFN-λ+CDDP组)、干扰素-λ+CDDP+STAT途径抑制剂HY-B0069组(IFN-λ+CDDP+HY-B0069组);使用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检测p-STAT1、p-STAT2、STAT1及STAT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FN-λ组、CDDP组及IFN-λ+CDDP组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P<0.05),细胞凋亡能力升高,G1期细胞占比升高,p-STAT1/STAT1与p-STAT2/STAT2比值升高(P<0.05);与IFN-λ组和CDDP组相比,IFN-λ+CDDP组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P<0.05),细胞凋亡能力升高,G1期细胞占比升高,p-STAT1/STAT1与p-STAT2/STAT2比值升高(P<0.05);与IFN-λ+CDDP组相比,IFN-λ+CDDP+HY-B0069组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升高(P<0.05),细胞凋亡能力降低,G1期细胞占比降低。结论干扰素λ联合顺铂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使细胞停滞于G1期,这可能与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彭鑫宇刘佳妮杨阳李小龙
关键词:CDDP乳腺癌
新型4-(芳基)-N-(3-烷氧基呋喃并[2,3-B]吡嗪-2-基)-哌嗪-1-甲酰胺衍生物及其抗增殖作用
本发明涉及用于癌症的预防或治疗的新型4‑(芳基)‑N‑(3‑烷氧基呋喃并[2,3‑b]吡嗪‑2‑基)‑哌嗪‑1‑甲酰胺衍生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它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新型4‑(芳基)‑N‑(3‑烷氧基呋喃并[2,...
孔泳大金铢烈李恩实具胎成姜男淑金娜延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梁宏
作品数:473被引量:1,671H指数:24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配体 配位反应 配合物 极性溶剂 肿瘤细胞株
李柱虎
作品数:51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抗增殖作用 TGF-Β1 病理学
刘延成
作品数:197被引量:154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配位反应 极性溶剂 配体 氯化铜 氯仿
陈振锋
作品数:286被引量:445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配位反应 极性溶剂 配体 配合物 肿瘤细胞株
任彦新
作品数:32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青光眼 人工鼻泪管植入术 滤过手术 青光眼滤过 紫杉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