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06篇“ 文化类“的相关文章
文化深度报道的双重价值与实践进路
2025年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碎片化、娱乐化、浅阅读导致深度报道面临困境,但其作为地方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有较高的价值。本文以淄博日报品牌栏目《文化观察》为例,探讨了新媒体时代文化深度报道在助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以及答疑解惑提供真相、服务民众等方面的价值。文章认为,守正创新文化深度报道应在选题、观点和形式等方面积极创新,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以期为文化深度报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徐光莹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新媒体时代
文化综艺节目创作的功能定位与价值指向——兼谈文化综艺节目主持传播特质
2025年
本文认为,文化综艺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当前中国视听内容生产的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文化综艺节目创作的功能定位与价值指向,并探讨了文化综艺节目主持传播特质。
王秋硕吴沛桐
文化综艺节目的文化认同策略研究——以《舞千年》为例
2025年
文化综艺节目《舞千年》作为一档文化剧情舞蹈节目,以舞蹈为载体,讲述中国故事。观众欣赏文化故事的同时激发精神共鸣,唤醒集体记忆,实现文化认同。在文化综艺节目《舞千年》中,通过深耕传统,建构文化认同;以舞蹈为本位,唤醒情感认同;互动传播,共建集体认同,探究文化综艺节目对于文化认同的建构。
林祥莹吕爱杰
关键词:集体记忆文化认同
流失的“文化体力”:对职场青年参与文化休闲活动的实证解读
2025年
部分青年认为自己步入职场后,参加文化休闲活动的频次有所下降,这种“文化体力”流失现象反映了青年群体选择休闲活动的新动向。本文以马克思论述的自由时间学说、休闲活动分范式为理论观照,主要基于CGSS2021数据,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方法,描述了青年群体参与休闲活动的异质性差异图景;通过建立OLS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劳动状况对参与文化休闲活动的作用。研究发现:与年龄相仿的在校学生以及自己在学校就读期间相比,职场青年参与文化休闲活动的频次更低;在自由时间内,进行阅读书籍等学习充电行为会给职场青年带来负面情绪,这与在校学生能从学习充电中获得积极情绪形成反差;随着每月工作天数增加,职场青年进行阅读书刊这项文化休闲活动的频次会降低。基于研究结论,建议相关部门应从引导网络娱乐秩序、保障劳动者拥有合理自由时间、供给公共文化设施等方面入手,满足当代青年业已增长的文化休闲需求。
于顺
县市文化电视节目何以“破圈”——以浙江兰溪市融媒体中心创新实践为例
2025年
文化节目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浙江兰溪市融媒体中心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巧设主题、创新表达、深挖细节,以专班化运营、全平台打造、互动化传播,展千年文脉、品文化盛宴,为本土文化的年轻态“破圈”传播提供了启示。
王寅锋
关键词:文化类节目
从“节气”看河南卫视文化综艺节目创新
2025年
近年来,文化综艺节目呈蓬勃态势发展,不仅纵向深耕文化底蕴,而且横向涵盖了从通识到专业的广泛内容。在形式上依靠技术创新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表达,开拓多样化的传播渠道。本文以河南卫视“节气”系列节目为例,聚焦内容、形式以及政策三个层面,提出文化综艺节目应“深度挖掘:故事化叙事”“科技赋能:创新性表达”“把握政策:弘扬社会价值”,不断丰富和深化文化元素,进而提升文化综艺节目的文化内涵和观赏价值。
宋桂颖窦光华
关键词:河南卫视
中华传统文化阅读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尝试与探索
2025年
在“三新”背景下,将中华传统文化阅读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对新课标中核心学科育人价值的具体践行,也是着力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学生通过系统且长期的中华传统文化英语语篇阅读,不仅能够接收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而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还能借助阅读课中的任务型阅读方式,在课堂上逐步养成从简单到复杂地用英语输出相关知识的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文章主要探讨中华传统文化阅读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尝试与探索。
曹四月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文化综艺节目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
2025年
在强调文化传承和价值引领的国家战略下,如何有效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成为文化综艺节目的重要命题。文化综艺节目大多基于受众的经验、情感与理性而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建构;通过人物、事件、场景的仪式化建构而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强大表述力;通过多元媒体矩阵宣发引流以及在互动仪式链中力促受众的主导—霸权式的话语解码方式以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分享与认同。唯有如此,文化综艺节目才能发挥承载与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工具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价值动力支持。
蔡之国郑佳妮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文化综艺节目主持人的传播角色构建与功能转变
2025年
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兴数字媒体融合共生,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传播渠道和内容形态,也对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发挥提出新要求。文章聚焦文化综艺节目主持人的传播角色构建与功能转变,探讨媒体融合时代主持人通过有声语言、副语言等多维度构建传播角色,以期实现主持人传播功能从简单串联到主线引领、信息传递到戏剧融入、知识浅播到专家深访的全面转变,增强文化节目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谢斯旎
关键词:主持人
文化综艺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以《简牍探中华》为例
2025年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介,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传播载体,也是拓宽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央视作为国家级主流媒体,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简牍探中华》这档节目的传播策略进行分析,深入剖析其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以及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创新与发展,以期对文化综艺节目的传播提供借鉴。
王洋

相关作者

谢盼盼
作品数:13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类节目 意见领袖 网络意见领袖 网络群体性事件 媒介素养
冷凇
作品数:169被引量:37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综艺节目 视频 电视节目 综艺 中国电视
文卫华
作品数:64被引量:40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综艺节目 综艺 新闻 社会化 中国网络
张步中
作品数:105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纪录片 广东卫视 央视 广东电视台 综艺节目
孔令顺
作品数:96被引量:250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媒介融合 影像 电视 电视媒体 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