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99篇“ 早期溶栓“的相关文章
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救护方案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救护方案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8月在扬州市某医院行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为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方案;选取2022年9月—2023年4月在扬州市某医院行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为观察组,实施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救护方案,比较两组急救流程执行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溶栓有效率、急诊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急救流程执行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溶栓治疗24 h NIHSS评分及溶栓治疗3个月后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有效率及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治疗7 d内复发性脑梗死及脑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救护方案能有效缩短急性脑梗死病人救治执行时间,促进病人溶栓后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升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效果及病人满意度。
龚红兰邵俊
关键词:流程再造理论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急性脑梗死
综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患者的效果
2024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3月天津市红桥医院收治的接受早期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溶栓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卧床时间(2.96±0.63)d、住院时间(10.94±2.05)d,均短于对照组的(5.21±0.94)d、(17.18±3.4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73694,P<0.05)。研究组患者溶栓再通率为76.92%,高于对照组的5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低于对照组的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94,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早期溶栓护理利于预防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降低病死率。
何莉
关键词:早期溶栓治疗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措施
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护理效果分析
2024年
急性脑梗死有着极高的发病率,一旦诱发此类病症,会导致患者极易发生脑出血转化风险,同时会给患者神经功能带来极大的损失,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更会促使患者生活品质下降。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治疗后脑微出血占比例是73%左右,当患者发生此类状况,会增加患者神经功能不良发生风险,因此,需要加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进而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日转归。本次研究当中,主要对患者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当中所有选入的病例都被确诊是急性脑梗死表现,经过对患者综合分析,制定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方案,共符合要求病例是50例,针对此次救治时间对患者实施小组分类,对照组于患者发病3至6小时之间用药干预,并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患者发病3小时内使用药物,同时给予精细化护理,每组病例都是25例,对此次患者用药治疗后的效果、患者NIHSS改善程度、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方面进行了具体调研,并通过相关表格对此次患者护理满意度综合分析。结果 对此次每个小组患者治疗情况分析,未见死亡病例,治疗成功率100%;主要观察患者治疗后的NIHSS改善状况,其中对照组部分患者情况不理想;分析患者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显示护理后两组者情况改善均更佳;对小组实行问卷表护理满意度评估,观察组出现不满意病例极少(P<0.05)。结论 此次研究表明,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同时配合精细化护理,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NIHSS情况,有利于患者病症的早期康复。
司炜弘李志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护理观察
2024年
探讨阿替普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 抽取急性脑梗塞患者80例,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分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实施早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临床各项护理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临床康复。
曹媛媛
关键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神经功能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时间窗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2024年
为为了阐明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溶栓治疗时间窗与其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对尿激酶溶栓治疗和常规治疗效果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择2023年4月-2024年7月间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溶栓治疗观察组以及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联合抗血小板,降纤以及神经保护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血管再通的状况以及溶栓术后出血的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血管再通情况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表现在NIHSS得分上、格拉斯哥昏迷得分,肌力评定,语言功能得分,巴氏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得分,平衡功能测试,步行能力得分、血管造影评分,血栓长度,血管狭窄度及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血管再通、出血风险较小,从而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一种新型的治疗策略。
李高成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尿激酶神经功能缺损血管再通
血压变异性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疗效的预测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对老年脑梗死患者(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SCI)早期溶栓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发病4 h内进行溶栓治疗,治疗后均接受24 h血压监测,患者根据溶栓效果分为有效组(n=41)和无效组(n=29),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血压变异系数[白天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Day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SCV)、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Night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nSCV)、白天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aytime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DCV)及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Nighttime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nDCV)]以及溶栓前纤维蛋白原水平。观察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分析血压变异系数预测SCI患者早期溶栓疗效的价值。结果:SCI早期溶栓效果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有高血压及溶栓前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P<0.05);高血压是影响SCI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采用倾向匹配法,以“治疗有效”为因变量,“有无高血压,BMI,溶栓前纤维蛋白原水平”为协变量,进行1:1配对病例,排除混杂因子,共得到24对:有效组dSCV、nSCV、dDCV、nDCV系数均低于无效组(P<0.05);受试工作者(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面积分析结果显示,dSCV、nSCV、dDCV、nDCV系数及其联合检测均具有预测价值(P<0.05)。结论:SCI早期溶栓效果与BMI、有高血压及溶栓前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高血压是影响SCI早期溶栓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变异异常是导致其疗效不佳的原因,血压变异性系数具有预测SCI患者早期溶栓疗效的价值。
李敏晓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早期溶栓疗效预测
护理干预对应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
2024年
观察护理干预对应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形式抽样到我医院运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为观察病例,住院时间均从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同时运用抽签法安排出两个小组,参照组(30例)组织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30例)组织护理干预方案。结果 观察组在溶栓后的6h、溶栓后的24h、溶栓后的7d相应NIHSS评分值均比参照组要低(P值<0.05);观察组的并发症产生率要比参照组低(P值<0.05)。另外,观察组脑梗塞再产生0例。观察组的住院指标比参照组低(P值<0.05)。结论 针对应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病患实施护理干预后,病患的并发症产生率与NIHSS评分均得到控制。因此,更值得临床去借鉴开展服务。
陈晓阳
关键词:护理干预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NIHSS评分
综合护理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中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6例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24 h,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4 h,观察组焦虑评分为(42.12±5.19)分、抑郁评分为(43.15±5.4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9.47±5.22)分、(49.95±5.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8、5.628,P均<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ACI患者中,可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情况,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均较高。
樊俏李洁渠苗苗
关键词: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急性脑梗死综合护理
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4年
分析和评价针对性护理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改善患者脑功能,有利于提升康复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性。
李颖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满意度
早期溶栓对ASTEMI患者溶栓成功再通率、心脏不良事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观察超早期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ASTEMI)患者溶栓成功再通率、心脏不良事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A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出现至溶栓治疗的时间,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即超早期(<3 h)溶栓组(观察组)和非超早期(3~12 h)溶栓组(对照组),各39例,溶栓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溶栓成功再通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溶栓成功再通率为82.05%,而对照组仅为6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2,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超早期溶栓的实施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成功再通率,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于清戚慧李路
关键词: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溶栓心脏不良事件生活质量

相关作者

廖新学
作品数:201被引量:1,10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紧张素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细胞损伤 硫化氢 心肌细胞
何建桂
作品数:184被引量:81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紧张素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 心动过速 心肌梗塞
杨斌
作品数:62被引量:295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 病例分析 癫痫 疗效观察 脑电图
马中富
作品数:247被引量:1,06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细胞凋亡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P53
马虹
作品数:492被引量:2,193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紧张素 体外反搏 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