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篇“ 暴雨增幅“的相关文章
高、低空急流耦合对山东“利奇马”台风暴雨增幅影响的诊断研究
2024年
受登陆北上台风“利奇马”等影响,2019年8月9~12日山东省出现连续暴雨,其中10日夜间出现降雨峰值。利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Shanghai Typhoon Institute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简称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山东省自动气象站逐时降雨量、常规观测资料、中国风云二号地球静止气象卫星(FY-2G)0.1°×0.1°逐小时云顶相当黑体亮温和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简称NCEP)1°×1°逐6 h再分析等资料,主要运用纬向风局地变化方程与大气动能方程,诊断分析降雨明显增幅与高、低层风场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暴雨主要影响系统有高低空急流、500 hPa西风槽、850 hPa台风倒槽及“利奇马”本体环流等。10日200 hPa中纬度大尺度西南风急流东南移影响鲁西北,当天08:00(北京时,下同)850 hPa因双台风活动而形成的大尺度东南风急流突然北伸越过山东省。台风倒槽对流云与本体环流对流云先、后北移经鲁中,累积效应造成该地区10日夜间雨量最大。(2)10日20:00850 hPa章丘站东北侧出现了过程最快东风增幅,纬向运动方程诊断结果表明,东风平流是东风增加最主要原因,地转偏向力项则不利于东风增加。(3)10日20:00章丘站200 hPa西南风风力明显加大形成急流,10日08:00至11日08:00青岛站850 hPa维持东南风低空急流。同时位于高空急流右后侧与低空急流左前方是鲁中附近10日夜间降雨增幅的重要原因。章丘200 hPa与青岛850 hPa都是在最大风力之前12 h动能增加最快。动能方程诊断表明,最有利于鲁西北高空急流形成的是位能平流项,最有利于鲁东南低空急流形成的是动能垂直通量散度项。(4)10日20:00至13日08:00“利奇马”本体环流一直在影响山东,暴雨期间山东中部地形的动力作用也一直存在,而降雨的峰值是出现在10日夜间,说明10日20:00前后高、低空急流的
张端禹王俊超王晓芳崔春光叶金桃
PMP估算中地形对山地暴雨增幅作用的影响
2019年
在山区可能最大降水(PMP)估算中,当确定移置附近气候相似区某场灾害性特大暴雨后,就必须定量估算山地地形对暴雨增幅作用,以便在移置之前定量消除地形对被移置暴雨的影响。为了定量估算辐合雨分量及其时空分布形态,以福建莆田地区和香港地区两场不同类型的暴雨为例,基于福建东南沿海地区84个站点和香港地区77个站点1、3、6、12、24h的5个时段的历史年最大雨量资料和实测降雨资料,应用"分时段地形增强因子(SDOIF)"暴雨分割技术分割香港20080607和莆田19991009两场暴雨,探讨山区暴雨期间地形对暴雨的定量影响及其空间分布模式。研究发现山区地形对暴雨有着增幅作用,且随历时增加而逐渐增强,越靠近暴雨中心增强幅度也越显著。同时地形增强因子也受高程的影响,低海拔处地形增强因子的增速高于高海拔处。经暴雨分割后的辐合雨空间分布形态与实测降雨的形态也基本一致。可见基于极值暴雨历史系列统计特性分析及暴雨天气背景和地形地貌特征分析相结合的SDOIF暴雨分割技术,能够有效地反映特定地形对暴雨增幅作用及其空间分布形态,为山区暴雨移置提供了可靠依据。
林智琛林炳章陈晓旸兰平
关键词:暴雨移置
远距离台风对浙江梅汛期一次暴雨增幅作用的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NCEP1°×1°逐6 h再分析资料和浙江省自动站雨量资料,对2107年6月12~13日1702号台风和梅雨锋共同作用下浙江地区1次暴雨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 1702号台风未使副高北抬中断梅雨,而与西退副高北侧的梅雨锋共同作用产生暴雨;(2)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以及高空辐散场抽吸作用为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台风上空的反气旋环流产生的高空辐散加强了暴雨上空的抽吸作用;中低层激发出局地气旋性涡旋的垂直环流的上升支与锋面次级环流垂直上升支叠加,促使上升运动加强;(3)台风强度及其结构特点,为暴雨水汽通道的建立提供有利条件,暴雨发生在水汽通量辐合中心附近;(4)暴雨发生在由南北热力差异造成的E指数密集带的能量锋中,不稳定层结并非暴雨产生的必要条件。
桑明慧李晓容
关键词:台风远距离暴雨
浙南闽北登陆台风发生区域性暴雨增幅的环境场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采用1950—2015年在浙南闽北登陆的台风历史个例及其降水资料,将台风路径分为西行类和北上类来探讨浙江省受不同路径台风影响时,发生区域性暴雨增幅或不发生增幅的形势场和物理量场特征及台风暴雨增幅落区规律。结果表明:台风登陆西行和北上路径发生区域性暴雨增幅或不发生暴雨增幅环境场特征均有明显的差异,增幅型台风登陆前后对流层中低层建立从南海、台湾东部到浙江沿海并伸入浙江内陆的E-SE急流和水汽通道,θse平流呈东暖西冷的结构,台风中心呈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结构;若有弱冷空气入侵,暴雨增幅强度更强、范围更大,暴雨增幅落区明显向浙中北部地区伸展。无暴雨增幅型台风对流层中低层从南海到台湾没有明显的偏南风急流,中低层浙江沿海的SE风急流轴及水汽通道偏北偏东,强度偏弱,没有伸入浙江内陆;浙江处于大陆暖气团的SE侧,浙江沿海无明显的暖平流;高层无辐散或弱辐散、低层弱辐合。
陈宣淼余贞寿叶子祥
关键词:登陆台风暴雨增幅环境场特征水汽通道
适当冷空气对秋季台风暴雨增幅作用研究被引量:22
2018年
对1980-2016年9-11月进入广西影响区域的秋季台风,分析有无冷空气作用下的台风暴雨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适当冷空气对台风暴雨有明显的增幅作用,而较强的冷空气和无冷空气都不利于台风暴雨生成,有适当冷空气参与影响的台风造成的暴雨站点增幅达83%,较强冷空气则导致暴雨站点减幅73%,无冷空气参与影响减幅达87%,有适当冷空气与无冷空气影响台风暴雨站数相差达15倍。并对两组相似台风个例1223号台风"山神"和9027号台风"迈克"、0814台风"黑格比"和9615台风"莎莉"进行有无冷空气作用下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台风移动路径、台风强度、形势场、暖湿气流补充都较为相似的情况下,适当的冷空气参与影响是秋季台风暴雨增幅的主要因素。
黄莉白龙李紫甜
关键词:冷空气暴雨增幅
地形对台风“海燕”暴雨增幅作用的观测与模拟被引量:13
2018年
1330号台风"海燕"过程影响海南岛的强降水落区和强降水极值点(毛感乡)均位于南部地区,利用海南省区域加密自动站、三亚多普勒雷达以及0.25°×0.25°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强降水成因进行观测分析,应用WRF Ver3.1.1模式对"海燕"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海燕"从海南岛南部近海北上阶段,其外围的偏东风或偏南风与五指山、吊罗山形成向南开口的"厂"字形地形正交,加密自动站和多普勒雷达在五指山区及"厂"字形地形南侧均探测到多个β中尺度风向辐合切变线或气旋性辐合涡旋,毛感乡附近存在明显的风向辐合,地面辐合中心与小时雨量大值区基本吻合。(2)"厂"字形地形迎风坡的强迫抬升导致气流垂直速度增大,毛感乡附近存在的水平的β中尺度辐合切变和垂直的β中尺度环流,有利于边界层辐合和中高层辐散增强,降水显著增幅。(3)数值模拟的强降水落区和降水极值点与实况基本一致,极值雨量较实况偏小;地形对山区及山脉迎风(背风)坡的雨量增(减)幅作用明显;有地形时,在五指山区及"厂"字形地形南侧容易产生β中尺度风向辐合区。
郑艳郑艳杨仁勇程守长蔡亲波
关键词:暴雨增幅
浙江时间多尺度台风暴雨增幅特征的统计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本文提出基于欧拉坐标方法的多时间尺度热带气旋(TC)暴雨增幅及极端暴雨增幅的概念来研究沿海地区TC暴雨增幅,从浙江省内67个国家级台站的整点时刻逐小时降水资料提取1973—2015年影响浙江的135个TC个例的逐1、3、6、12、24 h(1~24 h)降水增量样本,结合TC中心位置和强度信息,统计得到:浙江1~24 h时间分辨率下出现TC极端暴雨增幅阈值分别为29.1、51.9、88.3、103.9和123.9 mm;不同时间分辨率下浙江TC暴雨增幅频次具有比较一致的月际变化、年际变化、长期线性趋势特征,不同时长的TC暴雨增幅的日变化不尽相同;浙江发生TC暴雨增幅和极端暴雨增幅主要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区是温州南部和台州南部。影响浙江台风9类路径都有可能发生TC暴雨增幅,除了舟山以北登陆类外,其他路径也均有可能发生TC极端暴雨增幅,TC暴雨增幅和TC极端暴雨增幅均以椒江到福清登陆类路径占比最多;TC中心位于浙江温台交界附近和福建东北部沿海时浙江最易发生TC暴雨增幅和极端暴雨增幅;不同分辨率下TC暴雨增幅和TC极端暴雨增幅发生频率最高的离TC中心距离是不同的,但TC暴雨增幅极大值均出现在距离台风中心600~700 km范围内;不同时间分辨率的TC暴雨增幅和TC极端暴雨增幅出现频率最高的是TC的东北象限,其次是西北象限,增幅极大值均出现在东北象限。另外,TC暴雨增幅和极端暴雨增幅均与TC强度有一定关系,从各时长平均来看,最易发生TC暴雨增幅的是强热带风暴级,最易发生TC极端暴雨增幅的是热带低压级。
余贞寿冀春晓董美莹邱金晶
关键词:热带气旋多时间尺度暴雨增幅
适当冷空气对秋季台风暴雨增幅作用研究
对1980至2016年9-11月进入广西影响区域的秋季台风,分析有无冷空气作用下的台风暴雨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适当冷空气对台风暴雨有明显的增幅作用,而较强的冷空气和无冷空气都不利于台风暴雨生成,有适当冷空气参与影响的台风...
黄莉白龙李紫甜
关键词:冷空气暴雨增幅
文献传递
“碧利斯”(0604)暴雨增幅期间不同强度降水的云微物理过程和水汽辐合特征
<正>选取登陆热带气旋暴雨增幅的典型个例-2006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Bilis'作为研究对象,利用WRF模式对其造成的暴雨过程进行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路径、强度和暴雨增幅过程。利用该高分辨率模拟资料,...
刘圣楠汪亚萍崔晓鹏
关键词:暴雨增幅云微物理过程水汽辐合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台风“天鹅”对“莫拉克”台风暴雨增幅影响的模拟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就2009年8月台风"天鹅"对"莫拉克"台风暴雨增幅的影响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并通过WRF数值模拟试验的方式进行研究探讨.利用NCEP/NCAR客观再分析资料分析发现"莫拉克"台风从"天鹅"台风环流中获取正涡度和水汽供应,有利于其台风强度的长期维持,是造成台湾地区超强降水的重要条件之一.进一步运用WRF数值模式对剔除"天鹅"台风的敏感性试验进行诊断分析,发现"天鹅"台风向"莫拉克"台风环流中有正涡度及水汽供应,与客观分析较为一致,最终估算出"莫拉克"台风在台湾地区南部造成的超强降水中有近三成来自于"天鹅"台风的动力和水汽贡献.
刘俊杰林炳章陈宏高益波
关键词:莫拉克天鹅WRF模式

相关作者

王黎娟
作品数:118被引量:1,021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暴雨增幅 夏季降水 西太平洋副高 水汽输送 江淮流域
任晨平
作品数:12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94936部队
研究主题:暴雨增幅 碧利斯 云微物理 登陆台风 台风
崔晓鹏
作品数:92被引量:72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台风 暴雨 登陆台风 碧利斯
管兆勇
作品数:280被引量:1,785H指数:25
供职机构:教育部
研究主题:夏季 年际变化 ENSO 大气质量 北半球夏季
卢珊
作品数:4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暴雨增幅 榴莲 碧利斯 登陆台风 大尺度环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