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37篇“ 术后影响“的相关文章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术后影响通畅时间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 2025年
- 目的探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术后影响通畅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5月于宣城市人民医院皖南医学院附属宣城医院经血管超声评估为AVF狭窄并行PTA治疗的患者共12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按照相同标准另选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宣城市人民医院皖南医学院附属宣城医院皖南医学院附属宣城医院经血管超声评估为AVF狭窄并行PTA治疗的患者42例纳入验证集,以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采用多因素Cox分析影响PTA术后内瘘一期通畅时间的危险因素;使用逐步回归方法进一步筛选重要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结果PTA术后3个月患者的初级通畅率为96.0%,术后6个月为85.6%,术后12个月为64.0%。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1.714,95%CI:1.034~2.308)、AVF建立时间(OR=4.190,95%CI:1.684~8.807)、狭窄长度(OR=2.008,95%CI:1.066~3.050)、最大球囊压力(OR=2.342,95%CI:1.107~4.078)以及血镁(OR=0.722,95%CI:0.620~0.823)均是术后内瘘一期通畅时间短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AVF建立时间、狭窄长度、最大球囊压力和血镁与术后内瘘一期通畅时间关联最大。模型的评价结果显示,其区分度良好、准确度较高、有效性较好。根据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3个风险组,依次为<112分(低危)、≥112分且<152分(中危)、≥152分(高危)。结论AVF建立时间、狭窄长度、最大球囊压力以及血镁与术后内瘘一期通畅时间关联最大。基于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束长东梅吉本陈忠辉桂东东
- 关键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动静脉内瘘狭窄
- 连续护理模式对心脏搭桥术患者术后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连续护理模式对心脏搭桥手术患者的术后影响,研究分析连续护理模式对心脏搭桥术后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0年5月—2022年1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进行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中选取6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依从率、满意率、术后康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依从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3,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6,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6,P<0.05)。研究组在物质生活、身体功能、心理情绪与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科学的连续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心脏搭桥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提高患者康复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刘娇
- 关键词:心脏搭桥术术后康复
- 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影响的分析研究
- 2024年
- 目的:对比静脉滴注10 mg/kg及20 mg/kg氨甲环酸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产生的影响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2月沭阳广济医院收治的122例经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氨甲环酸的剂量为10 mg/kg,研究组静脉滴注氨甲环酸的剂量为20 mg/kg。比较两组膝关节康复情况、血红蛋白水平、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的膝关节康复优良率为91.80%,高于对照组的7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的血红蛋白水平、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 mg/kg剂量的氨甲环酸能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血红蛋白水平并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 庄冠军张飞章杰勇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氨甲环酸术后康复膝关节功能疼痛
- 膳食护理联合营养管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影响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膳食护理联合营养管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效果和机体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80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名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后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采用膳食护理与营养管理相结合的方案。在手术后进行3个月的跟踪访问,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切口恢复情况及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皮肤坏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Hb、Alb、PA营养状态指标比较(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膳食护理联合营养管理能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值得应用。
- 张杨西贝张晶晶
- 关键词:髋部骨折膳食护理营养管理切口愈合营养改善
- 听神经瘤术后影响面神经功能的相关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术后短期及中晚期面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自2018年8月至2022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价听神经瘤患者术后2周及6个月的面神经功能,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运用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肿瘤全切91例,全切率达75.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23.3%。术后2周,50例(43.1%)患者面神经功能预后良好,70例(58.3%)患者面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术后6个月,84例(70.0%)患者面神经功能预后良好,36例(30.0%)患者面神经功能预后不良。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周,两组的肿瘤直径、症状持续时间、与面神经黏连程度、是否磨除内听道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肿瘤直径、症状持续时间、瘤周水肿、肿瘤质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与面神经黏连程度是术后2周面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直径、症状持续时间是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直径越大、肿瘤与面神经黏连越紧密,患者术后2周的面神经功能预后越差;肿瘤直径越大、术前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越长,患者术后6个月的面神经功能预后越差。
- 肖耀东张啸虎顾隆源郭力梁君
- 关键词:听神经瘤乙状窦后入路面神经功能影响因素
- 老年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分析
- 2024年
- 探讨在接受任意手术(肝切除、肝移植)治疗后,老年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SEER*Stat软件提取SEER数据库中的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病理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且行手术治疗的829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KM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种族、诊断年份、T分期、M分期、肿瘤大小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种族、诊断年份、T分期、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种族、诊断年份、TNM分期是预测老年肝细胞癌患者接受任意手术(肝切除、肝移植)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 常丹丹路宁张明鑫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老年预后
- PFO术后影响老年隐源性栓塞的左房功能参数获取方法
- 本发明为PFO术后影响老年隐源性栓塞的左房功能参数获取方法,涉及及医学技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卵圆孔未闭的老年患者进行封堵手术,并且采集老年患者在术前、术后左房功能参数;根据左房各时期的同步性参数,获得左房所有节段...
- 张晗王岳恒
- PFO术后影响老年隐源性栓塞的左房功能参数获取方法
- 本发明为PFO术后影响老年隐源性栓塞的左房功能参数获取方法,涉及及医学技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卵圆孔未闭的老年患者进行封堵手术,并且采集老年患者在术前、术后左房功能参数;根据左房各时期的同步性参数,获得左房所有节段...
- 张晗王岳恒
-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初次术后影响生存期的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初次手术后对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并了解其临床特征。方法搜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67例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其他相关因素,对其生存期进行统计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对影响患者预后因素的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7例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8.25±2.41)个月,病理证实肿瘤类型均为平滑肌肉瘤。生存分析显示,年龄>60岁、肿瘤最大径>10 cm、肿瘤分期Ⅲ~Ⅳ期、肿瘤分化程度低~差、肿瘤累及其他脏器均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均<0.05);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手术方式对患者的生存期无明显影响(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显微镜下切缘看到肿瘤细胞(R1切除)、肿瘤最大径≥10 cm、肿瘤分期Ⅲ~Ⅳ期、肿瘤低~差分化、肿瘤累及其他脏器均是影响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初次手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分期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准确评估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结果。
- 邹博远高海成李文杰陈小兵黄梅苗成利
-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平滑肌肉瘤外科手术预后
- 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介入术后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抽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治疗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组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纳入所有可能影响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因素,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期间1例未完成手术,3例退出研究,最终研究样本量为100例,其中神经功能恢复不良14例,占比14.00%(14/100);神经功能恢复良好86例,占比86.00%(86/100)。两组高血压、动脉瘤长径、吸烟史、合并并发症、Hunt-Hess分级、手术时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动脉瘤长径大、有吸烟史、合并并发症、Hunt-Hess分级高、手术时机为晚期是影响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有高血压、动脉瘤长径大、有吸烟史、合并并发症、Hunt-Hess分级高、手术时机为晚期是影响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
- 周红娜行君顾晓乐李立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神经功能
相关作者
- 杨敏

- 作品数:655被引量:1,789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三七总皂苷 合理用药 心功能 心肌梗死 临床药师
- 徐丹

- 作品数:13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华法林 抗凝疗效 心脏瓣膜置换 术后影响 人口学
- 刘媛

-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 研究主题:心脏瓣膜置换 华法林 抗凝疗效 术后影响 人口学
- 张乐

- 作品数:45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癌 大蒜素 肺癌 PCAF 乙酰化
- 毕宏生

- 作品数:860被引量:2,137H指数:18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 研究主题:近视 葡萄膜炎 白内障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