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5篇“ 术前用药“的相关文章
间苯三酚在无痛宫腔镜检查中术前用药软化宫颈的应用和临床价值
2024年
探究间苯三酚在无痛宫腔镜检查中术前用药软化宫颈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无痛宫腔镜检查患者使用间苯三酚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卡前列甲酯栓,观察组使用间苯三酚。统计两组的宫颈软化效果、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无痛宫腔镜检查中,应用间苯三酚,可有效提升手术效果。
裴妮蒋丽
关键词:间苯三酚
关于间苯三酚在无痛宫腔镜检查中术前用药软化宫颈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2023年
探索间苯三酚用于无痛宫腔镜检查的效果。方法 共纳选接受无痛宫腔镜检查者126例,随机法划定,一组用药为间苯三酚,二组用药为卡前列甲酯栓,较比于宫颈软化情况以及相关的治疗指标。结果 组间的宫颈软化度以及其他治疗指标相较比以后,数据显示P<0.05。结论 为接受无痛宫腔镜检查者给间苯三酚可以提升宫颈软化度,且有良好的镇痛性,可发挥综合性的治疗效用。
胡伟
关键词:间苯三酚术前用药软化宫颈
喹硫平术前用药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喹硫平术前用药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POD)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黄岩医院择期在连续腰麻下行膝部或髋部手术老年患者111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C组,术前1 h服用安慰剂)和喹硫平组(Q组,术前1 h服用喹硫平12.5 mg)。C组54例,男25例,女29例,年龄(73.5±4.9)岁;Q组57例,男26例,女31例,年龄(74.8±5.0)岁。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24、48、72 h采用意识模糊评估表(CAM)评估患者POD的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术后24、48 h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术后24 h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Q组患者术后24、48、72 h的POD发生率分别为5.4%(3/57)、12.5%(7/57)、14.3%(8/57),C组患者分别为18.2%(10/54)、21.8%(12/54)、21.8%(12/54),Q组患者术后24 h的POD发生率低于C组(P=0.036),而两组术后48、72 h的PO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Q组患者术后24、48 h的PSQI评分分别为(3.8±1.2)、(6.9±1.1)分,C组患者分别为(10.5±2.8)、(7.3±1.3)分,与C组比较,Q组患者术后24 h PSQI评分提高(P<0.001),而术后48 h 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Q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控制满意度为(91±7)分,高于C组患者的(81±6)分(P<0.001)。结论术前1 h口服小剂量喹硫平可降低老年骨科膝部或髋部手术患者术后24 h的POD发生率,改善睡眠质量,并提升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
杨亦平丁依依王阳阳王文伟叶克平叶琦刚李军
关键词:骨科术后谵妄喹硫平
间苯三酚在无痛宫腔镜检查中术前用药软化宫颈的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析无痛宫腔镜检查患者术前使用间苯三酚对患者宫颈软化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对该院收治的180例无痛宫腔镜检查患者实施分组,术前不使用任何物的90例患者入选对照组,术前使用间苯三酚物的90例患者入选观察组。关注两组宫颈扩张有效情况;准确登记两组患者的宫腔镜检查时间差异;评估两组检查患者的镇痛效果差异,对比进镜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扩张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3,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0、Ⅰ、Ⅱ、Ⅲ级疼痛分别为39、36、15、0例,与对照组的10、33、30、17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01,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为(5.59±0.57)min,短于对照组的(9.23±0.8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36,P<0.05)。观察组进镜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进镜后5 min心率为(88.78±7.39)min/次,明显快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27,P<0.05)。结论将间苯三酚在术前应用于无痛宫腔镜检查中,宫颈扩张及镇痛效果好,缩短了患者的检查时间,对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影响不大。
蒯莉莉
关键词:间苯三酚软化宫颈术前用药
甲状腺肿物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术前用药及手术治疗
2022年
目标 探索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根据你对两组、甲苯唑和糖皮质激素的配配量,总共有35例接受了70例研究。甲苯达唑+和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并将两组不良治疗事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之前和之后的临床治疗率(TSH)和相关的FT4甲状腺水平。结果 普通临床群体的糖皮质激素为94.29%,大大高于Qiu和甲苯达唑团队的74.29%(P<0.05)。糖皮质激素占各群体的2.86%,不良反应率远低于Qiu20.0%,甲苯唑(P<0.05)。在接受治疗之前,两个组的FT3和FT4水平没有统计上的差异(P>0.05);在治疗后,这两组的Th水平上升,FT3和FT4水平下降,在进行治疗之前,在比较两组甲状腺抗体(TMAB)、抗甲状腺体(TGAB)和抗甲状腺体(TGAB)的水平时,没有任何统计学意义的差别。结论 甲苯唑+糖皮质激素将提高甲状腺激素水平,通过提高效率提高一般抗体治疗水平,不良反应率较低。
李文斐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巯咪唑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抗体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术前用药在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2年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术前用药在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于信丰县人民医院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6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所有患儿均采用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在术前30 min使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麻醉情况、不同时点生命体征变化[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入睡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较短(P<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T1)时点,两组患儿HR及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家长分离(T2)、进入手术室(T3)时点,研究组患儿H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2、T3时点,两组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镇静评分及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术前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可获得较好的镇静效果,可促进患儿尽早入睡,减轻应激反应,改善术后躁动及镇静程度,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相对较高。
余南珍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咪达唑仑应激反应
甲状腺肿物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术前用药及手术治疗被引量:6
2021年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肿物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TMCWH)是甲状腺外科疾病中处理较为棘手的一种情况。传统的观点认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外科手术一般需要采用卢戈氏液进行术前准备,但随着甲状腺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及甲亢手术方式的转变,这种观念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和挑战。因此,本研究探讨术前准备中不采用卢戈氏液的TMCWH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连续收治的51例TMCWH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甲亢治疗物使用的种类及剂量、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情况、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总结。结果全组女36例,男15例;年龄30~77岁;病程时间6个月至22年;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甲状腺毒症。49例患者采用甲巯咪唑及普萘洛尔联合用药进行术前准备,13例患者同时口服泼尼松物治疗;另2例患者术前仅使用普萘洛尔及泼尼松作术前准备。2例患者术前行甲状腺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全组患者采用联合口服物治疗的术前准备时间为5~10 d;术前32例患者甲状腺功能未完全恢复至正常,但全组患者术前基础代谢率(BMR)均下降明显,维持在9%~15%,心率在71~85次/min。40例行全甲状腺切除,6例行单侧腺叶切除+对侧腺叶近全或次全切除,单侧腺叶切除5例,术后患者恢复均较顺利,无1例发生甲状腺危象。术后门诊随访,未见甲亢或癌肿复发。结论TMCWH患者采用常规物进行术前准备,将T3/FT3和(或)T4/FT4控制在超过上限10%以内,BMR控制在20%以下即可手术。对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明显升高的TMCWH患者,采用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有助于彻底治愈疾病。
王超宇袁平余招焱
关键词: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前用药法甲状腺切除术
右美托咪啶经口腔颊黏膜术前用药对全麻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前经口腔颊黏膜给予单剂量右美托咪啶对七氟醚吸入全麻下行扁桃体(伴或不伴腺样体)射频消融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扁桃体(伴或不伴腺样体)射频消融术的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DEX-Ⅰ组、DEX-Ⅱ组和对照组,各30例。DEX-Ⅰ组和DEX-Ⅱ组分别于术前30min经口腔颊黏膜一次性给予右美托咪啶1μg/kg和2μg/kg,对照组于同一时间点以相同方式给与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患儿术前Ramsay评分,术中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拔管时间,入麻醉后监护室(PACU)后5、10、15、30、45和60 min时的Watcha激动评分和改良OPS疼痛评分(Watcha激动评分≥3分视为发生术后躁动),并记录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Ramsay镇静评分、手术时长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X-Ⅰ与DEX-Ⅱ组在入PACU后5、10、15和60 min 4个时间点Watcha激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该2组4个时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PACU后5、10、15和30 min时DEX-Ⅰ与DEX-Ⅱ组术后改良O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该2组间上述4个时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DEX-Ⅰ与DEX-Ⅱ组术中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但在正常临床范围内。3组患儿围术期均未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术前经口腔颊黏膜一次性给予1~2μg/kg右美托咪啶可以有效降低全麻患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袁志浩韩建阁王欣悦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口腔颊黏膜儿童
不同剂量羟考酮术前用药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抑制作用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羟考酮术前用药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7例)、B组(22例)及C组(31例),分别于手术前30 min静脉注射:A组0.05 mg/kg羟考酮、B组0.1 mg/kg羟考酮、C组0.15 mg/kg羟考酮。比较各组麻醉恢复质量、不同时间点的疼痛介质水平、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应激反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多于A组和B组(P<0.05),A组拔管质量评分高于B组和C组(P<0.05)。术后12 h,各组疼痛介质水平、应激反应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上升,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以上指标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术后6 h及12 h,B组和C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VAS评分高于B组和C组(P<0.05)。C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嗜睡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呛咳及躁动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术前给予0.1 mg/kg羟考酮能够改善患者苏醒质量,有效减轻术后急性疼痛及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不良事件较少。
陆琪娟王璐朱凤婷
关键词:术后急性疼痛
不同剂量羟考酮术前用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羟考酮术前用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分别静脉注射羟考酮0.10、0.15和0.25 mg/kg,探讨不同剂量羟考酮术前用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在术后5 min,术后1、4 h的VAS评分上,C组显著比A、B两组低(P>0.05),而在术后8 h,B、C两组均比A组低(P<0.05),但B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12 h的VAS评分上,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麻醉前、术后24 h的IL-6、IL-10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麻醉前,三组术后24 h的IL-6、IL-10指标均显著上升(P<0.05),但C组IL-6、IL-10指标显著比A组、B组低(P<0.05);A、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0.25 mg/kg羟考酮后,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姚莺
关键词:羟考酮炎症细胞因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疼痛

相关作者

陈永权
作品数:110被引量:554H指数:12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
研究主题:星状神经节阻滞 心率变异性 星状神经节 乌司他丁 老年患者
疏树华
作品数:76被引量:496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围术期 羟考酮 老年
李军
作品数:606被引量:3,136H指数:2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姜黄素 麻醉 小儿 丙泊酚 术后镇痛
张马忠
作品数:170被引量:1,580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丙泊酚 小儿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靶控输注
潘建辉
作品数:96被引量:732H指数:15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心肺转流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硬膜外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