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8篇“ 新教传教士“的相关文章
- 新教传教士在印尼爪哇的传教活动研究(1813-1900)
- 新教是印尼官方承认的六大宗教之一,同时也是仅次于伊斯兰教的爪哇第二大宗教。新教在爪哇岛的传播和发展是印尼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出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如语言不通和研究资料难以获取等,导致目前国内学界对于此专题的研究...
- 张淇
- 关键词:新教传教士本土化
- 借墨抑儒——19世纪新教传教士在华传教政策新探被引量:1
- 2024年
- 自明清之际耶稣会士进入中国伊始,基督教便小心经营与儒家关系,无论是早期利玛窦“合儒”还是后来龙华民“排儒”以及19世纪新教传教士提出的“孔子或耶稣”及“孔子加耶稣”等传教文化适应路线,反映出基督教对儒家是既仇恨又不得不妥协的矛盾心理。直至1858年,英国传教士将墨子作为儒家死敌身份介绍到西方后,墨子及其思想引起了新教传教士的极大兴趣。传教士们欣喜地发现墨子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公开反对儒家的思想家,而且其所创立的墨家学说一度与儒家并称为两大显学,墨子及其墨家学说于是成为新教传教士批判儒学新的理论资源。以艾约瑟、理雅各为代表的传教士纷纷借助墨家学说对儒家发起了激烈攻击。19世纪新教传教士借墨抑儒的做法可以看作是其在华传教政策的新尝试。
- 刘松叶龙
- 关键词:基督教传教士儒家墨子
- 19世纪德国新教传教士郭士立的在华行动、认知及方略
- 自1807年首位基督新教传教士马礼逊进入中国本土传教后,新教传教士就开启了影响深远的近代在华传教活动。郭士立在青年时期接触到马礼逊之后,更加对中国产生了浓郁的兴趣。从1831年首次在中国沿海航行到1851年在香港去世,郭...
- 李之涵
- 关键词:东方主义殖民主义
- 文学中的阐释与历史中的阐释:近代基督新教传教士云贵边区活动考察
- 云贵边区,指的是贵州西北部与云南东北部交界处的高原地区,主要范围在昭通,威宁,赫章,镇雄等地所形成的合围区域中。云贵边区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之特点,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边缘性,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第...
- 罗骥牧
- 劝世与劝善:新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的“劝戒文”——以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文献为中心
- 2023年
- 在传教士日记、游记或回忆录中,有他们对中国民间阅读状况的观察分析,很多人注意到中国各界对善书出版的热忱。在流传至今的传教士文献中,有一批与中国传统善书形神颇为相似的布道作品。这些作品以劝善、劝世、劝信为创作目的,多出自传教士或其中国助手之手,可视为中国传统善书的基督教化,当然它们也是近代中文善书家族的基督教部分。“良言体”和“相论体”是劝戒文的两种典型体式,前者偏于独白,后者侧重交流论辩,各有所长。由于传教士负有布道使命,这些劝戒文本被不同程度地福音化。求速效的功利目的,反倒弱化了这些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感染力。
- 李思清
- 关键词:传教士善书
- 晚清新教传教士眼中的民间教派信徒被引量:1
- 2023年
- 本文梳理了晚清新教传教士对中国民间教派信徒的看法和态度,具体分析传教士如何以各种“偶像崇拜”的标识去辨认中国民间教派所表现出的与基督新教之间的异质性和与天主教之间的相似性。此异质性和相似性又在想象和分类暴力的实施下被强化。只有少数新教传教士以同情性理解与民间教派信徒群体展开对话,由此使互为“有意义的他者”之他者性得以呈现。
- 褚潇白
- 关键词:偶像崇拜规训
- 英美新教传教士《梦溪笔谈》科学条目英译考释
- 2023年
- 本文钩沉19世纪的英美新教传教士伟烈亚力和卫三畏,将《梦溪笔谈》中的科学条目首译到英语世界。二人的中文版本之择看似随意,实则经过筛选和进行了一定的学术考究。受主观宗教身份和学识以及客观时代所影响,英译文的通俗性明显,体现在专业术语的科学性再现不够精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感知存在舛误。而作为英美早期汉学史上举重轻重的人物,伟烈亚力和卫三畏对于中西科技文明交流互鉴的开拓性功绩毋庸置疑。
- 王烟朦
- 关键词:《梦溪笔谈》卫三畏
- 美国新教传教士裨治文《海录》译介探赜
- 2023年
- 科技典籍《海录》包含独特的自然地理科学价值,又汇集了谢清高18世纪末游历世界各国的见闻而具有显著的人文价值。本文考察1840年美国新教传教士裨治文的《海录》译介活动,发现这一行为服务于为其在华活动提供经济支持的赞助人,实际是以传播基督教为旨归。由此决定了裨治文译介策略的实用性和世俗化倾向,即对底本的学术考究不足和选译《海录》中的人文内容。从长远来看,裨治文的译介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鸦片战争后美国对华政策以及注重本国利益的美国汉学的形成。本研究对于丰富传教士汉学研究和深化学界对科技典籍文本特征的认识都有所裨益。
- 王烟朦
- 关键词:裨治文译介
- 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新教传教士文献近况
- 2022年
- 近代基督教传教士的来华传教活动为研究明清以降中国社会、文化、宗教等议题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哈佛燕京图书馆拥有的基督教新教在中国传教活动的文献为世界上最好的收藏之一,并在逐步增补馆藏。现仅对新收入善本室的新教文献略作介绍。
- 王系李启伟
- 关键词:基督教新教传道传教士
- 儒家异端与宗教想象:19世纪新教传教士《墨子》译介研究
- 2022年
-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纷纷来华,他们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译介了大量的西学知识,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西学东渐运动,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二次高潮。传教士在向华传输西学之余,亦将中国典籍介绍到西方,催生了西方汉学的诞生,有学者将这一时期称为“传教士汉学”时期。
- 刘松邹天雨
- 关键词:中国翻译史《墨子》新教传教士中国典籍西方汉学
相关作者
- 孙邦华

- 作品数:67被引量:22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研究主题:新教传教士 《万国公报》 林乐知 科举制度 晚清
- 周岩厦

- 作品数:8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科技学院语言文学学院
- 研究主题:新教传教士 英华书院 发轫 传教事业 知识传播
- 邓联健

- 作品数:21被引量:19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英译 新教传教士 动机 文本选择 产出性词汇
- 李新德

- 作品数:42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新教传教士 英译 汉学 他者 翻译策略
- 段怀清

- 作品数:100被引量:268H指数: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研究主题:晚清 来华传教士 理雅各 传教士 欧文·白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