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1篇“ 数字体育“的相关文章
北京大学数字体育战略布局与思考
2024年
近日,北京大学在新学期开设“数字体育”课程,引起了广泛关注。课堂上,学生可以足不出户,练习登山、滑雪、划船等户外运动,课程结合体育科学与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和健康管理,为学生打造了一套全新的体育锻炼系统。体育学科的数字化是一个正在探索的领域,那么如何让数字化赋能体育学科?本刊专访了北京大学教授、体育教研部主任钱俊伟,请他介绍一下北大“数字体育”发展思路和经验方法。
余秀钱俊伟
关键词:户外运动数字体育课程结合体育锻炼体育学科新学期
数字体育赛事:概念内涵、实践样态与发展路径
2024年
数字体育赛事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产物,是数字经济与体育赛事融合形成的新事件。随着数字体育赛事创新发展,对其理论基础研究与实践样态的探索尤为迫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与案例分析等方法,借鉴三维逻辑学分析范式定义数字体育赛事的概念,进一步从时代特征、实践价值及其与传统体育赛事的要素分类对比分析阐述其内涵,并以杭州亚运会电子竞技比赛与上海虚拟体育公开赛为典型案例分析其实践样态。研究认为,电子竞技赛事与虚拟体育赛事是典型的数字体育赛事。现阶段,我国数字体育赛事发展存在赛事运营要素不完善、赛事监管体系不健全、赛事制度保障不牢固等现实困囿,提出夯实赛事运营基础,搭建系统的全链路数字化运营模式;完善赛事监管制度,构筑科学的全要素数字化监管体系;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构建健全的全周期数字化保障体系等路径,以期为我国数字体育赛事的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黎镇鹏任波
关键词:数字经济电子竞技
数字体育与新质生产力”学术沙龙观点综述
2024年
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编辑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信息分会、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数字体育与新质生产力”学术沙龙于近期成功举行。学术沙龙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以线上形式,特邀体育、信息化及人工智能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围绕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含义与战略布局,数字体育的基本内涵及其与体育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数字体育与新质生产力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运动训练竞赛、体育产业、学校体育等领域的实践表现与发展前瞻,以及生成式大模型等信息科技在体育领域中的未来应用场景等命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大量数字体育实践催生了许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体验,提升了体育公共服务效率、竞技训练科学化水平和体育产业发展质量;新质生产力理论为体育界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等新视角思考、建设和发展数字体育提供了指引;呼吁广大体育工作者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推动数字体育实践,赋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编辑部
关键词:数字体育体育产业学校体育体育强国
技术演进图景中数字体育的生成与价值归依
2024年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推动下,数字体育深刻影响着体育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认知和推进数字体育发展,运用逻辑分析法剖析技术演进图景中数字体育的生成与价值归依。从历史演进角度来看,石器技术的启蒙、铁器技术的助力、工业技术的推动以及信息技术的融合对体育发展具有驱动作用。从现实发展需求角度来看,数字技术已经全面融入现实体育世界,并通过数字联通、数字建构、数字治理与数字规则对体育世界进行重构,从而推动数字体育世界的生成。价值来源与归依方面,数字体育是由体育的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相互作用而推动的,技术理性驱动数字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价值理性规范数字体育世界的合理性运行,从而使数字体育兼具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双重内涵。
黎鸣黎鸣
关键词:技术演进数字技术数字体育
数字体育学的构建基础、基本定位与体系设想被引量:6
2024年
学科交叉融合是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数字体育学是数字技术学科与体育学科交叉融合而生成的新型学科形态。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数字体育学的设立必要性、构建基础、基本定位和框架体系。认为:数字体育学的设立是推动数字体育良性、协调、可持续发展,完善体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必然要求,已具备了坚实的政策、技术、理论和实践基础;数字体育学是数字技术学科与体育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拥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其学科性质应属于侧重“使命导向”和“面向应用”的战略性技术研发类科学研究;数字体育学框架主要由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方法体系和价值体系构成。
钟亚平吴彰忠陈佩杰
关键词:学科定位知识体系
数字体育提升大学生体育参与的策略与路径
2024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不断创新,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体育界带来了新的发展路径。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如何提升大学生体育兴趣,并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进而促进大学生体育参与,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阐释了数字体育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体育参与的现状,进而从技术优势出发,提出通过数字体育赋能促进大学生体育参与的建议。
林名翀
关键词:数字体育体育教育体育参与
数字技术应用成为“新引擎”助推数字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被引量:1
2024年
主持人:《“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要实施体育数字化战略,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并明确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体育的创新发展思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VR等技术手段在大型体育赛事展现出的众多应用场景正在成为驱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引擎。先进的数字技术为观众提供了富有创意的智能观赛体验,也为赛事组织、转播、观赛、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与高效的服务。
姜燕冰陈欣陈敬添周焱叶克俊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体育产业数字体育信息传播
数字体育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路径和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数字体育在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中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当前数字体育在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了数字鸿沟、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激发学生参与和坚持、专业指导和评估体系方面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个性化定制、线上线下融合、游戏化体验、跨学科合作和社会参与与政策支持5个未来发展路径。该研究的成果有望为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对促进数字体育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黄金玲
关键词:学校体育大学体育体质健康数字体育
数字体育的未来:在校、家、社三位一体的融合与发展
2024年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推广应用,使我国体育产业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体育已经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数字体育的未来:在校、家、社三位一体的融合与发展进行探讨。通过研究探讨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数字体育发展中的作用与角色,实现三方互信和合作,共同推动数字体育的发展。本文将提出建立沟通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合作机制、信任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措施,以实现校、家、社三位一体的数字体育发展模式。同时,本文也指出数字体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俞国荣母顺碧杨快
关键词:数字体育数字经济
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体育空间的价值意蕴、生成逻辑与推进路径
2024年
生产力变革正在推动数字技术深度创新应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数字体育空间构筑将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必然途径。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数字体育空间的价值意蕴,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剖析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体育空间的生成逻辑,旨在厘清数字体育空间的推进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体育空间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等价值意蕴,以高质量制度治理空间、高科技物质生产空间、高效能公共交往空间组成的三元空间为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体育空间的生成逻辑。基于研究结果从完善顶层设计、创新资源配置、兼顾素养环境3个方面提出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体育空间的推进路径,进而促进公共体育服务提质增效。
张凤彪杨恺然周丽君
关键词:数字技术公共体育服务

相关作者

张立
作品数:58被引量:452H指数:12
供职机构:国家体育总局
研究主题:体育产业 体育 数字体育 体育信息 全民健身
董传升
作品数:155被引量:628H指数:13
供职机构:沈阳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体育 科技奥运 公共体育 精准 体育团队
姚利松
作品数:10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体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体育 小镇 体育特色
高正见
作品数:18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燕京理工学院
研究主题:民办高校 高校 体育专业 数字体育 表象训练
付琳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产业升级转型 产业集群化 集群化发展 区域竞争优势 数字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