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篇“ 月经疹“的相关文章
段渠教授治疗月经经验探析被引量:1
2022年
月经是指与月经周期有关而发生的皮,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女性损美性疾病,它也属于中医学“经行风”的范畴。段渠教授认为月经主要与冲任失调,肝气郁结,郁而成火或血不养肤所致,临床探索出内外结合的治疗思路,希望能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李雪段渠
关键词:月经疹名中医经验
月经的中西医概述及其治疗概况被引量:4
2016年
月经是临床常容易被忽视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其临床表现是随月经周期反复出现的丘、红斑、风团、水疱等。本文通过查找相关文献,汇总整理,从而阐明月经的中西医病因病机、临床症状,从而找到对于月经确实有效的治疗手段。
方芦炜余土根
关键词:月经疹中西医
从“风”与“血”论治月经被引量:2
2015年
月经又称"经行风",是指月经周期发病,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瘙痒性皮,呈规律性发病。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风"、"血"两者密切相关;如《医宗必读卷十》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在风者,常因风热、风寒引起;二者均以风邪为患,缘体虚风邪袭入,郁于皮腠而发。其次,妇人先天以血为本,故妇人病多责肝;而肝又与"风"、"血"息息相关,肝主藏血、疏泄之功影响着女子经、带、胎、产。故本病亦可通过不同治法来疏理肝气,调养肝血达"气血同调",气血调和则病瘥。本病临床较常见,但专门论述本病者少,临床需更多此类的理论探讨来丰富诊疗思路。
卢锦东谢平金
关键词:月经疹中医
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月经验案一则被引量:1
2015年
病案 患者某,女,42岁,2012年9月23日初诊。主诉:经前左侧脸颊风团块反复发作7年,加重2d。刻诊见左侧脸颊连颈有瘙痒异常、高出皮肤、散乱不规则、边界清晰的鲜红色风团,抚之皮温高。患者自述7年来逢经前1周起瘙痒性风团,且多年来仅左侧脸颊发病,发作时瘙痒难忍,自觉发热,伴手心热,皮温升高。
卢锦东何新芳
关键词:针灸验案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玉女煎治疗肺胃蕴热型月经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玉女煎结合调周法治疗肺胃蕴热型月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38例肺胃蕴热型的月经患者采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玉女煎加减结合调周法治疗,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治疗后综合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积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为71.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结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玉女煎加减结合调周法治疗肺胃蕴热型月经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
李江慧曹保利
关键词:月经疹玉女煎
中药结合调周法配合净面方治疗痤疮样月经60例被引量:2
2009年
月经系妇女月经前及月经期出现的皮,其皮损为多形性表现,可分为痤疮样、红斑样、荨麻样、紫癜样等多种形态。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经前或经期出现的皮中约70%以痤疮形式出现,许多临床医生将其误诊为痤疮,笔者跟随导师自2007年3月至2008年9月采用中药结合调周法配合净面方外治以痤疮表现为特征的月经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梁俊芳段渠李聪颖向阳
关键词:痤疮样月经疹调周法中药
月经误诊39例分析
2008年
目的通过分析误诊情况以探讨正确认识和诊治月经的方法。方法统计月经病例328例,设其中首诊误诊的病例39例为观察组,首诊确诊的病例289例为对照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月经328例误诊率为11.89%,错误诊断共18种;有伴发病的阳性体征或者检查结果、基层医院诊断条件和非皮肤病专科就诊是影响诊断的重要因素。结论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月经认识和重视不够;对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例,改为性激素疗法可取得满意疗效。
曹玉忠
关键词:月经疹误诊雌二醇月经周期
5道防线闪过月经
2005年
特殊的日子里,你的皮肤是否出现过大小不等的丘?有时形态单一,有时融合成片,瘙痒难忍,并随月经周期的波动而发作和消失?那些淡红色的小子可曾伴着经期不适一起,令你心烦意乱,无所适从?———无须忍耐,制秘籍马上助你告别月经
夏风
关键词:月经疹丘疹经期瘙痒月经周期心烦
补肾柔肝消汤治疗月经38例被引量:1
1999年
月经因其随月经发生周期性皮损而成为临床常见的疑难病之一。自1990年8月,到1997年8月笔者自拟补肾柔肝消汤治疗38例月经,并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根据计算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其中...
彭荔
关键词:月经疹中医药疗法
"月经"的中医治疗与调护
2023年
月经”西医病名为“自身免疫性孕酮皮”“自身免疫性雌激素皮”,其发病机制主与月经周期的雌激素和黄体酮分泌有关。雌激素可促使皮肤色素增深,供血增多,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加重原有皮肤疾病。黄体酮可以促使皮肤非持续性的皮脂分泌和溢出,表现为月经期前(月经黄体期)头面部油脂分泌旺盛,痤疮加重;月经周期后半期(孕酮高峰期)全身皮肤出现大小不等丘,瘙痒难耐,甚至数个融合成片,伴随月经周期发作和消失;排卵期出现眼眶周围色素沉着,或原有皮肤病症状加重。
刘雨欣
关键词:西医病名月经周期月经疹中医治疗皮肤色素

相关作者

段渠
作品数:106被引量:363H指数:9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黄褐斑 中医 痤疮 小儿湿疹 美容
卢锦东
作品数:38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托板 矫形 腿部 石膏托 股骨头坏死
朱晓红
作品数:1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辨证施治 血虚型 月经疹
向阳
作品数:4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内服方 湿疹 用药规律分析 用药规律 医用
张卓
作品数:1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辨证施治 血虚型 月经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