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9篇“ 文化驱动“的相关文章
2025以企业文化驱动组织变革
2025年
2024年不少企业都碰到了困难,国内发展难,出海更难;组织变革难,企业文化建设也难。本文通过总结2024年企业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展望一下2025年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景与路径。
孙海蓝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文化驱动
“向善的治理”:理解市域社会治理的文化驱动逻辑——六尺巷“和”文化的例证
2025年
“善治”寻求公共利益最大化,是市域社会治理的目标归旨。运用嵌入性理论,遵循“文化嵌入—政治嵌入—认知嵌入”分析思路,呈现安徽省安庆市传承六尺巷“和”文化、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的典型个案。研究发现,六尺巷“和”文化倡导谦和礼让,不仅可以调理社会关系,塑造社会秩序,而且对治理理念、制度、实践产生三重驱动,力促市域社会治理“向善”成为可能。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的有机统一,丰富了社会治理本土化的实践内涵。立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远景目标,从政党统合、团结社会、聚焦事务、依托技术等向度思考未来进路,推动更多市域的“善治”探索迈向新高度、产生新效能。
林洋彭凤莲
关键词:文化治理嵌入性理论
乡村振兴中的文化驱动:多功能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与实践
2024年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优化多功能公共文化空间布局,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是我国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阐述文化驱动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及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模式,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多功能公共文化空间在糖业村镇振兴中的设计原则、策略及其实际应用情况,发现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挖掘和弘扬地方文化,能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居民认同感,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多功能公共文化空间不仅是展示和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场所,还是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关键平台;多功能公共文化空间设计应充分考虑乡村的文化传统,注重现代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以适应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需求。建议通过增强文化资源整合与创新利用、提升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服务功能及强化多功能公共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和居民生活质量,实现乡村振兴长远目标。
王录伟徐颢
关键词:乡村文化驱动力公共文化空间
数字文化驱动文化强国建设的动力与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数字文化是数字技术与文化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文化形态。数字文化主要包含文化数字化和数字文化化两个层面。数字文化具有重要的制度与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数字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的引领力、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力、时代先进文化的创新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中,发挥数字文化的赋能效应应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形成强国建设的文化引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动能,驱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以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抓手,释放数字文化多元价值;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数字文化生态治理,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支撑。
孙晓夏杰长
关键词:数字文化数字技术文化强国
阅读中的文化驱动
2024年
2008年,首届“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在沪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六届。活动包括系列讲座、主题征文、知识竞赛、书法展示四个部分,致力于让青少年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是学生成长的有效助推器,而经典书籍更是提供了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和深入。
杨晓燕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地域文化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2024年
加强地域文化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有助于学校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河南省新乡市实验小学注重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提升小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促进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王立康
关键词:地域文化教育质量
沈阳融合文化驱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探究
2024年
文化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质态,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沈阳融合文化以其独特的多民族融合特点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显著优势。但是随着文化产业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沈阳融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暴露出明显短板。只有聚焦加强沈阳融合文化品牌建设、注重对沈阳融合文化内在价值的挖掘与传承、创新沈阳融合文化产业结构布局,才能更好地发挥沈阳融合文化文化产业高质量的驱动作用。
张志元方梦星边水燕
关键词:文化产业
“韩流”竞走全球的文化驱动与牵引力
2024年
“韩流”虽脱胎于韩国特定的经济与政治环境,但文化的全球化力量却将其生产、流通与消费导入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之中。相较于其他国家性文化,“韩流”在全球的辐射与蔓延更为迅疾与更加广泛,可以算得上是国家性文化成功跨域传播的别样风景。时下除了继续在流入起始地的中国与日本笑傲江湖外,“韩流”也在东南亚国家疯狂跑马圈地,同时触角伸展到美洲、欧洲、非洲以及大洋洲。按照韩国国际交流财团发布的统计报告,目前全球“韩流”粉丝达2.25亿,相比10年前强势放量24倍,与此同时,盘踞在世界各地的韩流俱乐部多达1748个,乃10年前的一倍之多。文化搭台,商业唱戏。按照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的预测,自今年起,“韩流”出口方阵将以年均12.3%的速度增加,到2027年将达到250亿美元,相当于在目前规模的基础上扩大一倍。
张锐
关键词:笑傲江湖文化搭台牵引力文化驱动
数字文化驱动乡村振兴的理路——以当代华北区域文化与发展为视角
2024年
乡村振兴中文化建设是重点内容,当前数字文化的不断深入普及,具有了明显的大众性,反过来对乡村振兴又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从当代华北区域文化与发展的视角来看,文化的发展会受到周边因素影响。通过文献梳理及理论研究发现,由于数字文化自身的优越性,在驱动乡村振兴的理路上,表现为四个方面:社会发展跟随的便捷性、数字文化发展在乡村振兴上的合理性、促进乡村建设的有序性、数字化对华北区域文化与发展的推力延伸性。在网络化、数据化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利用当代华北区域文化与发展的视角,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作用,发挥数字文化驱动乡村振兴,以乡村文化的发展带动社会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等一系列的发展。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相统一。最终达到文化提升、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秩序改进、治理到位的目标。
徐晓斌张金荣
思悟与建构:文化驱动的现代化高中建设理路——基于瑞安市第十中学的现代化高中创建实践
2024年
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标识,也是促进学校特色与发展的关键要素。创建现代化学校,是实现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引领教师成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目标的重要契机。瑞安市第十中学在创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的实践中,注重文化领域的整体建构与统领,聚焦课程、师生、信息、环境等要素,持续擦亮办学特色,发挥文化育人价值,既有效提升了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打造了文化驱动的现代化学校建设之道。
秦声春陈婷茹李春玲
关键词:文化驱动课程体系信息化

相关作者

钟荣丙
作品数:153被引量:329H指数:10
供职机构:株洲市委党校
研究主题:技术创新 自主创新 两型社会建设 长株潭城市群 实证分析
李曙霞
作品数:3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海上丝绸之路 闽南文化 文化驱动 区域经济一体化 共赢
侯凯
作品数:42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电影 影迷 间谍 放映 银幕
毛伟
作品数:21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技术创新 经济转型升级 浙江经济 产业结构
虞大鹏
作品数:23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资本 空间网络 产业集聚 城市规划 社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