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篇“ 易坦静“的相关文章
体外振动排痰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2年
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应用体外振动排痰联合方案的意义。方法 2021.06至2022.08区间,选入支气管肺炎患儿。合计64例。以奇偶分组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32例。参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体外振动排痰联合治疗。检验各组干预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症状消失用时、免疫功能、血气指标等,均较参照组优异,P<0.05。结论 体外振动排痰联合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利于加快患儿血气指标恢复速度,并且还可改善其免疫功能,可有效缩短症状缓解时间。
韦海珍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易坦静
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2021年
观察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21年3月收治的70例门诊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治疗方案不同,将其中35例实施治疗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其余35例实施常规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患儿治疗指标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咳嗽消失、咳痰消失以及喘息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安全性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6%,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57%,除此之外,两组患儿感染的相关因素与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相关,组间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治疗而言,实施治疗的优势明显,能够帮助患儿缓解病症,为患儿治疗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帮助,所以可在临床推广。
沈小琳杨雨蒙
关键词:易坦静小儿下呼吸道感染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联合治疗支气管肺炎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小儿咳喘灵口服液联合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支气管肺炎患儿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2组均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吸气流量分值(PEF)、病情改善用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74.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EV1、FVC、PE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咳嗽停止、肺部湿啰音消失、喘息消失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对照组为5.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咳喘灵口服液联合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疗效显著,结合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及临床症状。
张秀丽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易坦静优质护理肺功能
长期佐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安全性以及药物依赖情况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长期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安全性以及药物依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8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其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n=44)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治疗,对照组(n=43)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氨茶碱治疗。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以上。分析两组患儿的哮喘控制情况、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物依赖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中哮喘完全控制率高于对照组(79.54%>5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6,P <0.05);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FEV1、FVC、FEV1/FVC、PEF水平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心律失常(45.45%)、胃肠不适(43.18%)、血压升高(47.73%)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56、10.839、9.854,P <0.05);观察组的药物依赖性评分为(29.56±3.17)分,高于对照组的(18.79±3.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73,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长期治疗中,使用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哮喘发作情况,提升患儿的肺功能,但其可导致轻度的药物依赖,且对患儿的心肌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张志强宋爱琴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易坦静滥用安全性
结合头孢替安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炎症指标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结合头孢替安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头孢替安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结合头孢替安治疗。比较两组的炎症指标、症状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咳嗽缓解时间、咳痰改善时间、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TNF-α、hs-CRP、IL-6、Ig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头孢替安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可降低机体炎症指标水平,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陈伟霞陈维捷吕爱君
关键词:急性支气管炎易坦静头孢替安炎症指标
联合甲基泼尼松龙应用于小儿难治性肺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性肺炎患者使用与甲基泼尼松龙的治疗效果。方法:抽签法将83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两组,常规组41例予常规治疗,试验组42例在常规组基础上予甲基泼尼松龙和联合治疗,对比1周末两组疗效、相关血清指标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后外周白细胞、CRP、TNF-α及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甲基泼尼松龙可有效改善难治性肺炎患儿血清相关指标,效果显著且安全。
屈昕
关键词:甲基泼尼松龙易坦静小儿难治性肺炎
小儿肺咳颗粒联合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疗效及肺功能和炎性反应递质的影响被引量:29
2019年
目的:探讨小儿肺咳颗粒联合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疗效及肺功能和炎性反应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2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肺功能及炎性反应递质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 88%)高于对照组(73. 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治疗后咳嗽、喘息和咯痰症状积分降低(观察组:t=22. 626、25. 554、29. 063,对照组:t=13. 481、15. 814、21. 600,P <0. 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喘息和咯痰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t=18. 087、17. 850、22. 170,P <0. 05)。2组治疗后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呼吸气流量分值(PEF)增加(观察组:t=21. 507、20. 238、21. 206,对照组:t=10. 501、10. 470、13. 359,P <0. 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和PEF高于对照组(t=11. 533、9. 134、8. 544,P <0. 05)。2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降低(观察组:t=21. 658、22. 520、18. 904,对照组:t=12. 283、10. 513、8. 987,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4、CRP和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t=12. 988、13. 203、14. 793,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 16%)低于对照组(28. 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小儿肺咳颗粒联合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减轻炎性反应,不良反应小。
沈海广唐远平姚仲伟王柱
关键词:易坦静支气管肺炎肺功能小儿咳嗽
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的疗效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研究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及阿奇霉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滴甲基泼尼松龙联合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镇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退热时间、镇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 <0. 01);观察组的血清CRP、TNF-α、D-二聚体水平,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 01);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良好且能减轻患儿典型的细菌感染征象,改善顽固性剧烈咳嗽。
李银洁胡青青朱玉霞李林峡
关键词:甲基泼尼松龙易坦静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配合常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可行性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配合常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吸氧、镇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持续时间及治疗后肺功能及T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观察组咳嗽、咳痰、喘息及肺部啰音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及治疗组治疗后呼气达峰时间比(TPTEF/TE)、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的呼气量/潮气量(%V-PF)、剩余2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呼气峰流速(25/PF)均高于各组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PTEF/TE、%V-PF、25/PF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CD3+细胞、CD3+CD4+细胞和CD3+CD8+细胞数量高于各自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细胞、CD3+CD4+细胞和CD3+CD8+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配合常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起效快,能够显著改善患儿肺功能并有效调节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开展应用。
王刚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易坦静肺功能T细胞亚群
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治疗。结果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75.61%,组症状体症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免疫球蛋白指标均有所提高;组免疫球蛋白指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各指标有所提高,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症,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王卫华王亚超马倩徐晓妮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易坦静免疫球蛋白气雾剂喘息

相关作者

侯春蕾
作品数:20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庆龙南医院
研究主题:治疗儿童 疗效观察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 孟鲁司特
陈宇
作品数:7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江湾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呼吸道感染 治疗小儿 儿童过敏性鼻炎 节性 失衡
唐远平
作品数:54被引量:277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电子支气管镜 手足口病 婴儿 小儿 儿童
刘颖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市江湾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免疫因子 哮喘儿童 哮喘 细胞免疫
廖玲
作品数:3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长兴县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观察 雾化吸入 干扰素雾化吸入 更昔洛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