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24篇“ 文论研究“的相关文章
论罗宗强先生的古代文论研究
2025年
著名学者罗宗强先生,在古代文学与文论领域耕耘数十年,开创了中国文学思想史的书写范式和研究领地,其学术成就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他的多种论著成为学术精品,为学人所取法和参鉴,这与罗先生根据自身特点,综合选择研究方法有关。他以精致的审美和细腻的体验切入古文论研究,将独到的审美感悟和理论思辨有机结合,给读者思想冲击;他将文学思想立体还原,探究其逻辑演变和趋势发展,并在作品与文论的互动中彰显理论思维;他在古文论研究中格外注重历史还原,结合时局变化和士人心态探究文学思想形成的复杂因素。这是罗先生古代文论研究学术成果具有品质保证的奥秘所在。这些研究方法对解决问题是富有成效的,无疑对当前古代文论研究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邓心强刘莹
关键词:古代文论历史还原
拓衢路,置关键:蒋述卓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方法论
2024年
蒋述卓基于文化诗学的理论立场,从多重维度深思明辨,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方法论,起到了“拓衢路,置关键”的作用。在研究内容方面,文化诗学突破了以范畴为核心的话语形态研究的局限,拓展到了古代文论的学理层面,注重中国古代文论的人文精神、民族性格、思维方式、批评形态研究。在研究路径方面,在文化诗学视域中,蒋述卓开辟了历史价值还原、中西比较融通及当代批评实践三个相互关联的研究方向,体现了中西古今交汇贯通的文化格局。在研究意义方面,文化诗学在文化、文学与文论的复合关系中审视并发掘出古代文论研究在文化建设、人格塑造、审美超越与话语创构方面的学术价值。
朱海坤
关键词:文化诗学古代文论研究方法论
霍松林古代文论研究的突出成就、方法特色及当代启迪
2024年
霍松林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以其杰出的学术成就蜚声海内外。他在70年的学术生涯中充分发挥个人优势,以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将古代文论融入相关学科及其研究当中,特色鲜明,独树一帜。他在古代文论的校注、提要及诗论史等方面多有开拓,其创新意识鲜明,重视汇通与整体研究,倡导理论思辨与审美感悟、文论与作品的多重结合,这与其受家学传承、导师影响以及长期坚持自学的精神密切相关。霍先生在古代文论研究和文学教育中倡导教研结合、知能并重、经世致用、表率化育,其重视背记吟诵、文学创作及中文技能提升等,表现出对后学的拳拳之心。凡此种种对当前中文学科学者的读书、写作、育人、治学等,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邓心强
关键词:古代文论家学教研结合经世致用
“术”的边缘化:后五四时代古典文论研究的一个掠影
2024年
技术分析在古典文论研究中,是与其研究范围和领域、观念和方法以及其学科位置关联紧密的系统问题。五四文化所倡导的“科学”精神,并未在后五四时期的古典文论研究中得以充分体现。虽然“道”与“势”的优势更能尊重古典文论研究对象的前现代特性,也能在对学科分化有所反思的潮流之下,提供别样的参照,但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是“术”的边缘化,降低了古典文论研究的学术含量,并导致其无法有效而彻底地回应内部的问题,也难以为周边学科提供知识与方法等层面的有效支持。
刘顺
关键词:古典文论古今之争
马克思主义坐标中的拉康精神分析学文论研究
2024年
精神分析学从内在精神切入、马克思主义从外部客观着手,它们分别给出了两个极其重要的认知架构、研究策略和问题意识。在文学艺术场域中,拉康一派在理论的历史性、意义的回溯性和批判的方向性三个方面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形成了某种跨越时空的理论对话。首先,拉康突破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共时性限制,使得精神分析学文论在理论上向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敞开了多种可能性;其次,通过意义回溯性理论,拉康为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的文化批判提供了必要的理论铺垫;再次,通过精神分析伦理学,拉康对象征秩序摆出了严峻的批判姿态,并由此与强调批判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站到了一条阵线之中。但由于缺乏明确的价值指向,拉康无力在批判与颠覆之后,提出一个建构性蓝图。这一缺憾为马克思主义在未来的新语境下进一步介入精神分析学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值得期盼的理论预期和前景。
赵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北宋文人书信体文论研究
本论文把北宋时期以书信作为载体,主动在其中讨论文学问题、发表文学思想、开展文学研究的文学批评形式作为研究对象。书信体文论是北宋文学批评中最为主流的形式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论中“在叙事中抒情”的独特言说方式。通过对北宋文人...
刘潇涵
关键词:批评文体
从比较到对话的异质文论研究路径
2024年
从1988年《中西比较诗学》到2021年《中西诗学对话》,曹顺庆比较诗学研究呈现出从比较到对话的异质文论研究路径转变。在比较视域中审视诗学问题,《中西比较诗学》采用中西诗学范畴比较的方法,是重中西诗学比较的产物;《中西诗学对话》以变异学的理论视野,坚持中西互释对话原则,是异质文论对话的成果。从《中西比较诗学》到《中西诗学对话》的路径转换,使从比较到对话的异质文论研究对重建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和重塑东方文论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马子茹
关键词:中西诗学
中国文论研究的关键词进路被引量:1
2023年
关键词研究以探询概念、术语、范畴、命题等语词所承载的历史语义和文化语境为旨趣。与既有的哲学或美学概念、术语、范畴、命题研究范式有所不同,文论关键词研究于概念的本质属性之外,还留意词语的边缘意涵;为突破术语的单一学科限制,而面向词语所根植的整体文化;由范畴的普遍性与抽象性出发,寻绎词语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更注重命题提出与确立的思维过程,而不只是接受与阐发命题判断的结果。通过对词语非本质意涵、跨学科属性、具象化形态和思想史语境的观照,关键词研究正以其特有的旨趣、视角与方法,为新时期的中国文论研究开拓出新的进路。
袁劲
关键词:关键词研究中国文论方法论
数字人文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刍议被引量:1
2023年
数字人文是基于数据并采用编程语言等数字技术来进行人文科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研究范式,对于推进文史哲等学科学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将数字人文引入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研究,成为近年来的学术前沿。以之研究古代文论具有可行性,亦是一种时代趋势和学术创新。采用定量分析辅助定性分析、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文本挖掘、采用超文本“远读”等模式或方法研究古代文论,将引发此学科研究范式的重大变革。使该学科不再停留于传统“资料分析+理论阐释”的范式,从而实现研究观念和方法的巨大改变,促使文论史观念及方法的更新。引入数字人文研究古代文论,要增强跨界合作的意识、提升数字运用与分析的技能、增强自身复合素养、弘扬学科人文精神,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变革。
邓心强
关键词:文本挖掘超文本研究范式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孕育于传统血脉,历经几千年的积淀而愈久弥新,其中所蕴含的理论瑰宝及思想精粹,至今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普遍价值。改革开放是中国文艺理论繁荣发展的重要契机和转折点,自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古代文论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
于旭娟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关键词

相关作者

党圣元
作品数:149被引量:47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古代文论 《文心雕龙》 传统文论 文论研究 文体
赖大仁
作品数:158被引量:499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当代文论 文学 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文论 文论研究
李春青
作品数:152被引量:639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文学理论 文化诗学 文人趣味 文人 儒学
泓峻
作品数:86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文论 汉语文学 文学观念 文学理论 文艺学
陈伯海
作品数:128被引量:61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国诗学 意象 生命 天人合一 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