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87篇“ 早疫病“的相关文章
一种马铃薯疫病监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疫病监测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时间范围内目标田地的高光谱图像,并对各所述高光谱图像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各所述高光谱图像进行标记,生成样本集;将所述样本集按预设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
李清王培娟杨再强
白灵菇代谢液对番茄疫病菌抑制效果研究
2024年
通过番茄疫病菌(链格孢菌)在含不同浓度白灵菇代谢液的PDA培养中的生长及黑色素分泌情况,鉴定白灵菇代谢液对植物病原性真菌的生防抑制效果。以不同浓度白灵菇液体培养液添加至PDA培养基为实验组,以PDA培养基为对照组,分别接种活化的链格孢菌恒温培养,每隔7 d测量培养皿内病菌菌落直径,同时观察病菌黑色素生成量,共测量3次。结果表明:与PDA培养基对照比较,白灵菇代谢液对链格孢菌的生长抑菌效果极显著,同时对链格孢菌黑色素有极显著降解效果,说明白灵菇菌液对链格孢菌的生长有显著抑制效果,且对链格孢菌黑色素有持续降解作用。证实白灵菇对番茄疫病的生物防治效果具有生产应用价值。
敬隆鑫艾鑫律凤霞
关键词:番茄早疫病白灵菇抑菌效果
番茄疫病可见光图像识别模型研究
2024年
以番茄为代表的茄科作物在全球经济作物中占据重要地位,番茄在其生长过程中易受多种病害的侵染,其中疫病是严重危害番茄的一种病害,可造成番茄减产甚至绝收,因此番茄疫病的防治工作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番茄疫病,提出一种基于可见光图像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检测番茄疫病的方法。通过培养一批番茄植株,对其离体叶片接种茄链格孢菌,使接种样本感染疫病,然后使用可见光图像采集设备连续采集样本的可见光图像,监测样本的变化,得出番茄叶片感染疫病后的最显症时间。通过归一化、背景分割、数据扩增和通道转换等方式进行数据预处理,并提取可见光图像颜色特征的一阶矩、二阶矩、三阶矩,同时结合对比度、差异性、同质性、相关性和角二阶矩等常见纹理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建立番茄疫病的识别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可见光图像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检测番茄疫病是可行的,建立的番茄疫病识别模型准确率最高达到91.78%,使用该方法检测番茄疫病具有检测速度快、识别精度高等优点。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建立的番茄疫病可见光图像识别模型可推广用于其他作物病害的检测,为作物病害的无人机遥感监测等应用场景提供技术支持。
赵坚鲍浩张艳
关键词:番茄叶片早疫病纹理特征
山东省马铃薯疫病菌对四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及对氯氟醚菌唑的抗性风险
刘冬梅
长治市番茄疫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2024年
为明确山西省长治地区番茄疫病病原菌种类,验证不同化学杀菌剂和生物杀菌剂对该病的防效及生物杀菌剂混配对该病的防治增效作用,本研究以番茄疫病病叶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菌物形态特征及rDNA-ITS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鉴定病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3种化学杀菌剂和2种生物杀菌剂的室内生物活性及和田间防效,并测定2种生物杀菌剂等比例混配对番茄疫病的协同增效作用,探讨不同化学杀菌剂单剂和生物杀菌剂单剂及生物杀菌剂混配对番茄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引起长治地区番茄疫病的病原菌为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室内测定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和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对茄链格孢菌的药剂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是0.5486、0.0091、0.0595、0.4414和0.2429。田间防效试验中,第二次施药后7 d,苯醚甲环唑对番茄疫病防效达72.54%,两种化学杀菌剂咪鲜胺和苯甲·嘧菌酯防效分别为69.94%和71.17%。生物杀菌剂多抗霉素和春雷霉素防效分别为69.65%和69.34%,二者1∶1混配后的EC50值为0.016、增效系数为1.96。混配后,第二次施药7 d后的防效为74.17%,高于单剂(3种化学杀菌剂和2种生物杀菌剂)防效。综上,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和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1混配施用可作为山西省长治市番茄疫病的备用药剂。本研究结果可为降低化学杀菌剂的使用量和减少农药抗药性提供理论支持,为生产上杀菌剂混用及开发防治番茄疫病的新型高效复配剂提供依据。
苏秀敏韩文清王佼李鹏王秋兰李万星李丹李小霞
关键词:番茄早疫病药剂筛选联合毒力防效
马铃薯疫病生防细菌WB-1的筛选及鉴定
2024年
为有效防控马铃薯疫病,从马铃薯疫病病株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出有明显拮抗作用的细菌为供试菌株,筛选出一株对靶标病原菌平板抑菌率达到76%的拮抗菌株WB-1,菌落形态呈淡黄色,边缘规则,近圆形,微凸,表面湿润且光滑,不透明,菌体杆状,两端钝圆。经16S rDNA及gyrB基因序列分析,其与Bacillus velezensis(LC506620.1)及B.velezensis(MN365038.1)的同源性分别为71%、95%。经鉴定,菌株WB-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具有解无机磷、产吲哚乙酸(Indoleaceticacid,IAA)及铁载体的能力。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WB-1可显著降低马铃薯疫病的病情指数,相对防效为69.26%。因此,本试验获得的生防菌株WB-1对马铃薯疫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以作为防治马铃薯疫病害的候选菌株。
王怡凡刘巍朱其立孙敏李延锋朱建强
关键词:马铃薯早疫病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疫病的田间防效比较
2024年
以马铃薯疫病敏感品种V7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杀菌剂处理和空白对照,在内蒙古海拉尔、牙克石和特尼河3个试验地开展疫病田间防效比较试验,每种杀菌剂处理均进行2次施药,施药后14 d调查不同处理下马铃薯的病情指数并计算田间防效。结果表明:牙克石试验点Q3处理(露娜森25 mL/667 m^(2))的田间防效最好;海拉尔试验点的Q2处理(露娜森20 mL/667 m^(2))与Q3处理(露娜森25 mL/667 m^(2))差异不显著,均优于其他处理,生产中可选择Q2处理(露娜森20 mL/667 m^(2))防治马铃薯疫病;特尼河试验点的Q2处理(露娜森20 mL/667 m^(2))的综合田间防效最好。
姜超翟永青李景伟韵丽娜尹鑫跃刘雅萍王宏利葛丽远
关键词:马铃薯早疫病杀菌剂田间防效
基于“图像+光谱”技术的马铃薯疫病智能诊断方法研究
2024年
为实现马铃薯疫病的智能化诊断,提出基于“图像+光谱”技术的马铃薯疫病智能诊断方法,该系统可针对马铃薯疫病的症状进行智能分析。首先搜集马铃薯病斑的相关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针对性处理,包括颜色调整和对图像裁剪,以提取病斑的关键特征;最后系统再利用病斑特征识别并自动诊断马铃薯疫病。经过试验验证,此方法能有效地诊断马铃薯疫病,切实为智慧农业中植物病害的智能监控和预警提供创新方法。
李轶骥
关键词:马铃薯早疫病
包覆型镧基纳米材料在调控番茄疫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包覆型镧基纳米材料在调控番茄疫病中的应用,属于新型农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覆型镧基纳米材料在控制番茄疫病中的应用,所述包覆型镧基纳米材料是指利用表面活性剂包覆镧基纳米材料;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如下任...
王震宇曹雪松范凝慧王传洗
不同药剂混配使用对榆林地区马铃薯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2024年
采用田间喷雾施药,在陕西省榆林市进行了马铃薯疫病防治技术研究。开展不同药剂混配的防效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对疫病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苯酰锰锌+精甲霜锰锌、吡唑醚菌酯+枯草芽孢杆菌、代森锰锌+氟噻唑吡乙酮药剂组合对疫病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74.2%、70.3%、67.6%,兼有防控晚疫病作用,建议推广使用;丙森锌+烯酰吗啉、苯酰锰锌+精甲霜锰锌、氟啶胺+氟菌·霜霉威、嘧菌酯+噁酮·霜脲氰处理的防效较差,依次为:58.9%、54.6%、50.8%和50.5%。
魏会新王晓燕赵艳群冯小军王亚红
关键词:马铃薯早疫病田间防效

相关作者

朱杰华
作品数:227被引量:911H指数:18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马铃薯 马铃薯晚疫病菌 致病疫霉 马铃薯早疫病 茄链格孢
杨志辉
作品数:151被引量:438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致病疫霉 马铃薯 马铃薯晚疫病菌 马铃薯早疫病 茄链格孢
王文桥
作品数:301被引量:1,471H指数:23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杀菌剂 抗药性 敏感性 田间防效 复配杀菌剂
张岱
作品数:62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马铃薯 马铃薯早疫病 芽孢杆菌 茄链格孢 早疫病
韩秀英
作品数:263被引量:1,231H指数:21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杀菌剂 敏感性 抗药性 田间防效 复配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