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84篇“ 日粮精粗比“的相关文章
反刍动物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受料水平的影响。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是反映料水平的2个常用指标。适宜的和NFC/NDF可以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维持瘤胃健康,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综述和NFC/NDF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消化代谢和产品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反刍动物的配制及健康生产提供参考。
郭训雨孙磊董晓玲张微
关键词:反刍动物精粗比NFC/NDF
牦牛转换对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试验旨在较牦牛转换对牦牛瘤胃微生物菌群及代谢的影响。选取6头体重相近、体况良好、健康的3周岁公牦牛。前2个月牦牛饲喂为35∶65的(C35组),后2个月牦牛饲喂为65∶35的(C65组)。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期120 d。结果显示,C35组牦牛的谱系多样性(PD whole tree)值、Chao1指数显著高于C65组(P<0.05)。C35组牦牛瘤胃脱硫菌门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C65组(P<0.01),C35组瘤胃疣微生物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65组(P<0.05)。C35组牦牛瘤胃UCG-005和未培养属丰度极显著高于C65组(P<0.01),C65组瘤胃普氏菌科UCG-003属丰度显著高于C35组(P<0.05),C35组牦牛瘤胃未培养细菌属丰度显著高于C65组(P<0.05)。C35组牦牛信号分子和相互作用、耐药性:抗菌的基因家族KEGG2水平显著高于C65组(P<0.05)。C35组和C65组牦牛瘤胃菌群的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最高。研究表明,牦牛饲喂后期转化为高料后,会影响牦牛瘤胃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瘤胃微生物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例的改变可促使牦牛瘤胃微生物菌群的代谢通路发生改变,最终影响牦牛瘤胃的发酵模式。
李毓敏聂洪辛庞凯悦柴沙驼曾子铭刘书杰刘书杰王书祥
关键词:牦牛精粗比瘤胃
肉牛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2年
是影响肉牛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肉牛生产过程中应用的研究现状,现主要通过查阅总结了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从生产性能、瘤胃发酵、瘤胃菌群以及影响机制4方面阐述不同在肉牛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肉牛生产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提供理论依据。
赵鹏飞王纯洁斯木吉德敖日格乐
关键词:肉牛精粗比瘤胃发酵日粮肉品质
和小苏打添加水平对湘西黄牛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
随着反刍动物规模化养殖的发展,高料饲喂成为肉牛育肥的常规养殖方式,但高料饲喂容易导致牛瘤胃代谢紊乱等问题。生产中普遍以添加小苏打作为调控策略,但其在中的添加量变动范围很大,为进一步明确中添加小苏打的必要性,探...
谢宇强
关键词:小苏打体外发酵
不同下藜麦秸秆与高粱秸秆的组合效应被引量:8
2021年
分别设置两种(40∶60和30∶70),11种混合饲料的组合例[料∶藜麦秸秆∶高粱秸秆分别为40∶60∶0 (Ⅰ)、40∶45∶15 (Ⅱ)、40∶30∶30 (Ⅲ)、40∶15∶45 (Ⅳ)、40∶0∶60 (Ⅴ)、30∶70∶0 (Ⅵ)、30∶55∶15 (Ⅶ)、30∶40∶30(Ⅷ)、30∶25∶45 (Ⅸ)、30∶10∶60 (Ⅹ)和30∶0∶70 (Ⅺ)],并以单独的料、藜麦秸秆和高粱秸秆为对照,进行体外产气试验,测定不同组合饲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瘤胃液pH、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态氮含量,并计算各饲料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和综合组合效应指数,以评价不同下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秸秆与高粱(Sorghum bicolor)秸秆不同配的饲组合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所有组合产气量均逐渐升高(P<0.05),24 h后趋于平缓。且随着高粱秸秆的增多,体外干物质降解率呈上升趋势。当为40∶60时,处理Ⅲ的24 h产气量分别藜麦组和高粱组提高了36.2%和53.5%,氨态氮含量提高了30.7%和30.3%,总挥发性脂肪酸提高了12.2%和33.3%,且该组合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和综合组合效应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当为30∶70时,处理Ⅷ的24 h产气量分别藜麦组和高粱组提高了29.2%和23.2%,氨态氮含量提高了35.1%和2.06%,总挥发性脂肪酸提高了32.7%和16%,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处理Ⅷ和Ⅺ的氨态氮含量和单项组合效应指数显著高于处理Ⅵ(P<0.05),且Ⅷ的综合组合效应指数显著高于Ⅵ(P<0.05),Ⅷ的综合组合效应指数显著高于Ⅵ、Ⅸ和Ⅹ(P<0.05)。综合来看,料∶藜麦秸秆∶高粱秸秆为30∶40∶30的综合组合效应指数最大,可作为较优饲料组合及适宜添加量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王正文魏玉明杨发荣罗晶焦婷赵生国
关键词:体外产气法发酵参数饲料组合效应
不同处理与颈静脉灌注脂多糖对奶山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调控
在模式与单胃动物的研究表明,动物消化道中可能存在主要受宿主生理状态影响的“核心微生物区系”和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非核心微生物区系”。“核心微生物区系”对宿主免疫、内分泌、代谢等生理过程有更加直接的影响。目前对于反刍动物...
刘兆林
关键词:日粮精粗比脂多糖瘤胃微生物
文献传递
与采光对湖羊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为探讨不同全混合以及不同采光对湖羊断奶羔羊育肥效果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舍饲饲养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断奶体重无显著性差异的羔羊60只,采用二因素二水平试验设计,共设(7:3、6:4)和采光方位(朝南圈舍、朝北圈舍)2个因子,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组Ⅰ和组Ⅱ饲喂7:3,组Ⅲ和组Ⅳ饲喂6:4,组Ⅰ和组Ⅲ饲养在朝南圈舍中,组Ⅱ和组Ⅳ饲养在朝北圈舍中,进行预饲期15 d,正试期90 d的育肥试验。结果显示:结果显示:①采光方位均为朝南时,组Ⅰ供试羊平均体重显著高于组Ⅲ(P<0.05),饲料转化率和投入产出分别提高15.22%和5.24%;②采光方位均为朝北时,组Ⅱ供试羊平均体重高于组Ⅳ,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转化率和投入产出分别提高16.74%和6.79%;③7:3处理组中,组Ⅰ平均增重高、料重低,投入产出高14.88%;④6:4处理组中,组Ⅲ平均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组Ⅳ高,投入产出提高17.90%。结果表明:①在相同饲养环境下,7:3全混合,羔羊生长发育较快,饲料转化率高,经济效益最好;②在相同营养水平下,充足的阳光可加快羔羊生长,产生最佳经济效益。
董伟王建军方玉鹏许开云
关键词:精粗比湖羊育肥
与共轭亚油酸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概况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关于健康和饮食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已不仅仅只注重牛、羊肉的营养价值,更多的则是关注富含功能性的保健型牛、羊肉,而饲喂反刍动物不同纤维水平的不仅能够改善肉品质,还能够改善内源合成共轭亚油酸的量。对与共轭亚油酸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王思飞周玉香张艳梅王立艳
关键词:日粮精粗比共轭亚油酸家畜
麦秸型饲料诱导SARA时对奶牛瘤胃代谢参数的影响
2015年
为研究麦秸型饲料条件下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对瘤胃代谢参数的影响,试验采用自身对照法对奶牛逐渐饲喂高,诱导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结果表明,在饲喂低品质饲料为麦秸的条件下,饲喂为80∶20时成功诱发轻度SARA,试验动物无急性酸中毒的的临床症状,处于亚健康状态。在此状态下,瘤胃p H值下降,饲料的消化率降低,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瘤胃液乙酸含量、乙酸/丙酸都随着的增加而下降,丙酸、丁酸含量则随着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一采样点各组瘤胃氨态氮差异显著(P<0.05),当为70∶30时除前两次采样外,其他采样点氨氮含量均最高,此试验期瘤胃氨氮浓度较高,利于微生物合成增加(即氮沉积)。可见在低品质麦秸型饲料条件下,增加对瘤胃代谢参数影响不大,对SARA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减缓作用。
杨艳玲张福寿沈赞明高腾云
关键词:麦秸日粮精粗比
在肉羊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5年
适宜的对肉羊瘤胃发酵条件的优化及生产性能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对肉羊瘤胃内环境、胃肠道消化酶活性、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等方面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旨在为合理配制、提高肉羊饲料利用率及增重速度提供参考,同时为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及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宋善丹饶开晴郭春华刘华南
关键词:肉羊精粗比瘤胃内环境酶活性

相关作者

王加启
作品数:1,069被引量:5,924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研究主题:奶牛 反刍动物 牛奶 瘤胃 瘤胃微生物
侯生珍
作品数:193被引量:530H指数:10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研究主题:藏羊 羔羊 精粗比 高原型藏羊 早期断奶
王吉峰
作品数:46被引量:36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研究主题:泌乳奶牛 日粮精粗比 不同日粮 精粗比 代乳品
汪水平
作品数:147被引量:763H指数:16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中药复方 肉兔 CMD 反刍动物 肉牛
龚月生
作品数:199被引量:1,420H指数:2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蛋鸡 反刍动物 日粮 枯草芽孢杆菌 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