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0篇“ 晚期结肠癌“的相关文章
探析晚期结肠癌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
2024年
研究晚期结肠癌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本院诊治的6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护理过程,所有患者均将手术治疗作为主导治疗策略。采用计算机双盲随机分组法,将患者等量分为两组,每组患者数目均为33人。在护理实施中,对照组患者接受肠外营养支持,而观察组则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随后,对两组患者在营养状况及护理成效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系统且细致的对比与分析。结果 在干预之前,对患者的营养指标进行评估。(前白蛋白、白蛋白和转铁蛋白)、胃肠功能(SS、GAS、MTL)、炎性因子(TNF-α、IL-6、CRP)检测,2组各指标水平均没有差异性,无统计价值,(p>0.05),在临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呈现出了明显的改善迹象,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数据呈现出更为优越的趋势,且该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经过对术后患者临床指标的严密监测与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呈现出显著缩短的趋势。经过统计学分析,这一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从而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结论 在晚期结肠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中,临床予以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良好,对患者机体营养水平具有改善意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张荣
关键词:晚期结肠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肠癌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给予晚期结肠癌患者贝伐珠单抗与卡培他滨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5例晚期结肠癌患者进行分组观察,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患者分为单药组(42例)及联合用药组(43例),单药组患者一线化疗后采取卡培他滨片单药维持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采取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与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评分(ECOG评分)。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37%)高于单药组(69.05%)(χ^(2)=4.753,P<0.05);两组不良反应症状较轻,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联合用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5.58%)与单药组(28.57%)相当(χ^(2)=0.096,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分别为(9.50±2.02)ng·mL^(-1)、(8.94±0.45)U·mL^(-1),均低于单药组((15.45±2.68)ng·mL^(-1)、(9.45±0.23)U·mL^(-1)),(t=11.577,6.555,均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的KPS与ECOG评分分别为(69.73±4.02)分、(1.18±0.17)分,均优于单药组((62.36±3.85)分、(1.42±0.20)分),(t=8.629,5.966,均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结肠癌有助于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体力及生活质量。
武鸿彪刘东方刘烨磊
关键词:晚期结肠癌卡培他滨血清肿瘤标志物药品不良反应
探讨晚期结肠癌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
2024年
探讨晚期结肠癌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晚期结肠癌术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晚期结肠癌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满足护理应该建议在临床推广。
马灵云
关键词:晚期结肠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效果
晚期结肠癌患者应用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分析晚期结肠癌患者应用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化疗前后,两组患者APTT、PT、FIB、DD、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CEA、CA19-9、TSG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效果较好,且不影响凝血功能,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于静
关键词:晚期结肠癌化疗
DC-CIK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对晚期结肠癌效果探讨
2024年
探讨DC-CIK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对晚期结肠癌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间收治患者100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例,化疗加靶向治疗)和观察组(50例,DC-CIK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对比血清指标、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指标、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C-CIK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可强化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生活质量和免疫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邢亚峰
关键词:DC-CIK化疗靶向治疗晚期结直肠癌
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21年5月—2022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接诊的102例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替吉奥组和卡培他滨组,每组51例。替吉奥组采用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卡培他滨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治疗,21 d为1个治疗周期,2组均治疗2~8个周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不良反应及1年生存率。结果替吉奥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卡培他滨组(54.90%vs.33.33%,χ^(2)=4.812,P=0.028);治疗后,2组血清MMP-9及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替吉奥组低于卡培他滨组(P<0.01);替吉奥组与卡培他滨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5.49%vs.33.33%,χ^(2)=0.756,P=0.385);替吉奥组1年生存率高于卡培他滨组(74.51%vs.54.90%,χ^(2)=4.293,P=0.038)。结论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MMP-9及VEGF水平,用药安全性高,且可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
郑俊琼黄文金廖建荣廖雪燕
关键词:伊立替康基质金属蛋白酶-9
温阳扶正方治疗晚期结肠癌脾肾阳虚证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温阳扶正方在晚期结肠癌脾肾阳虚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晚期结肠癌脾肾阳虚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FOLFIRI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温阳扶正方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因子、免疫功能、肝肾功能、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链抗原50(CA50)、胸腺激酶1(TK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CD3^(+)、CD4^(+)、NK水平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CD8^(+)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ALT、AST、S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OLFIRI化疗方案联合温阳扶正方治疗晚期结肠癌脾肾阳虚证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VEGF、CA50、TK1表达。
王江业张倍宁孙国良魏小果
关键词:晚期结肠癌脾肾阳虚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糖链抗原50
贝伐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局部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Xel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在局部晚期结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临沂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收治的局部晚期结肠癌患者中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奥沙利铂,并口服卡培他滨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免疫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EA、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Xelox方案可有效提升局部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清免疫指标,调节血清肿瘤标志物,且安全性较好。
王明霞
关键词:结肠癌局部晚期贝伐单抗卡培他滨血清肿瘤标志物
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方法将108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6)。对照组采用XELOX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XELOX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72-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肠道菌群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7.14%(32/56)、76.79%(43/56),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6.54%(19/52)、57.69%(3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72-4、MMP9与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CA72-4、MMP9与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大肠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XELOX方案治疗可有效提高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与VEGF水平。
孙桢申小燕方晓瑞
关键词:XELOX方案晚期结肠癌肿瘤标志物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研究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74例, 通过红蓝摸球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 每组37例。常规组应用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化疗, 观察组应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周期。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89.19%, 33/37)和疾病控制率(97.30%, 36/37)高于常规组(51.35%, 19/37;78.38%, 29/3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2周后, 两组糖类抗原199、结肠癌特异性抗原-2、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水平均下降, 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8.11%, 3/37)、腹泻(5.41%, 2/37)发生率低于常规组(37.84%, 14/37;29.73%, 11/3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生存率(94.59%, 35/37)高于常规组(62.16%, 23/37), P<0.05。结论在晚期结肠癌化疗中应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进行化疗, 临床效果显著, 可降低患者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 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 延长患者生存周期。
张静乔高星康健李玉芳王淑娟马柔柔杜书章
关键词:奥沙利铂晚期结肠癌

相关作者

戴广海
作品数:242被引量:87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预后 化疗 晚期胃癌 胃癌 中性粒细胞减少
马冬
作品数:62被引量:316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病例讨论 循证医学 结直肠癌 胃癌 胃肿瘤
李占林
作品数:52被引量:196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四黄汤 疗效观察 结肠肿瘤 晚期结肠癌
石燕
作品数:121被引量:38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中性粒细胞减少 预后 辅助化疗 晚期胃癌 化疗
王治宽
作品数:47被引量:23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化疗 血管性痴呆 参龙汤 晚期结肠癌 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