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92篇“ 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相关文章
黔产短序鹅掌柴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2024年
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法萃取短序鹅掌柴[Schefflera bodinieri(Lévl.)Rehd.]中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分析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共分离并鉴定出40种化学成分,主要为脂类、萜烯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化合物,其中质量分数较高的成分有n-棕榈酸(33.16%)、亚油酸(32.57%)、反油酸(9.35%)、豆甾醇(5.14%)、谷甾醇(4.15%)、榄香素(2.02%),占挥发油总量的86.39%。分析短序鹅掌柴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以期为镇痛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杨碧仙朱燕云雪林
关键词:挥发性化学成分超临界
大百合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2024年
采用正己烷回流法从大百合花中提取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出了48个色谱峰,鉴定出42个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苯甲酸甲酯(14.58%)、水杨酸甲酯(12.85%)、芳樟醇(12.30%)、桉叶油醇(12.02%)等。大百合花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烷烃类、芳香族类、萜烯类、醇类、酮类和酯类7大类,其中酯类含量最多,该研究对大百合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余道平李小杰陈绪玲李策宏谢孔平万凯强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GC-MS
不同方法提取姜黄油挥发性化学成分GC-MS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选择石油醚、正己烷、乙醚3种萃取剂及纤维素酶、盐析2种辅助方式共五种方式提取姜黄油,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姜黄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影响。利用GC-MS法鉴定姜黄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归一化法计算挥发性化学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用5种提取方法共鉴定出84种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24种。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4种主成分可反映姜黄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100%的信息,芳姜黄酮、姜黄酮、β-姜黄酮、β-倍半水芹烯和α-姜油烯对姜黄风味贡献最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种提取方法可分为3类即T1和T2一类,T4一类,T3和T5一类。24种化合物被聚为2类,其中α-姜油烯等5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聚为一类。不同提取方法对姜黄油的提取效果影响较显著,以纤维素酶辅助SDE提取方式和盐析辅助SDE提取方式更为明显。
张玲玲黄幼霞蔡聪艺张文州
关键词:GC-MS主成分分析盐析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的地黄与酒炖熟地黄及蒸制熟地黄挥发性化学成分表征及差异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比较地黄炮制前后及不同炮制加工方法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对地黄生品及其炮制品酒炖熟地黄和蒸制熟地黄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比较成分变化,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最近邻”指纹分析其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GC-IMS指纹图谱显示地黄生品和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且不同炮制方法所得酒炖熟地黄与蒸制熟地黄挥发性成分也存在明显差异。共鉴定挥发性成分90个;明确了地黄炮制前后的特征性变化成分,以及酒炖熟地黄与蒸制熟地黄的差异性成分,酒炖熟地黄中2-甲基丙酸、丁酸、2-甲基丙醛、乳酸乙酯、β-蒎烯、乙醇、1-丙醇、2-甲基-1-丙醇、3-甲基-1-丁醇、1-己醇、2-戊基呋喃等物质的含量较高;而蒸制熟地黄中E-2-戊烯醛、噻吩、2-甲基吡嗪、2-戊酮、环己酮、4-甲基-2-戊酮、4-甲基-3-戊烯-2-酮、乙酸异丙酯等物质的含量较高。PCA和“最近邻”指纹分析结果显示,生地黄与其炮制品及酒炖熟地黄与蒸制熟地黄间分离度良好。结论地黄加工炮制前后其挥发性成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地黄生品和炮制品的辨识提供一定的思路,为熟地黄饮片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吴晓云王迅王丹丹陶敏张文婷黄巧玲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
柏子养心丸挥发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GC-MS技术,研究柏子养心丸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3种不同溶剂,分别对柏子养心丸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超声提取,采用HP-5 MS(30 m×250μm×0.2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分析3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综合解析柏子养心丸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基础。[结果]从柏子养心丸中共鉴定出23种挥发性成分,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超声提取法鉴定的成分数量分别为19、20、21种,共有化合物有18个;3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数量、种类差异和物质分子量分布较小,物质的相对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酯类物质是柏子养心丸中挥发性成分的最主要一类物质,藁本内酯可能是柏子养心丸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物质。[结论]该研究初步探明了柏子养心丸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为柏子养心丸的复方配伍-物质基础-药理作用提供物质研究基础。
冯蕊汪生
关键词:柏子养心丸挥发性成分GC-MS
不同竹炭处理对皇菊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影响
2023年
试验以皇菊花朵为材料,设置4个竹炭施用处理,分别为0 kg/hm^(2)(CK)、750 kg/hm^(2)(T_(1))、1500 kg/hm^(2)(T_(2))、2250 kg/hm^(2)(T_(3)),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不同竹炭处理对皇菊挥发性化学成分和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处理T_(1)、T_(2)、T_(3)的皇菊分别鉴定出40、44、43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89.900%、96.156%、94.806%;CK鉴定出39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为84.693%。与CK相比,处理T1提高了皇菊中酯类、酸类、酚类、烷类、其他氧化物的含量,降低了烃类、醇类、醛类、酮类的含量;处理T2提高了皇菊中烃类、醇类、酮类、酯类、酚类、烷类的含量,降低了醛类、其他氧化物的含量;处理T3提高了皇菊中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酚类的含量,降低了烷类、其他氧化物的含量。不同竹炭处理均能影响皇菊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当施用量为2250 kg/hm^(2)时,皇菊中有效成分含量明显增加,能提高皇菊挥发性化学成分品质。
周婧姚宏吴华芬金关根
关键词:竹炭挥发性化学成分
一种醒脑静注射液中非挥发性化学成分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醒脑静注射液中非挥发性化学成分检测方法,本发明采用优化后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的方法,其中液相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BEH C18,设定流动相流速为0.2mL/min,柱温为3...
王晓霞蔡少青吴凌云徐风王璇郭芳
两种提取溶剂对蔷薇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研究正己烷和环己烷两种提取溶剂对蔷薇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蔷薇花挥发性化学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挥发性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正己烷和环己烷提取剂分别鉴定出38、37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97.66%、97.89%。挥发性化学成分中,烷烃类、酯类、羧酸类、醇类等4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及数量均较高,烷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酯类化合物数量最多。其中,用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得到的醛类、羧酸类、酮类等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用环己烷作为提取溶剂得到的烷烃类、酯类、烯烃类、醇类等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两种提取溶剂所得的化合物中仅烷烃类和羧酸类相对含量差别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采用有机提取剂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蔷薇花挥发性物质提供参考依据。
李国明刘晓滢李守岭刘小琼李锦红白燕冰
关键词:蔷薇花提取溶剂挥发性化学成分
一种胃肠安丸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胃肠安丸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胃肠安丸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胃肠安丸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对其主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所述方法具有良...
张鹏张晗王怡尚非柴丽娟王琳王玉晶孙英杰
肉桂叶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2023年
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肉桂叶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4-羟基肉桂酸(1)、槲皮素(2)、山奈酚(3)、阿魏酰基-β-ᴅ-葡萄糖苷(4)、咖啡酰基-β-ᴅ-葡萄糖苷(5)、反式-3,4,5-三甲氧基肉桂醇(6)。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肉桂中分离得到。
董丽梅奚志芳林晨露吴梓怡廖煜文黄子琪赵秀娟
关键词:化学成分

相关作者

回瑞华
作品数:468被引量:2,978H指数:27
供职机构:鞍山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挥发性化学成分 挥发性成分
侯冬岩
作品数:549被引量:3,302H指数:27
供职机构:鞍山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挥发油
李铁纯
作品数:308被引量:2,044H指数:23
供职机构:鞍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脂肪酸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油 挥发性化学成分
刘晓媛
作品数:169被引量:1,219H指数:19
供职机构:鞍山师范学院化学系
研究主题: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化学成分
赵超
作品数:235被引量:1,311H指数:19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天然药物质量控制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挥发油 固相微萃取 化学成分研究 指纹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