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015篇“ 教师素养“的相关文章
新时代中国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基于教师视角的“新时代中国教师素养模型”的调查验证
2024年
自21世纪以来,厘清教师素养的内涵并建构相应框架或模型,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关于教师素养模型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充分的理论基础与实证依据。本研究通过大型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群体对新时代教师所需素养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检验“新时代中国教师素养模型”,判断其内容和结构是否合理。结果显示:尽管存在内部差异,但是教师整体高度认同教师应该具备学科素养、通识素养、学习支持、全人教育、沟通合作、发展改进和师德情怀这七大素养;“两种专业角色×四种专业关系”框架作为教师素养的推导逻辑是合理可行的,并且,“新时代中国教师素养模型”对教师素养的结构化解释是成立的。本研究将丰富教师素养理论研究,并有可能为我国未来修订教师专业标准、促进教师队伍发展建设和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吴琼李晓
关键词:教师教师素养教师专业标准
数字技术环境下美术教师素养的提升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美术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技术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同时需要美术教师具备更加全面的素养以适应教学的变化。因此,数字技术环境下美术教师素养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该文旨在为数字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美术教师提高数字技术素养和教学水平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肖文鑫
关键词:数字技术教师素养美术教师
基于未来教师素养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
在教育领域,随着社会科技的日新月异,教师岗位的职责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未来的教师不仅需要全面精通严谨的学科知识和教学实践技能,还需要具备开拓精神、自强不息的学术追求、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适应当前教育方法的能力.这些新的挑战使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必须不断适应各种变化,从而培养出具有未来素养教师.本文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教学的策略,旨在通过优化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学策略提升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以供参考.
张爱真
关键词:教育课程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初中语文教师素养提升研究
2024年
我国教育已经开启了核心素养教育的新时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与现代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获得的高度一致性,凸显了新课标对学生未来发展、思维能力和应用创造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深刻关注,意味着新课标对当下语文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语文教师应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加强师生间的平等互动;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改革引领学生素养的提升;以优质高效的校本教研推动学生素养的有效提升。
孙善丽李晓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校本教研以学生为中心平等互动
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研究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五周年。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思政课教师“六要”素养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
宋紫玉
关键词:教师素养
近二十年我国教师素养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被引量:1
2024年
探讨了2003—2023年我国教师素养的发展轨迹、热点和趋势。通过对1 759篇文献的CiteSpace软件分析,揭示了教师素养从初步探索到多元增长的演变。重点在于教师核心素养、专业素养、信息素养和数字素养,特别强调数字化时代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跨学科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此外,提升乡村教师素养被视为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突出了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在教师素养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反映出教育的人文价值。未来,教师素养研究预计将更深入地结合理论和实践,应对全球化和技术化的挑战,为我国教师素养的发展历史和未来方向提供全面视角,对促进教师素养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杨灵婷于浩
关键词:教师素养教师能力CITESPACE
关于新时代中国教师素养模型建构的前提性思考
2024年
明确“新时代中国”对教师素养模型建构的意蕴,厘清教师素养概念,以及选择教师素养分析的路径与方法,是建构新时代中国教师素养模型的前提性工作。“新时代”对教师素养模型建构的意蕴不只是增加一些新元素,更在于以变革素养为导向的素养结构变化;“中国”之于教师素养模型的意蕴可从解决中国问题、对接中国话语和形成中国特色三个方面去理解。“综合/整体素养”概念更符合教师职业情境,并有别于素质、能力和胜任力等概念。建构教师素养模型,需要将基于研究/理论、基于实践和基于专家知识三种路径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并需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既要基于研究成果,又要重视汇聚相关当事人的共识;二是在未来性与现实性之间做好平衡;三是兼顾有效性与经济性。
饶从满王玥
关键词:教师专业标准教师素养
数字时代下的高校教师素养框架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本研究专注于数字时代下的高校教师素养框架,旨在揭示其内涵和要素,以及这一转变对教育改革的影响。考察了高校教师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中的角色变化,教师对技术使用的需求和挑战,以及技术如何为教育改革提供机遇。本文重点探讨了应对数字化转型,未来教师素养的概念、内涵、要素,包括技术素养、教学素养、生涯发展素养、伦理素养和情感素养。强调了自我学习和持续专业发展、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家长和社区的沟通等关键要素。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对高校教师和教育决策者的建议,以及对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结果为未来教师素养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
于浩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改革
新高考对高中语文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2024年
新高考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素养要求。教师需要深刻领会新高考课程改革中的理念及要求,从而推动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及能力发展。教师要促进语文课程质量的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跨学科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对此,教师要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会等方式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和其他学科教师一起开拓学生的视野。
吉丽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语文教师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素养的“变”与“不变”
2024年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素养面临着变化和挑战,同时也需要坚守师德师风等育人本质。明确教育信息化转型过程中教师素养的“变”与“不变”,能够更清晰地把握教师素养的本质以及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位置与作用,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以适应数字化教育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师教学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即中小学教师素养“变”的部分;厘清了当前中小学教师素养的基本要素,即中小学教师素养“不变”的部分。笔者认为,一方面,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升中小学教师素养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教师立身为本的教学技能、师德师风以及人文素养仍然需要关注和提升,防止过度关注技术而忽视教育的本质。
樊雅琴
关键词:教师素养中小学教师数字化教育

相关作者

徐赐成
作品数:109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历史教育 历史教师 历史意识 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
黄厚江
作品数:354被引量:845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州中学
研究主题: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语文 教学 老师
饶从满
作品数:161被引量:1,53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教师教育 教师 公民教育 道德教育 教师发展
于浩
作品数:29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人工智能 教育 教师素养 数字化 教学
于海波
作品数:219被引量:1,03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科学课程 教师 课程改革 义务教育 课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