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篇“ 断层崖“的相关文章
利用地面LiDAR精细化测量活断层微地貌形态--以毛垭坝断裂禾尼处断层崖为例被引量:8
2021年
受地壳内部持续运动和沉积、风化等自然动力及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影响,活断层微地貌形态往往比较复杂,传统测量方法较难快速、高效地获取大范围内精细化的活断层微地貌形态,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活断层微地貌的精细化与定量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以川西理塘毛垭坝盆地北缘的正断层崖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LiDAR获取活断层微地貌高精度点云后,经过点云配准、滤波、重采样和三角构网处理后,建立了0.05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和真彩色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断层崖地貌特征,并获取了正断层错动两期最新地貌面的精确垂直位错量。研究结果表明,地面LiDAR技术是精细测量活断层微地貌形态和量化相关地貌特征参数的有效手段,提高了活断层微地貌形态测量的精度和认识水平。
张迪李家存李家存吴中海卢燕
关键词:点云断层崖数字高程模型
断层崖地学旅游景观资源探讨
描写断层崖和山前平地的地形地貌、岩石分布、植被发育、人文气息等地学旅游景观;例述断层崖旅游中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孔庆征
文献传递
断层崖演化建模及动态三维可视化探讨
2007年
通过应用断层崖演化数学模型、建立计算机模型,并以塔西河逆断裂MF6切割Ⅱ级阶地形成断层崖为例,利用测量得到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动态三维可视化,重现了断层形成的构造过程以及随后的坡地演化过程,使人形象地了解断层从古至今以及将来形态变化的完整时间序列。
邱祝礼李有利南峰
关键词:断层崖三维可视化
断层崖演化与古地震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断层崖演化模型及其理论分析入手 ,给出了模型的数学分析解 ,导出了一次突发事件和蠕动成因断层崖演化的等时地形 (地层 )线、最大坡度和下堆积体截面积的精确表达式 ,据此分析了可能造成的几何与沉积构造特征。根据野外观察、实验分析及理论研究 ,探讨了断层崖演化及其古地震学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 ,提出了与断层崖相关的古地震几何形态、沉积结构和实验分析的综合标志 ,并具体研究和确定了与红果子贺兰山东麓断层崖和孟家湾F2 0 1断层崖相关的 8次古地震事件及其近地表特征和复发周期 ,前者为 2 .0~ 3.0ka,平均 2 .4ka ,后者为 3.3~ 4 .0ka ,平均 3.6ka。
尤惠川邓起东冉勇康
关键词:断层崖古地震数学模型
断层崖形成年代的数学模拟计算被引量:6
1995年
本文在对物质扩散方程进一步推导的基础上,分别用数学方程模型Ⅰ、Ⅱ、Ⅲ对发育在昌马断裂带中、东段的单一型地震断层崖和复合型地震断层崖剖面进行了拟合计算。并用最大坡值-断距(tgθs-2a)图分析了阿尔金断裂带和昌马断裂带上分布的离散型断层崖。结果求得:昌马断裂带断层崖的物质扩散系数K值为2.1~3.4m ̄2/10 ̄3a。阿尔金断裂带上发育有4组距今年龄分别为0.6ka、2-2.7ka、4ka和6-6.6ka的地震断层崖
侯康明韩有珍张守杰
关键词:数学模拟地震断层断层崖
1992年加州兰德斯地震时埃默森断层形成的加尔维湖路断层崖的原始形态和初始变化
1995年
1992年6月28日加州兰德斯地震(M_w 7.3)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来记录构造地形的初形态和监测地震形成地形的削蚀作用。大震稀少,而且很难制定和维持详细的野外观测计划,使这种研究很少开展。
J.R.Arrowsmith
关键词:地震断层断层崖
根据断层崖地貌分析确定晚第四纪断层的分段性
1992年
Wheeler(1987)以及其它一些人曾认为断裂带上的自然特征,如横断层、山前弯曲和基岩高起,控制了地震破裂的位置和范围,并把一条断裂分成许多独立的破裂段。Aki(1979)认为这些类型的障碍体可能阻止地震破裂继续扩展。不连续体可能会多次表现为破裂传播的障碍体(Fonseca,1988)而成为地质史上持久存在的特征。地震的历史记载时间都普遍太短,不能反映沿整条断裂带上的破裂特征,更不用说重复破裂。史前地表断裂的古地震学研究可以把地震记录向后追朔几千年。对那些长的断裂。
J.M.Turko
关键词:断裂带断层崖晚第四纪
断层崖地学旅游景观资源探讨
描写断层崖和山前平地的地形地貌、岩石分布、植被发育、人文气息等地学旅游景观;例述断层崖旅游中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孔庆征
关键词:人文气息
断层与沟谷数值模拟、断层崖断代应用
断层崖断层崖上升盘沟谷的形成与演化的过程十分符合戴维斯的地理循环学说。首先,岩石受构造过程控制,基于大地水准面上下移动(有些是平滑错断(蠕动),有些是分离(discrete)错断(地震))形成断层崖,这种岩石错断改变了...
邱祝礼
关键词:断层沟谷三维可视化
沂沭断裂带断层崖研究
刘明军

相关作者

任俊杰
作品数:63被引量:690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研究主题:古地震 晚第四纪 滑动速率 晚第四纪活动 断裂带
邱祝礼
作品数:18被引量:30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MS8 汶川地震 塔里木盆地 沟谷 断层崖
张世民
作品数:107被引量:86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研究主题:晚第四纪 河流阶地 古地震 地震 龙门山
吴中海
作品数:260被引量:2,230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地震 第四纪 西藏纳木错 古地震
孔庆征
作品数:9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冰川 安大略 光度 沟壑 沟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