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44篇“ 择期“的相关文章
入院服务中心在缩短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等待时间中作用的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估入院服务中心对减少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的作用效果,为科学减少择期手术术前等待时间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数据,采用间断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段回归模型,分析入院服务中心成立前后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入院服务中心功能拓展前,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略呈上升趋势,斜率为0.003天/月(P=0.800);功能拓展后,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立即下降0.173天(P=0.263),9个月后,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每月下降0.048天(P=0.002)。结论:开设入院服务中心并拓展其服务功能,可优化患者入院前就医流程,有效缩短外科科室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有利于提高医院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宋慧周静赵曼林华郑瑞强李小芳石函宁
医患共享决策理念融入大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2025年
目的:通过对2021-2024年7月无锡市骨科医院的医疗投诉和纠纷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医患共享决策理念下大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围术期医患沟通的实践与思考,提出医院优化“医患共享决策-医患沟通”模式的策略。方法:以该医院医患沟通办登记的医疗投诉纠纷数据以及该院大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再谈话的内容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析。结果:近四年大骨科医疗投诉纠纷数量呈增长趋势,但通过医患共享决策理念下再谈话的患者无一例出现投诉纠纷,提示该院再谈话的举措卓有成效。结论:医疗机构应整合医疗资源,从源头减少急诊医疗投诉纠纷;多学科联合谈话模式,形成标准化沟通路径;多措并举提升大骨科医生知情同意认知能力,有效提高再谈话制度执行率。
雷秋瑾朱建栋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患沟通医疗投诉
择期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的优势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择期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9—2022年择期手术患者住院病案首页信息,探讨术后并发症分布规律,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优势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及其相对重要性。结果该医院择期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0.369%。术后并发症分布频率最多的为肺部感染与肺机能不全,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主要手术分布频率最多的为消化系统手术,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主要诊断最多的为胃恶性肿瘤。优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择期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相对重要性依次是合并症个数、四级手术、转科情况、年龄、切口等级、麻醉方式、性别、入院途径。结论医院应重点关注手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与肺机能不全情况,加强消化系统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同时重点关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合并症过多、四级手术、院内发生转科是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前三位影响因素,建议医院重点关注基础病较多患者,重点加强手术分级管理及多学科联合诊疗,持续提升医院术后并发症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杨蕾郑婷婷马先莹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
医患视角下妇科恶性肿瘤择期手术患者入院准备度感知的质性研究
2025年
目的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择期手术患者入院准备期间的体验及需求,为实施院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描述性质性研究,目的抽样法对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10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NVivo12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6个主题:失去控制感与寻求希望(疾病不确定感与手术决策困境、信任医疗)、健康素养异质化、复杂的心理状态(积极应对与负性情绪困扰并存)、患者角色适应障碍(女性角色创伤、角色转换障碍)、入院过渡期需求(缺乏院前护理服务、设立入院准备中心)和社会性支持需求高(渴望专业支持、期望获得经济援助)。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择期手术患者在入院准备期间的体验及需求有待进一步满足和提升。医护人员应注重患者院前服务,加强院前健康指导,为患者提供多维度社会支持以提高其就医体验。
袁芹冯丽娟瞿佳刘莉吴芬李子崴黄毅
关键词:恶性肿瘤妇科择期手术
手术室护理用Caprini量表指导评估择期手术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在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应用Caprini量表评估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收治的40例择期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Caprini量表指导的手术室护理,对比2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下肢周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院接待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服务态度评分、服务质量评分、出院指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采用Caprini量表指导的手术室护理应用于择期手术患者中,可有效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血流变指标及患肢肿胀程度,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焦田招郭润香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择期手术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会《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禁食水管理指南》团体标准的解读
2025年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会于2023年9月25日发布了《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禁食水管理指南》团体标准,确定了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禁食水原则,描述了缩短术前术后禁食水时间的适应证、禁忌证、管理流程、术前饮品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提供了术前术后禁食水管理方法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本文对该团体标准中提出的管理流程和建议进行解读,以期临床工作者能更好地在实践中使用此标准。
余翔孙志坚李庭
关键词:术前术后禁食水管理指南围手术期禁忌证
成人择期手术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中应用磷丙泊酚二钠与丙泊酚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2025年
目的:探讨磷丙泊酚二钠(FP)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的成人择期手术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阶段的疗效及安全性,为FP在全麻诱导和维持阶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方法法:选择择期行手术治疗的ASAⅠ或Ⅱ级的成人患者,按就诊时间共有100例患者陆续进入观察,随机分为FP组(50例)和丙泊酚组(50例)。所有患者均完善术前准备,随后缓慢注射咪达唑仑2~3mg及舒芬太尼0.3μg·kg^(-1),1~2min后进行麻醉诱导。FP组患者静脉注射FP(10.0~12.5mg·kg^(-1)),丙泊酚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1.5~2.0mg·kg^(-1)),待患者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降至1分后给予肌松药完成诱导。麻醉维持中,FP组患者持续静脉泵注FP,给药速率为12.5~15.0 mg·kg^(-1)·h^(-1);丙泊酚组患者持续泵注丙泊酚,以6 mg·kg^(-1)·h^(-1)为起始速率,2组患者均复合瑞芬太尼0.1~0.4μg·kg^(-1)·min^(-1)协同镇痛,根据患者状态适当调整给药速率。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诱导前(T_(1))、气管插管即刻(T_(2))、诱导后5 min(T_(3))、诱导后10 min(T_(4))、诱导后20 min(T_(5))、诱导后30 min(T_(6))、诱导后40 min(T_(7))和手术结束时(T_(8))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记录2组患者镇静/麻醉起效(MOAA/S评分≤1分)时间及患者睁眼时间和苏醒时间(MOAA/S评分=5分);观察2组患者术中SBP和BIS值的最低值及所需时间;比较2组患者出现躁动、呛咳、恶心、呕吐、心血管系统或呼吸系统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组患者诱导时间明显长于丙泊酚组(P<0.05);在全麻苏醒期,FP组患者睁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长于丙泊酚组(P<0.05);在不同时间点,2组患者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组患者在T_(4)、T_(5)、T_(6)和T_(7)时间点的HR均低于丙泊酚组(P<0.05);FP组患者BIS值的�
张东浩李金辉班儒孟闫津硕刘芮竹李学锋
关键词:丙泊酚全麻
小儿阑尾周围脓肿保守治疗后择期腹腔镜阑尾切除:附22例报告
2025年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阑尾炎并发阑尾周围脓肿接受保守治疗后再次入院行择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操作体会。方法2019年9月~2024年7月,对22例急性阑尾炎并发阑尾周围脓肿接受保守治疗6~14周后患儿实施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年龄5~14岁,平均8.5岁。经脐正中切口置入5 mm trocar和30°观察镜,经下腹壁正中膀胱上、左侧腹直肌外缘和脐下3~5 cm平面交界处分别置入5 mm trocar和操作钳。术中充分松解粘连,包括松解大网膜与盆腔侧壁粘连、回盲部与大网膜粘连、阑尾外侧与侧腹膜粘连、回肠末端与阑尾系膜组织粘连,显露病变阑尾,分别结扎和离断阑尾系膜和阑尾根部。结果22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0~150 min,(75.5±10.0)min。术后6~8 h自行下床活动,术后1~1.5 d恢复排气并进流食。术后住院3~6 d,平均4 d。术后病理回报均为慢性阑尾炎伴坏疽穿孔。随访2~13个月,平均6个月,无腹痛、发热,均无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和盆腔脓肿等并发症。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并发阑尾周围脓肿接受保守治疗后,择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松解腹腔和盆腔内的粘连是操作的关键,也是手术时间相对长的主要原因。粘连主要位于大网膜与盆腔侧壁之间,回盲部与大网膜、阑尾与侧腹膜和回肠末端肠系膜之间。充分松解粘连后行阑尾切除可有效解除腹痛等症状。
刘雪来陈震黄凯坤郑乐
关键词:阑尾周围脓肿小儿
MDT联合绩效考评管理模式对提高择期手术首台开台准时率的应用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MDT联合绩效考评管理模式对非公立医院提高择期手术首台开台准时率的影响。方法按月统计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佛山复星禅诚医院住院择期手术首台开台例数、准时率、延时原因,使用FOCUS PDCA管理工具立项并制定MDT联合绩效考评管理方案,观察管理方案实施后和改进后择期手术首台开台准时率的变化。结果MDT联合绩效考评管理方案实施后(2024年1月—3月)和改进后(2024年4月—6月)的择期手术首台开台准时率均提高,且方案实施后(2024年1月—3月)首台开台准时率明显高于方案实施前(2023年10月—12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DT联合绩效考评管理模式有助于非公立医院提高择期手术首台开台准时率,可提高手术室的运营管理质量。
王珂谭明华赵晓东
关键词:绩效考评
基于双心医学模式的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术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双心医学模式的健康教育用于冠心病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术(PCI)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11—2023-07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室行择期PCI的5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健康教育方案分为2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双心医学模式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不良心理;采用医学应对方式调查量表(MCMQ)评估患者疾病应对方式;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水平评价患者的心功能;依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统计术后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MCMQ各项评分、ADL评分,以及LVEF、BNP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双心医学模式的健康教育能够改善冠心病择期PCI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疾病的应对能力,降低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心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王喜东
关键词:冠心病不良心理

相关作者

陈韵岱
作品数:697被引量:4,608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心病患者
张雪松
作品数:20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血运重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择期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胶原
王振军
作品数:352被引量:2,682H指数:2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肛瘘 直肠癌 直肠肿瘤 肛提肌 低位直肠癌
韩加刚
作品数:154被引量:1,190H指数:1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癌 肛提肌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直肠肿瘤 低位直肠癌
韩雅玲
作品数:2,576被引量:6,859H指数:3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射频导管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