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92篇“ 抗肝癌细胞“的相关文章
藏红花酸二酯类化合物及其癌细胞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藏红花酸二酯类化合物及其癌细胞应用。本发明对藏红花酸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了藏红花酸二酯类化合物,并通过细胞增殖等实验验证该化合物可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测试表明大部分藏红花酸二酯...
徐德锋刘滨玮朱天宇周才杰钱嘉豪
一种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吡唑N-芳基磺酸酯的发现及其炎镇痛和癌细胞活性研究
炎症(inflammation)是机体组织对损伤性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适当的炎症反应对人体抵损伤、清除感染,促进伤口的愈合是有益的;然而在某些疾病中,炎症过程会持续进行,随后会发展成慢性炎症,诸如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
姚海燕
关键词:环氧合酶-2抑制剂
黄芪多糖对阿帕替尼癌细胞的增强作用及对CA199、CA724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阿帕替尼活性以及CA199、CA724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黄芪多糖(50、100、200、400 mg/L)、阿帕替尼(10、20、40、80μmol/L)以及黄芪多糖联合阿帕替尼[3个浓度(100、200、400)黄芪多糖+20μmol/L阿帕替尼]对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根据细胞存活率将癌细胞Hep3B分为对照组、200 mg/L黄芪多糖组、20μmol/L阿帕替尼组、200 mg/L黄芪多糖+20μmol/L阿帕替尼组。采用流式细胞术、Transwell法检测Hep3B凋亡率以及迁移、侵袭细胞数。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糖类原199(CA199)、CA724水平。结果 对照组、200 mg/L黄芪多糖组、20μmol/L阿帕替尼组、200 mg/L黄芪多糖+20μmol/L阿帕替尼组Hep3B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12±0.26)%、(8.92±0.47)%、(13.96±0.75)%、(37.73±1.95)%;细胞迁移数量分别为(274±12.23)个、(220±13.50)个、(198±10.83)个、(114±5.54)个;细胞侵袭数量分别为(188±7.65)个、(152±10.19)个、(127±8.53)个、(82±3.047)个;CA199水平分别为(28.43±1.67)U/ml、(23.56±2.16)U/ml、(20.29±1.25)U/ml、(5.42±0.22)U/ml,CA724水平分别为(68.96±3.49)U/ml、(60.45±3.26)U/ml、(56.97±1.70)U/ml、(26.16±1.65)U/ml。与对照组比较,200 mg/L黄芪多糖组、20μmol/L阿帕替尼组细胞存活率、迁移和侵袭数、CA199和CA724水平降低(P<0.05),凋亡率升高(P<0.05);与200 mg/L黄芪多糖组、20μmol/L阿帕替尼组比较,200 mg/L黄芪多糖+20μmol/L阿帕替尼组细胞存活率、迁移和侵袭数、CA199和CA724水平降低(P<0.05),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 黄芪多糖可增强阿帕替尼对癌细胞增殖、促凋亡和迁移侵袭作用,并降低肿瘤标志物CA199、CA724的水平。
林少泽
关键词:黄芪多糖肝癌细胞
烟曲霉素发酵工艺优化及其衍生物合成和癌细胞活性研究
烟曲霉素(Fumagillin)是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和青霉菌(Penicillium)等代谢产生的一种有机酸类生素,广泛应用于蜜蜂及鱼类微孢子虫病防治。研究发现,烟曲霉素及其同系物烟...
王彬
关键词:发酵分离纯化衍生物合成抗肝癌活性
复方苦参注射液癌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复方苦参注射液(CKI)是一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肿瘤和缓解痛的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等生物碱类成分。本文综述了CKI及其主要成分对癌细胞的作用机制,以期为CKI治疗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岳旭东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肝癌
一种癌细胞制剂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癌细胞制剂及应用。所述癌细胞制剂由红霉素类物质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中红霉素类物质为红霉素或其衍生物。本发明以红霉素类物质为癌细胞制剂的唯一活性成分,发挥机体细...
赵铁锁杨子善 邵明广贾慧婕 魏甜任峰郭胜 尹芝南杨赟
红景天苷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癌细胞活性研究
红景天苷(Salidroside)是红景天属药用植物红景天的标志性活性成分,属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具有缺氧、疲劳、神经保护、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广泛应用于药品、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领域。目前,红景天苷主要来源于西北高原...
段丛雪
关键词:红景天苷结构修饰抗肿瘤活性
槐花中黄酮类癌细胞(HepG2)化合物筛选及机制研究
梁云
基于铁死亡途径的五味子乙素癌细胞增殖机制及其微乳增效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基于铁死亡途径探究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Sch B)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通过制备成微乳以增强其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果。方法采用CCK-8法和平板克隆法检测Sch B对人HepG2、Huh7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检测癌细胞内线粒体形态的变化、Fe^(2+)及氧化相关指标的含量、铁死亡过程相关因子表达,来评估Sch B对癌细胞内Fe^(2+)积累、脂质过氧化程度和铁死亡信号通路的影响。通过伪三元相图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筛选基于D-α-生育酚聚乙二醇琥珀酸酯的微乳(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succinate-based micromulsion,T-ME)处方,对五味子乙素微乳(Sch B-T-ME)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和表征。通过CCK-8法比较Sch B-T-ME与游离Sch B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果。结果Sch B可呈剂量相关性地抑制癌细胞增殖。Sch B通过下调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和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以及上调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导致癌细胞氧化系统失调,促进脂质过氧化,从而引起癌细胞死亡。成功制备了Sch B-T-ME,其平均粒径为(38.29±1.97)nm,Zeta电位为(-4.73±0.36)mV,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为0.266±0.011。与游离的Sch B相比,Sch B-T-ME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结论Sch B能够通过铁死亡途径抑制癌细胞增殖,且制备的Sch B-T-ME可明显增强Sch B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罗梦玉官鹭卢山贺建华肖学成龚普阳郭瑜婕洪怡
关键词:五味子乙素脂质过氧化微乳
Rhopaladins类似物RPDPRH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选用HepG2和7402细胞株,探讨海洋生物碱Rhopaladins类似物(2E,4E)-N-环己基-1-对氟苯基-2-对氯苯乙烯基-4-对氯苄叉基-5-吡咯烷酮-2-酰胺(简称RPDPRH)对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周期阻滞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实验检测Rhopaladins类似物RPDPRH对LO2细胞以及HepG2和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平面克隆实验评估Rhopaladins类似物RPDPRH对HepG2和7402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通过周期实验检测Rhopaladins类似物RPDPRH对HepG2和7402细胞的周期阻滞情况。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荧光观察经Rhopaladins类似物RPDPRH作用后的HepG2和7402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CCK-8实验结果表明Rhopaladins类似物RPDPRH对LO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较小,但对HepG2和7402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周期检测验证了Rhopaladins类似物RPDPRH能够抑制HepG2和7402细胞的克隆形成,并将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Hoechst 33258染色实验发现,经Rhopaladins类似物RPDPRH干预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明显观察到癌细胞的凋亡。结论:Rhopaladins类似物RPDPRH对LO2细胞具有较小的抑制作用,但其能够表现出很好地抑制人HepG2和7402两种细胞系的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且可能与将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有关。
石艺璇曾小华曾小华梅春美武伦梅春美柯丽娜陈琴华
关键词:肝癌细胞周期

相关作者

王玲
作品数:11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DC诱导 细胞毒T细胞 外泌体 树突状细胞 肝癌
叶韵斌
作品数:207被引量:548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树突状细胞 肝癌 NK细胞 乳腺肿瘤 自然杀伤细胞
陈明水
作品数:57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树突状细胞 纳米微粒 CTL 肝癌 细胞毒T细胞
包永睿
作品数:417被引量:1,815H指数:20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微流控芯片 指纹图谱 气滞胃痛颗粒 对照药材 无机元素
周智锋
作品数:59被引量:196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MICA NK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树突状细胞 乳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