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0篇“ 敦煌曲子词“的相关文章
- 敦煌曲子词《虞美人》研究
- 2024年
- 《虞美人》(“东风吹绽海棠花”“金钗钗上缀芳菲”)两词是敦煌文献中出土的两首无名氏之作。原作应题为“虞美人”,却被写成“鱼美人”,可能是受到了避讳等因素的影响。在对两词进行进一步研究时,可推断出其创作年代大约在唐中期到五代之间,创作者可能是民间文人或下层官吏。这两首词不仅保留了“词”的原始状态,还反映出当时雅俗文化交融、地域文化交流的程度。
- 魏蓝轩
- 关键词:敦煌曲子词虞美人
- 浅析敦煌曲子词中的“月”意象
- 2024年
- 敦煌曲子词被发现以来,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敦煌曲子词通过通俗易懂的歌词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生活风貌以及人文情感。为体会敦煌曲子词中的文化历史,本文以“月”意象为研究对象,从“月”意象的分类、“月”意象的特点、“月”意象的意义等角度对敦煌曲子词进行梳理和分析,进一步展现出当时社会人民的生活状况与心理状态。
- 王雯珺
- 关键词:曲子词意象文学
- 敦煌曲子词研究
- 王心悦
- 文化交流视角下的敦煌曲子词价值探究被引量:1
- 2023年
- 敦煌曲子词的发现为学术界带来新的研究方向。作为特定地域特定时期文化交流的产物,敦煌曲子词以质朴刚健与清新自然兼备的艺术风格展现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它表现出词的初始形态,并对词学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
- 姜欢格
- 关键词:敦煌曲子词文学价值文化交流
- 思妇形象的比较——以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朱明时节樱桃熟》和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为例
- 2023年
-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朱明时节樱桃熟》与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个创作于唐末,一个创作于南北宋之交,分别对应了词的初创期和兴盛期。同为抒写女性闺怨的思妇词,二者都从贵族女性的视角进行创作,却在情感上一个直白,一个含蓄;意象上一个明丽,一个淡雅;艺术手法上一个重在白描,一个重在用典;塑造了一个娇憨,一个清雅的女性形象。两者的比较反映了词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特征,也展示了词作者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李清照可谓女性本位言情,而不是代言体,所以对于词作情感的表达更为真切深沉,符合女性心理。体现了思妇词的初创与成熟的典范映照。
- 宁淑华张旖然
- 关键词:敦煌曲子词思妇
- 敦煌曲子词的民间色彩被引量:1
- 2022年
- 敦煌曲子词中有许多由百姓原创且富有民间色彩的词。从思想内容上看,曲子词中所描绘的风土人情既是百姓情感的真实表现,也是当地状况的真实写照。从艺术形式上看,其叙事的表达方式、多样的修辞手法、质朴率真的语言风格,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间色彩。敦煌曲子词继承了《诗经》、乐府等民间音乐文学的一些特点,为后世文人词的兴盛提供了养分。
- 崔语桐李曙光
- 关键词:敦煌曲子词艺术形式
- 从情景融合的运用看词体在发展初期的演进——以敦煌曲子词、《花间集》、冯延巳词为例
- 2022年
- 敦煌曲子词、《花间集》、冯延巳词是初期词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发展阶段,其中都涉及情景融合的运用。从此视角出发,立足文本分析,可发现敦煌词以情感表达为主,景物处于次要位置,为情感表达服务,同时景与情都十分明确清晰,未能留给读者过多的回味余地和联想空间;《花间集》中景物描写占据了主体地位,情感表达则往往仅为某种情绪的偶然流露,因此造就了能引发更多联想又无法确指的“中间地带”;冯延巳词中景语作用极大提升,景句有了独立承担情感甚至容载深邃意蕴的能力,实现了景情的深度融合。由此可见,词体在唐五代初起之期就经历了十分精彩的演进历程,在情景融合的运用方面为后世词体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营养。
- 张杏
- 关键词:敦煌曲子词《花间集》
- 论《敦煌曲子词》中的边塞词
- 2021年
- 敦煌曲子词是敦煌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为我国文学史上关于词的起源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宝贵资料。而敦煌曲子词提供了大量格调激昂、独具特色的边塞词,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了解当时社会状况特征提供依据。边塞词在中国词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而敦煌曲子词中边塞词不仅体现雄浑、率真、朴实的风格题材、家国共凄的悲剧情感,还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抒情方式。
- 叶竹青舒乙
- 关键词:敦煌曲子词边塞情感艺术特色
- 敦煌曲子词的译介:现状与未来被引量:1
- 2021年
- 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弥足珍贵的敦煌遗书见之于世,敦煌曲子词因词调、格律、音韵和民间性一度成为国内外“敦煌学”及敦煌文学的研究热点。通过梳理国内外敦煌曲子词译介及传播,研究发现:国内研究成果斐然,主要集中在曲子词的整理、校勘及考证等微观层面,但是同质化、重复现象严重,较少关注曲子词研究、批评及历史演进;对外翻译、翻译实践和外译研究极为缺乏;国内外研究处于不相融通的割裂状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敦煌曲子词译介应注重底本、注疏与释义研究、借鉴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及专家型国际翻译模式等建议,以期融通促进敦煌曲子词的国内外研究,助推中国典籍文化有效“走出去”。
- 袁陇珍
- 关键词:敦煌曲子词翻译
- 变译理论视角下韦利英译敦煌曲子词研究
- 亚瑟·韦利作为敦煌曲子词英译第一人,首译俗文学作品26篇,结集成《敦煌歌谣和故事选集》(1960),其开创性无可取代,为英语世界的读者了解敦煌曲子词和中国俗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国内学者很少关注韦利晚年翻译的敦煌曲子...
- 欧阳佳子
- 关键词:变译
相关作者
- 刘尊明

- 作品数:114被引量:387H指数:9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
- 研究主题:词调 次韵 宋词 宋代 词学研究
- 谢桃坊

- 作品数:143被引量:253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国学 国学运动 词学 宋词 词调
- 汤君

- 作品数:5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敦煌曲子词 曲子词 地域文化研究 地域文化 词调
- 高国藩

- 作品数:53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敦煌本 考述 《周易》 周易 敦煌文书
- 张英

- 作品数:12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敦煌曲子词 功利 开放性 李商隐诗歌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