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94篇“ 月变化“的相关文章
- 浮山湾、胶州湾海域赤潮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分布月变化特征研究
- 2024年
- 为了确定青岛浮山湾和胶州湾海域夏秋季赤潮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的月变化及影响因素,在2021年5月至10月,对浮山湾和胶州湾的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进行了系统观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的总细胞丰度在8月至10月(高于1 000 cells/L)整体上高于5月至7月(低于200 cells/L)。海水温度被确定为影响浮山湾浮游植物群落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活性磷酸盐则是对群落结构指数月变化解释率最高的环境因子,达66.2%。在胶州湾中,对各月份浮游植物群落变化影响最高的环境因子是浊度,其次是海水温度和pH。
- 王俊健蒲思潮张亮纪莹璐王尽文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环境因子月变化
- 长春市城市热岛效应月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24年
- 城市热岛效应已成为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然而有关我国寒冷地区城市热岛效应季节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限制了对不同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全面理解。本文以我国东北地区典型城市吉林省长春为例,综合Landsat 8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F2等数据,提出4个地表热岛效应强度指标,结合光谱解混模型、剖面线分析以及回归模型等方法探究热环境月变化规律以及潜在驱动因子对热岛效应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春热环境空间格局具有显著的月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8月温度最高(39.44℃),12月最低(-18.60℃);冬夏两季存在明显城市热岛效应而春秋两季不明显。(2)不同指标表征的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差异表示的热岛强度在7月可高达10.56℃,而部分月份(2月、3月和11月)甚至呈现出农村温度高于城市的“逆城市热岛效应”。(3)植被和不透水地表面积是影响城市热环境时空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且影响机制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两者之间在夏季拥有最显著相关关系,而冬季几乎不产生影响。(4)城市功能区热环境特征同样存在显著季节性差异,工业区等人造建筑密集的区域地表温度较高,但人类活动如秸秆焚烧等使农田在部分月份拥有最高的地表温度。本研究阐明了城市热环境月变化和季节变化的驱动机制,对寒冷地区热环境生态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 潘立志杨朝斌任志彬张树文徐新良隗彤刘丽峰
-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地表温度影响因素
- 北京典型绿化树种对氮氧化物净化作用月变化特征研究
- 2023年
- 近年来,大气污染日益严峻,氮氧化物(主要为NO_(2))是危害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除控制污染源外,利用绿色植物吸收净化污染物为有效且可持续的治理措施。为探究典型绿化树种对氮氧化物的净化作用,以及为城市绿化树种选择提供依据,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白皮松(Pinus bungeana)、银杏(Ginkgo biloba)、国槐(Sophura japanic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旱柳(Salix matsudana)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控制试验结合野外测量试验研究6个北京典型绿化树种在植物生长季(6-10月)对NO_(2)净化作用月变化特征,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下树木净化能力的共同特征,验证人工控制试验的科学合理性。结果表明,1)人工控制试验中阔叶树种单位叶面积NO_(2)净化量为2.04-7.85μg·dm^(−2),针叶为0.96-1.97μg·dm^(−2);阔叶净化时间为48-127 min,针叶为41-107 min。2)野外试验中各树种林内NO_(2)质量浓度日变化均呈现“单峰单谷”特征,以10:00最高(81.3-139μg·m^(−3)),14:00最低(25.3-70.3μg·m^(−3))。3)人工控制条件与自然条件下各树种净化能力均表现植物生长旺盛季(7、8月)最强,6、10月最弱,阔叶林的净化能力显著高于针叶林(P<0.05)。4)通过将人工控制条件下植物净化NO_(2)能力的月变化数据与自然条件下林内NO_(2)浓度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动态趋势具有明显相反规律,即人工控制条件下植物净化NO_(2)能力越大,野外自然条件下相对应树种林内NO_(2)浓度越低。人工控制条件下树种净化NO_(2)能力的月变化特征与野外自然条件下规律一致,证明人工控制试验结果科学合理。
- 鲁绍伟房佳兴王梦雪张俊杰赵娜徐晓天李少宁
- 关键词:绿化树种净化作用
- 不同下垫面的近地层风切变月变化特征分析
- 2023年
- 为了研究下垫面对风切变的影响,以青海冷湖、甘肃干河口、陕西靖边、广西防城、重庆红椿、河南内黄、青海茶卡等7个地区的实际测风数据为例,分析了高原、山地、平原下垫面条件下的风切变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风切变均表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但特征各异。高原地区总体表现出秋冬季风切变较大,春夏季风切变较小的特点;广西与重庆山地地区9—12月表现出很小的风切变;平原地区春冬季风切变较大,最大值出现在11月份;夏秋季风切变较小,最小值出现在7月份;平原地区的风切变与地表农作物生长规律有关;山地的风切变要比高原的风切变小,平原的风切变最大。所用的测风塔数量有限,在反应普遍适应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基本能反应高原、山地、平原下垫面条件下的风切变月变化特征,可为风能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
- 袁红亮刘军涛陈彬王炎
- 关键词:风切变下垫面风能资源
- 2019-2021年我国加油站汽油VOCs排放逐月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加油站排放的VOCs包含的物种化学活性高、臭氧生成潜势大,是我国大气O_(3)污染防治的重点源项之一.为了解我国加油站汽油VOCs排放强度变化情况,本研究利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人为源空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手册(AP-42)中推荐的加油站VOCs排放因子测算方法,在分析2019-202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汽油消费量变化以及各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环境温度逐月变化(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数据,下同)基础上,测算了2019-2021年我国各省份加油站汽油VOCs排放因子逐月变化情况和VOCs排放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各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加油站汽油VOCs排放因子有明显的逐月变化趋势,7-8月最高,12月-翌年1月较低,2019年不同城市月排放因子相差32.2%~290.6%.(2)2019-2021年我国加油站汽油VOCs排放量分别为22.2×10^(4)、24.6×10^(4)和26.3×10^(4) t,逐月变化趋势呈现先逐步升高再快速下降趋势,2月最低,7月或8月最高,月排放量相差最高可达125.3%(2019年).(3)我国内地七大地理片区加油站汽油VOCs逐月排放量差异性明显,其中东北地区差异性最大,月度排放量差异最高可达296.0%(2021年);华南地区差异性最小,月度排放量差异最高为62.6%(2020年).研究显示,我国不同地区加油站月度VOCs排放变化差异性较大,排放控制的重点是夏季的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
- 王燕军李钊张鹤丰王运静祖雷杨新平
- 关键词:排放因子汽油
- 八角高产和低产植株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月变化规律
- 2023年
- 为研究八角高产和低产植株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月变化规律及差异,以24年生八角高产和低产植株为研究材料,连续一年每月采集新鲜叶片样品,分析测定其氮、磷、钾、钙、镁、铜、锌、铁、锰和硼营养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高产和低产八角植株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月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由于高产和低产植株的生殖和营养生长活动有强弱差异,两者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不同,因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中,氮、锰元素含量表现为高产植株每月份都高于低产植株,且在5月和7月氮元素含量差异显著;8―9月磷、钾元素含量表现为高产植株显著低于低产植株。一个周年中,八角高产植株叶片氮含量为14.33~23.20 g·kg^(-1),低产植株叶片氮含量为13.25~20.13 g·kg^(-1);高产植株叶片锰含量为639.00~1643.00 mg·kg^(-1),低产植株叶片锰含量为384.00~971.00 mg·kg^(-1),高产和低产植株叶片锰元素含量差值最大,但都未达到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八角高产植株能维持高产水平,其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应达到的正常水平。建议在实际的施肥管理中,应在不同月份使用不同配比的肥料。2―3月提高氮元素用量,并添加适量锰元素,以促进春梢和新叶生长,增强叶片光合能力,为幼果生长以及随后5―7月新一轮花芽分化提供充足营养。6―7月提高磷、钾元素用量,主要目的是催花坐果和壮果。
- 黄开顺梁文汇曾祥艳杨卓颖陈金艳廖立峰
- 关键词:高产低产营养元素
- 大兴机场气象要素月变化特征分析
- 2022年
- 本文通过研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大兴机场)202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大兴机场地面风、低能见度、跑道视程、低云、降水、雷暴、霜、气温、气压、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月变化的特征,旨在提高综合气象服务质量,更好的保障民航运输飞行安全。结果表明:大兴机场气象要素特征随季节变化显著,具有春季干旱常伴随大风天气,夏季湿润多伴有低云及雷雨天气,秋、冬两季多霜和低能见度天气的特点。
- 谷英硕
- 关键词:气象要素
- 不同经营措施对云冷杉林秋季凋落物量及其月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凋落物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不同经营措施对云冷杉林凋落物量的影响,于2018年7-11月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布设的12块云冷杉天然次生林样地(每块样地面积1hm^(2))内收集凋落物,分析不处理、常规抚育经营和两种不同目标树单株经营共4种经营措施对云冷杉林凋落物量及其月动态的影响. 7-11月云冷杉林12块样地共收集凋落物14 622.0 g/m^(2),其中阔叶凋落物占凋落物总重量的69.6%,而针叶凋落物仅占30.4%;在不同经营措施下,7-11月云冷杉林的总凋落物量和针叶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均呈单峰曲线趋势,峰值出现在10月,阔叶量峰值出现在9-10月;常规经营下,样地内凋落物总量及针、阔叶量均显著低于目标树经营样地.因此,目标树经营措施明显增加样地凋落物量,从而加快了林内养分循环速度,对森林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王琦姜润华杨凯麟刘志宇周末吴蒙嘉张军夏富才
- 关键词:云冷杉林凋落物
- 五大连池风景区林内气体污染物浓度月变化规律研究
- 2021年
- 通过在五大连池风景区采用连续长期定位观测的方法对蒙古栎林内O_(3)、NO_(2)、SO_(2)、CO等4种气体污染物进行月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景区5月O 3浓度最高,为108.5μg•m^(-3),远高于8月和11月;8月O 3浓度最低,为28.7μg•m^(-3)。景区11月NO 2浓度最高,为20.8μg•m^(-3),远高于5月和8月;5月NO 2浓度最低,为2.0μg•m^(-3)。景区11月SO 2浓度最高,为18.1μg•m^(-3),远高于5月和8月;5月SO 2浓度最低,为0.4μg•m^(-3)。景区11月CO浓度最高,为2027.7μg•m^(-3),远高于5月和8月;5月CO浓度最低,为600.3μg•m^(-3)。景区5月、8月和11月4种气体污染物浓度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个别天气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表明景区空气质量优良。
- 骆媛媛李明文王慧梁立东
- 关键词:林内气体污染物
- 黑河森林生态站林内外主要气象因子月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本研究在黑龙江黑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五大连池风景区分站(以下简称景区分站)采用连续长期定位观测的方法测定蒙古栎林内、林外气象因子动态变化分析其差异特征,旨在揭示森林内小气候的月变化规律及森林对小气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5月、8月和11月四个月份的观测数据,分别从温度、湿度、太阳辐射、风速等主要气象因子来探讨森林小气候的月变化规律。结果:(1)林内、林外月均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林外温度月均值均高于林内,8月温度最高,1月温度最低;(2)林内外月均湿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林内湿度月均值均高于林外,8月湿度最高,5月湿度最低;(3)林外太阳辐射强度月均值始终高于林内,5月太阳辐射最高,1月太阳辐射最低;(4)林外风速月均值远高于林内,5月风速最高,1月风速最低。森林可以通过调节小气候具有优化环境的多重功能。结论:由于森林树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可以显著降低林内温度。太阳辐射穿透树木冠层进入林内,冠层的枝条和叶片对太阳辐射都有一定程度的阻挡,使得林内太阳辐射明显低于林外。森林树冠对风能够起到显著的阻挡作用,从而使得林外风速明显高于林内。而森林林冠层对地面进行覆盖,使林内比林外保持了较高的湿度,因而林内湿度又显著高于林外。
- 骆媛媛李明文王慧杜鹏飞
- 关键词:气象因子
相关作者
- 张衡

- 作品数:335被引量:937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渔场 鱼类 船位 捕捞 网具
- 林鹏

- 作品数:463被引量:5,763H指数:42
-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
- 研究主题:红树林 红树植物 秋茄 热值 盐度
- 谭忠奇

- 作品数:26被引量:179H指数:8
- 供职机构:厦门市市政园林局
- 研究主题:热值 棕榈植物 月变化 灰分含量 榕属植物
- 张秋良

- 作品数:239被引量:1,664H指数:20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兴安落叶松 生物量 环境因子 盐沼湿地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
- 廖翔华

- 作品数:29被引量:16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草鱼 寄生 青海湖裸鲤 PCR扩增 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