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0篇“ 无水酒精注射术“的相关文章
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对老年肝癌的疗效及对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无水酒精注射(PEIT)治疗老年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肝癌患者60例,根据接受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30例行RFA+PEIT,对照组30例行RFA。对比分析两组完全消融率、一般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功能、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个月实验组及对照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73. 3%、46.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后出现发热、腹痛、腹胀、肝区不适等不良反应,持续3~10 d,经内科积极对症治疗,上述症状可缓解,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1 w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经内科对症治疗后1个月AST、ALT、TBIL与治疗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1个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RFA联合PEIT治疗老年肝癌安全、有效、仅引起短暂的肝脏损伤、明显改善机体免疫抑制状态。
符亮温春阳王爱平王爱平许艳王瑶王瑶王瑶董岚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无水酒精注射术肝癌
超声造影对肝癌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当前肝癌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效果评估现状,对超声造影的疗效评估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72个病灶)。将患者分为3组,RFA治疗组(n=20)24个病灶,PEI治疗组(n=20)22个病灶,RFA+PEI治疗组(n=20)26个病灶。3组患者前分别采用超声造影(CEUS),常规彩超(CDUS)、增强CT评价肿瘤的具体情况,手后再次评估其治疗效果。评价各组患者的坏死率、病灶灭活以及残留情况。结果以增强CT为参照,RFA组、PEI组以及RFA+PEI组的坏死率分别为66.67%,81.82%,96.15%,其中RFA+PEI组的病灶坏死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不同影像学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CDUS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36%、53.85%;CEUS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31%、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PEI治疗方案要优于RFA和PEI单独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更佳,CEUS在RFA+PEI治疗效果评估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吴鲜花黄品同
关键词:超声造影肝癌射频消融无水酒精
无水酒精注射联合射频消融与单纯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比较无水酒精注射(PEI)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方案与单纯RFA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进行的68例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68例中37例行PEI联合RFA,31例行单纯RFA。比较两组肿瘤完全消融率,复发率,复发时间,后1、2、3年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PEI联合RFA组肿瘤完全消融率91.89%,局部复发率10.81%,局部复发时间(14.22±3.48)月,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9.19%、81.08%和72.97%。单纯RFA组肿瘤完全消融率70.97%,局部复发率32.26%,局部复发时间(9.15±2.68)月,1、2、3年的生存率87.10%、77.42%和48.39%。PEI联合RFA组在肿瘤完全消融率、局部复发率、复发时间、后3年生存率方面好于单纯RFA组。结论 PEI联合RFA治疗小肝癌疗效优于单纯RFA治疗,在小肝癌的治疗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马景峰王玉文吴威徐政光
关键词:小肝癌射频消融无水酒精注射
无水酒精注射治疗门静脉癌栓25例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无水酒精注射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中晚期肝癌均在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基础上加门静脉癌栓内无水酒精注射(PEI)。结果:穿刺准确度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总有效率76%。结论:TACE加PEI治疗中晚期PHC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效果优于单纯的TACE。
王守华嵇雪琴李咏梅
关键词:肝癌门静脉癌栓无水酒精注射
超声引导无水酒精注射对肝癌患者乙醇代谢酶活性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乙醇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行PEI治疗30例为治疗组,以同期门诊体检3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治疗组转氨酶及乙醇代谢酶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观察比较PEI治疗前及治疗3、6、8次后转氨酶和乙醇代谢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PEI治疗前转氨酶及乙醇代谢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治疗3、6、8次后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第3次治疗后升高最明显,第6次后逐渐趋缓,第8次后下降但仍高于前,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PEI治疗前就存在一定程度肝细胞损害,PEI治疗可造成癌旁肝细胞损害,致患者血清乙醇代谢酶活性升高,多次PEI治疗并未无限度地加重肝损害。检测乙醇代谢酶活性可作为临床评价PEI对癌旁肝组织损害程度的指标。
李航李业钊杨伟萍丁战玲吴永宁赵盛发李想李红学
关键词:无水酒精注射乙醇代谢酶肝损害
超声引导无水酒精注射对肝癌患者乙醇代谢酶活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监测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前、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乙醇代谢酶、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变化,研究PEI治疗对患者乙醇代谢酶活性及癌旁肝组织损伤的影响。 方法:正常对照组20...
李业钊
关键词:无水酒精注射术肝癌乙醇代谢酶乙醛脱氢酶活性影响
文献传递
超声引导无水酒精注射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监测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前、后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免疫指标的变化来分析PEI治疗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2006年11月~2007年9月经PEI治疗的肝细胞肝癌患者30...
栾玉爽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转化生长因子
文献传递
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血压正常的醛固酮瘤一例报告被引量:1
2005年
血压正常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罕见。报道本院收治的1例患者用无水酒精治疗情况,分析并讨论其临床和实验室资料。
鲁瑾邹大进包睿左长京
关键词:无水酒精注射术正常血压醛固酮瘤病例报告甲状腺功能
氩氦刀冷冻与无水酒精注射联合治疗肝癌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观察氩氦刀冷冻与无水酒精注射联合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9例肝癌患者分成 3组 :氩氦刀冷冻组 ( 2 1例 )、无水酒精注射组 ( 16例 )以及氩氦刀冷冻与无水酒精注射联合组 (联合治疗组 ,2 2例 )。结果 氩氦冷冻组肿瘤缩小率 >5 0 %者为 5 2 .3 9% ( 11/2 1) ,无水酒精组肿瘤缩小率 >5 0 %者为 3 7.5 0 % ( 6/16) ,联合治疗组肿瘤缩小率 >5 0 %者为 81.82 % ( 18/2 2 ) ;联合治疗组 2年生存率高于其他两组。
顾晓怡姜藻
关键词:无水酒精注射术肝癌副作用
经皮穿刺抽吸囊液和囊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巨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巨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无水酒精注射疗法及其疗效。方法 采用超声普通探头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射无水酒精治疗巨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3 5 0例 ,囊肿直径均在 10 cm以上 ,共 3 5 0个囊肿病灶 ,最大囊肿直径为 2 5 .5 cm,平均治疗 4~ 5次 ,单个囊肿一次抽液量最多者为 180 0 ml,累积抽液量最多为 5 760 m l。治疗后超声波检查随访 6个月 ,观察囊肿变化情况 ,结果  3 8.6% (13 5 / 3 5 0 )患者囊肿消失 ,61.4 % (2 15 / 3 5 0 )患者囊肿显著缩小 ,共治疗 15 5 2次 ,未发生严重发症。结论 本方法具有适应症广 ,创伤小 ,副作用少 ,疗效好 ,经济负担小 。
郭佳赵铮民杨甲梅
关键词: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无水酒精

相关作者

李航
作品数:103被引量:331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肝癌 超声造影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癌 超声检查
李业钊
作品数:29被引量:137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高频彩超 创伤性脾破裂 创伤性 睾丸扭转
栾玉爽
作品数:9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 肝癌患者 超声特征 经皮无水酒精注射 免疫功能影响
黄品同
作品数:660被引量:2,661H指数:2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超声双重造影 微气泡 超声
赵盛发
作品数:35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肝脏 超声 超声检查 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