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1篇“ 日本龟蜡蚧“的相关文章
日本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2024年
研究日本的生物学特性,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化学防治。日本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虫在寄主枝条上越冬,4月上旬开始产卵,若虫4月中旬开始孵化,6月下旬雄蛹出现,7月中旬成虫羽化,11月进入越冬期。试验设置了杀扑磷、霸、氧化乐果等3种农药不同浓度不同施用方法,从中测试并筛选出防治效果最好的方法。经统计分析,化学防治以40%杀扑磷乳油原液涂干或注射效果最好,且对环境污染最小。
林昌
关键词:日本龟蜡蚧生物学特性化学防治
日本在大理木瓜海棠上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被引量:2
2023年
通过2年的系统定点调查,查明日本危害木瓜海棠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干和枝条汁液,在大理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木瓜海棠树枝干和枝条上越冬。通过防治实践,总结出了加强种苗药剂处理、秋冬季剪除有虫枝条,保护天敌和抓住关键时期(1~2龄若虫期)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使用机动喷雾器喷雾防治,能有效控制该虫的发生危害。
杨艳霞杨庆文杨德良岳雪松宋文宏
关键词:木瓜海棠日本龟蜡蚧生物学特性
果树害虫日本和草履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
虫属于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胸喙亚目Sternorrhyncha总科Coccoidea,全世界记录32科1150属,约8000余种,根据进化程度,虫又分为古类和新类,大部分虫为农林业重要...
朱媛媛
关键词:日本龟蜡蚧草履蚧高通量测序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
文献传递
日本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单宁降解菌筛选
日本CeroplastesjaponicusGreen是一种种群聚集性植食性昆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寄主植物韧皮部的汁液,但其寄主植物营养成分不足以满足日本生长所需,而肠道微生物能够为其补充缺失的营养,进而影响...
郝文英
关键词:日本龟蜡蚧肠道微生物营养代谢
文献传递
日本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2019年
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日本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抗生素处理后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日本肠道优势菌门分别为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共占到总菌门数的85%以上;优势菌属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韦荣氏球菌属(Veillonell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用抗生素处理后,寄主为柿树的日本肠道微生物优势菌占总菌比例显著下降,其中,拟杆菌属由15.07%下降至10.08%,韦荣氏球菌属由10.32%下降至5.61%。
郝文英张艳峰谢映平
关键词:日本龟蜡蚧肠道微生物优势菌多样性
日本内共生菌多样性分析
日本(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属半翅目(Hemiptera)、科(Coccidae)、属(Ceroplastes Gray 1828),寄生在多种植物上,危害甚广。日本吸...
白宇
关键词:日本龟蜡蚧内共生菌群落多样性抗生素营养代谢
日本雌成虫越冬前后4种代谢酶和3种保护酶活力变化研究
2018年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和比较了越冬前(2015年10月)、越冬期(2016年1月)和越冬后(2016年4月)日本雌成虫体内4种代谢酶(海藻糖酶、山梨醇脱氢酶、淀粉酶、蔗糖酶)以及3种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在越冬前后期间,4种代谢酶和3种保护酶的酶活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海藻糖酶和山梨醇脱氢酶比活力在越冬期最高,分别为22.707 8×10^(-9)mol/s和24.816 6×10^(-9)mol/s,随着越冬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淀粉酶在越冬期和越冬后无显著差异性,而均与越冬前差异显著(P<0.05),淀粉酶在越冬前期比活力活力最高,为4.354 2×10^(-9) mol/(g·s),越冬期最低,在越冬结束后,淀粉酶的比活力开始缓慢上升;蔗糖酶在越冬期的比活力最高,为2.753 8×10^(-9))mol/(g·s),而在翌年4月份越冬结束后开始取食和活动,比活力明显比10月份要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整个越冬期间均呈现差异显著性,在越冬后酶活力最低(781×10^(-9)mol/s);过氧化氢酶活力在越冬后期,随时间的变化而急剧下降,越冬前最高(794×10^(-9)mol/s),越冬后最低(227×10^(-9)mol/s);过氧化物酶在越冬前与越冬期无显著差异,但均与越冬后差异显著(P<0.05),在越冬前酶活力最高(402×10^(-9)mol/s),在越冬后最低(150×10^(-9)mol/s)。
姜洪袁忠林王微笑刘兆良罗兰
关键词:日本龟蜡蚧越冬代谢酶保护酶
日本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试验被引量:2
2017年
为有效防治日本,调查了常熟市日本对杜英危害的发生规律,并在日本初步固定阶段开始后进行了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发生规律调查结果表明,在常熟市,日本1年发生不超过2代,越冬形态是受精雌成虫,越冬地点是受害树木的枝条。翌年5月,雌成虫开始产卵,卵期持续到6月下旬左右。雌雄分化始于8月中上旬。日本从9月上旬陆续由为害叶片转到为害固着枝条,直到秋后越冬停止。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常熟市日本1年发生1代的情况下,以22%氟啶虫胺腈3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好。
贺军
关键词:日本龟蜡蚧化学防治药剂筛选
日本雌成虫越冬前后耐寒性及相关生化物质含量的变化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日本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越冬前后对低温的耐受性和低温生存对策。【方法】采用热电偶法测定了日本雌成虫越冬前(10月)、越冬期(1月)及越冬后(4月)的过冷却点和冰点;采用生理生化方法测定了其体内的水分、脂肪、甘油、总糖、糖原以及海藻糖的含量。【结果】日本越冬期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低,分别为-13.74℃和-10.13℃,与越冬前(分别为-13.30℃和-9.95℃)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越冬后的(分别为-11.88℃和-7.12℃)。体内含水量在越冬期最低,为11.28%,显著低于越冬前(28.84%)和越冬后(29.60%)的含水量。脂肪含量在越冬前和越冬期较高,分别为86.38%和85.77%,且显著高于越冬后的(77.63%)。甘油含量在越冬前、后和越冬期均无显著差异。总糖含量在越冬前和越冬期均显著高于越冬后的。糖原含量在越冬前、越冬期和越冬后分别为4.03,5.45和1.76μg/mg,三者差异显著,越冬后糖原含量显著降低。海藻糖含量在越冬前最高为14.72μg/mg,显著高于越冬期(6.85μg/mg)和越冬后(7.92μg/mg),但越冬期和越冬后差异不显著。【结论】本研究结果明确了日本在越冬前后、越冬期的抗寒能力及与抗寒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可为正确评价日本低温适应性、预测地理分布和种群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刘兆良袁忠林罗兰
关键词:日本龟蜡蚧越冬耐寒性过冷却点
杜英日本药剂防治试验被引量:1
2016年
选用8种杀虫剂对遵义杜英日本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分别于若虫孵化盛期和末期喷施40%啶虫·毒死蜱乳油1 6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500倍液、1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 250倍液,第2次施药后10d防治效果分别为98.62%、97.59%和90.64%,显著高于其他处理。40%矿物油·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 500倍液、24%螺虫乙酯悬浮剂1 500倍液防效次之,均在80%以上。
邱宁宏姚莉詹宗文王家品
关键词:杀虫剂日本龟蜡蚧

相关作者

谢映平
作品数:128被引量:595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蚧虫 蜡泌物 日本龟蜡蚧 球孢白僵菌 病原真菌
薛皎亮
作品数:90被引量:448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蚧虫 蜡泌物 日本龟蜡蚧 球孢白僵菌 油松毛虫
梁隐泉
作品数:28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日本龟蜡蚧 SOD POD 过冷却点 花器官
高宝嘉
作品数:226被引量:1,619H指数:19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转基因741杨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 油松 油松毛虫 松毛虫
田菲菲
作品数:9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日本龟蜡蚧 黄瓜炭疽病菌 诱导抗病性 抑菌作用 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