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15篇“ 数字X线“的相关文章
- 多排螺旋CT联合数字X线平片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联合数字X线平片(DR)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安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与DR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DR检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出现正常生理弯曲变化,部分患者侧弯为畸形,呈后弓状;腰椎间隙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宽度出现差异,即病变腰椎间隙也出现不等宽,凹侧窄、凸侧宽,前方窄、后方宽,腰椎体上或下方有凹弧形压迹。手术检查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占比前两位,分别为中央型(36.36%,40/110)和椎间孔型(35.45%,39/110),其次旁侧型(14.55%,16/110)和极外侧型(13.64%,15/110);CT诊断极外侧型、椎间孔型、旁侧型、中央型的符合率分别为78.95%(15/19)、92.31%(36/39)、81.25%(13/16)、95.24%(40/42);腰椎间盘突出病灶位于第3~4腰椎37例,第4~5腰椎59例,第5腰椎~第1骶椎14例。联合诊断的符合率高于DR与多排螺旋CT单项检查(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联合DR检查能清晰呈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病变情况,辅助临床诊断,特别是对于中青年专科医生,能为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邢杰宇柯俊杰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排螺旋CTX线平片
- 高千伏摄影联合数字X线摄影在尘肺患者中的应用及对1级片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高千伏摄影联合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诊断尘肺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0月泰安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收治的80例尘肺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均行高千伏摄影、DR检查,判定2种检查单一检查和联合检查对疾病的诊断结果,对比不同检查方式的X线胸片质量、检查摄片平均时间、肺区小阴影分布情况。结果高千伏摄影联合DR检查的尘肺病阳性率为100%,高于单一高千伏摄影的62.50%及DR检查的90.00%(P<0.05)。DR检查的1级胸片率为93.75%,高于高千伏摄影的72.50%;且检查平均摄片时间为(6.97±1.26)min,短于高千伏摄影检查的(14.26±4.35)min(P<0.05)。DR检查对小阴影在肺区分布显示情况更优于高千伏摄影检查(P<0.05)。结论在尘肺病诊断中应用DR可取得较好的胸片图像质量,准确检出小阴影密集度,联合高千伏摄影,可以准确诊断并分期尘肺病,降低误诊和漏诊风险。
- 连涛张婷婷李辉
- 关键词:高千伏摄影数字X线摄影尘肺图像质量
- 降低小儿胸部数字X线摄影辐射剂量的实施效果分析
- 2024年
- 探析小儿胸部数字X线摄影降低辐射剂量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2月开展胸部X线检查患儿150例,年龄0-7岁,根据X线检查辐射剂量不同分成对照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选用自动生成mAs检查,实验A组为1.25mAs辐射量检查,实验B组低剂量检查。回顾性收集3组患儿各项检查指标,比较图像质量、噪声、有效和体表辐射量。结果 比较不同摄影剂量的三组图像质量,0-7岁间各年龄段均为实验B组有效辐射剂量最低(P<0.05);比较0-7岁间各年龄段不同摄影剂量的三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组为小剂量胸部X线摄影小儿,其体表剂量小于对照组和实验A组,图像噪声三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保证X线检查要求的基础上降低mAs值,可减少患儿体表、有效辐射量,保证胸部X线片摄影质量,确保患儿检查安全。
- 陈昶君向容
- 关键词:图像质量
- 口腔外第三磨牙数字X线摄影成像技术的优化及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评估口腔外第三磨牙数字X线摄影(DR)成像技术在阻生齿拔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对高仿真标准生理模拟人进行DR多参数成像,分别改变模拟人的张口尺寸以及X线投射角度,获得不同成像参数下第三磨牙DR图像,通过对比DR图像选择最佳成像参数,并应用于临床DR成像。根据DR影像的清晰度、患侧第三磨牙牙根显示情况以及上下颌第三磨牙重叠程度对第三磨牙DR影像进行分类并进行临床手术风险评估,对2位医生的评估结果进行Cohen’s Kappa检验。结果通过模拟人获得口腔外第三磨牙X线最佳投射角度,受限张口位最佳偏移距离为±15 cm,而最大张口位最佳偏移距离为±20 cm。临床上共51例患者完成第三磨牙DR成像,共评估69颗磨牙,2位医生对DR图像评估的一致性较强(Kappa系数为0.809)。图像一级片51张,占总数的73.91%;二级片18张,占总数的26.09%。对第三磨牙倾斜角度进行分类,其中倾斜阻生19例,占27.54%;垂直阻生24例,占34.78%;水平阻生26例,占37.68%。对第三磨牙牙冠位置进行分类,其中高位41例,占59.42%;中位21例,占30.43%;低位7例,占10.14%。临床医生对第三磨牙拔除风险进行评估,其中低风险阻生齿33例,占47.83%;中风险阻生齿19例,占27.54%;高风险阻生齿17例,占24.64%。结论采用口腔外侧位DR成像,在受限张口位与最大张口位时采用不同的X线投射角度对第三磨牙进行DR成像,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为临床阻生齿拔除术前的评估提供可靠信息。
- 尹伟李学周汪沛付贝
- 关键词:第三磨牙阻生齿数字化X线摄影
- 数字X线摄影和CT影像检查在脊柱爆裂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数字X线摄影(DR)与CT影像检查在脊柱爆裂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7月黔西南州中医医院收治的疑似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DR和CT影像检查,以CT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检查时间、检查费用、对不同疾病症状的检出率。结果:CT造影结果显示,50例疑似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中阳性39例,阴性11例。CT影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DR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影像检查的检查时间与检查费用高于DR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影像检查对横突或棘突骨折、椎体直径宽、椎弓根间距加宽、椎管狭窄、小关节脱位的检出率高于DR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影像检查在脊柱爆裂性骨折中的诊断效能较高,但是成本也较高,而DR检查成本较低,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检查方式。
- 李直远
- 关键词:脊柱爆裂性骨折
- 数字X线摄影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保养
- 2024年
- 文章以泰安市口腔医院所使用的数字X线摄影设备为例,简述了数字X线摄影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保养重要意义,并基于对影响数字X线摄影设备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从制度、能力、系统、定位、记录、参数6个角度出发,阐述了数字X线摄影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保养要点,希望能够为口腔医生以及设备维护保养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 颜丙峰王欣
- 关键词:日常管理
- 儿童数字X线摄影专家共识
- 2024年
- 数字X线摄影(DR)具有快速、低辐射、高空间分辨率等优点,可以减少儿童影像检查的辐射剂量,降低电离辐射损伤,是临床中儿科影像学常用的检查手段。但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儿童DR检查的规范化参数标准。为了更加规范儿童DR应用,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国内专家确立儿童DR检查总则,制订儿童常用X线摄影体位共识,旨在降低受检儿童辐射剂量并提升DR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专业委员会李真林吴爱琴白万晶李学胜
- 关键词:数字X线摄影儿童
- 多层螺旋CT数字X线摄影与磁共振对腰椎小关节疾病的诊断准确度对比
- 2024年
- 目的 对比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CT)、数字X线摄影(DR)与磁共振(MR)对腰椎小关节疾病的诊断准确度。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7例腰腿疼痛高度疑似腰椎小关节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DR与MR诊断,以临床综合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3种不同方式对腰椎小关节疾病的诊断结果,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最后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多层螺旋CT、DR与MR对腰椎小关节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多层螺旋CT、DR与MR对不同关节病损诊断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关于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囊肿胀、滑膜囊肿、软骨退变、关节间隙变窄诊断率较高,多层螺旋CT关于关节面增生、关节囊钙化、关节脱位、关节间隙真空诊断率较高;127例患者通过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腰椎小关节疾病者共90例,多层螺旋CT、DR、MR及联合诊断确诊例数分别为62例、54例、78例及86例;不同诊断方式对腰椎小关节疾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从高到低分别为联合诊断(95.6%、97.3%、86.1%)、MR(86.7%、81.1%、85.0%)、多层螺旋CT(68.6%、67.6%、68.5%)、DR(60.0%、48.6%、56.7%)。结论多层螺旋CT、DR与MR对于腰椎小关节疾病均具有重要诊断参考价值,虽然MR诊断准确度高于多层螺旋CT、DR,但依然存在漏诊与误诊情况,临床可考虑将三者结合诊断腰椎小关节病变,进一步提升诊断准确率。
- 黄军明杨丽陈秋萍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数字X线摄影特异度
- 全幅数字X线摄影和EOS成像系统对膝关节骨关节炎下肢力线测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通过对比EOS成像系统(EOS imaging system),来评估全幅数字X线摄影(the full view digital radiography,DR)图像所测量下肢力线的准确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对同一个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在同一天分别使用全幅DR和EOS成像系统进行下肢全长检查并测量下肢力线。结果共纳入27例,其中男6例,女21例。年龄48~80岁,平均(63.67±7.68)岁。所有研究对象分左、右下肢分别测量,共54例。下肢力线的测量在全幅DR和EOS成像系统两种检查方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的P值为0.331,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LDFA)的P值为0.140,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的P值为0.359,股骨胫骨关节线夹角(joint line convergence angle,JLCA)的P值为0.974。结论全幅DR虽然存在边缘放大效应,但对于下肢力线测量的影响较小。
- 冯强强郄海巍王文海周凤云程晓光徐黎
- 关键词:膝关节DREOS下肢力线
- 放射科数字X线(DR)摄影技术的应用分析
- 2024年
- 分析放射科数字X线(DR)摄影技术的应用情况,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实验选择2020.1.4~2022.1.4在本院放射科接受检查的患者140例为研究样本。针对所有病患实施DR以及X线检查,制定提升DR摄影技术检查结果的方式。分析具体结果。结果 本组内,未出现废片。和X线检查相比而言,DR的清晰度明显更高,对比度更好,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病患中,DR检查共计10例存在小型病变,经影像学图像处理以后,初步认定其为早期肺癌病患。结论 在医院的放射科之内, DR摄影技术为比较理想化的临床诊断方法,其图片的数字化处理程度比较高。有着良好的空间分辨率,这一方案值得于临床内推广以及应用。
- 王拥军
- 关键词:放射科
相关作者
- 汪新柱

- 作品数:39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甘肃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放射摄影术 X线摄影 畸变率 腰椎 DR
- 徐道民

-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DR 数字X线 摄影设备 质量控制与管理 关爱生命
- 张文华

- 作品数:9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侧支循环 X线诊断 门静脉高压 数字X线
- 余建群

- 作品数:230被引量:1,33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螺旋CT 多层螺旋CT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 李焱

- 作品数:16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尿路造影术 乳腺摄影 乳腺癌 数字X线 低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