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8篇“ 果实腐烂“的相关文章
一种防止果实腐烂的液体水溶肥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果实腐烂的液体水溶肥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半胱氨酸和固体聚乙二醇。本申请既可以保护果实降低残果率,又可以有效防止果实腐烂,并减轻腐烂果实中的展青霉素的含量...
董博杜丹丹张芮张国荣孙文泰李云董宁薛琴王小勇
四种生防菌对猕猴桃果实腐烂病菌的室内抑制试验
2024年
当前人们对于果蔬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切实做好果蔬采后病害控制,此次以猕猴桃为例,通过病原菌提取、致病性检测、制作无菌液、病原菌抑制效果检测,分析不同生防菌对于猕猴桃中所含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探究现阶段在不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学技术。结果表明,在不同生防菌对病原菌的抑制测试中,BAR1-5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对B1、B2、B3、B4病原菌的抑菌带宽度均在8.0 mm以上,尤其是对B1、B3病原菌的抑菌带宽度在11.5 mm及以上。
刘伟光
关键词:生物学技术猕猴桃
南亚果实蝇引起果实腐烂的唾液腺微生物种类及其功能分析
李文阳
栝楼果实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的筛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明确引起栝楼果实腐烂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其有效防治药剂。【方法】2019—2020年采集安徽省大别山区的栝楼果实腐烂病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35株分离物,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依据菌株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结果】共分离纯化得到4种不同菌落形态特征的菌株,经柯赫氏法则验证均为栝楼果实腐烂病病原菌,经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引起栝楼果实腐烂病的病原菌分别为藤仓镰孢菌Fusarium fujikuroi、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和辽宁刺盘孢C.liaoningense,分离频率依次为31.4%、8.6%、20.0%和40.0%。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氰烯菌酯和百菌清对F.fujikuroi和F.proliferatum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为0.104 6~5.178 1μg/mL;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对C.fructicola和C.liaoningense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为0.009 7~2.132 5μg/mL。【结论】栝楼果实腐烂病主要由镰孢菌属和刺盘孢属真菌侵染引起,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对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王倩王倩檀根甲檀根甲
关键词:栝楼果实腐烂病药剂筛选
深州蜜桃果实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拮抗菌株的筛选被引量:2
2023年
为了明确引起深州蜜桃果实腐烂的病原菌种类,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的蜜桃样本中分离获得2种不同的病原真菌,共计6株,分别命名为H-1、H-2、H-3和T-1、T-2、T-3。根据柯赫氏法则回接验证6株菌株,致病症状与田间发病症状一致,表明6株菌株均为深州蜜桃果实腐烂病致病病原菌。进一步通过病原菌形态观察与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明确引起深州蜜桃果实腐烂的病原菌为2种类型:病原菌H-1、H-2、H-3为美澳型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引起桃果实褐腐病;病原菌T-1、T-2、T-3为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mamense),引起桃炭疽病。为了获得对深州蜜桃褐腐病和炭疽病病原菌具有抑菌效果的生防菌株,利用平板对峙实验筛选对2种病原菌具有良好抑制效果的拮抗菌株。结果发现,解淀粉芽孢杆菌JK-21对H-1、H-2、H-3和T-1、T-2、T-3的抑菌率分别为75.1%和70%;贝莱斯芽孢杆菌JK-47对H-1、H-2、H-3和T-1、T-2、T-3抑菌率分别为77.8%和59.7%。本研究为蜜桃果实腐烂病的识别与生物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君盈孙新康崔钟池王海燕
关键词:蜜桃病原菌鉴定褐腐病拮抗细菌
上海地区桃果实腐烂病原菌分离及鉴定被引量:3
2022年
为明确引起上海地区桃果实腐烂的病原菌种类,于2019年6—7月在奉贤区、浦东新区和金山区等上海桃产区采集桃烂果,进行组织分离、培养,并对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分析、柯赫氏法则验证及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引起桃烂果的病原菌有5种,分别是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白地霉(Galactomyces candidum)、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其中M.fructicola的分离率为75.00%,其次是F.proliferatum(8.33%)和G.candidum(8.33%)。本研究对上海地区桃采前及采后腐烂病害的综合防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张丽勍李雄伟李雄伟余永婷方献平周慧娟张学英周慧娟
关键词:果实腐烂病原鉴定
一种防治造成果实腐烂的黄皮梢腐病和炭疽病的含纳米锌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造成果实腐烂的黄皮梢腐病和炭疽病的含纳米锌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由绿色木霉和淡紫拟青霉在含有氯化锌和硫酸锌的液体培养基中发酵并经过超声波破碎后获得的胞内代谢物和2种类型纳米锌、以及萃取的胞外代谢物、植...
周游杨腊英黄俊生汪军郭立佳梁昌聪刘磊
文献传递
栝楼果实腐烂病病原鉴定及其有效药剂筛选
栝楼是我国重要的地方性特色经济作物,可以用于食品、保健和医药等多个领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栝楼果实腐烂病是在栝楼果实上发现的一种重要病害,导致果实腐烂,造成栝楼减产,影响栝楼品质。近年来,栝楼果实腐烂病大面积发生于大...
童睿
关键词:栝楼果实腐烂病镰孢菌炭疽菌
文献传递
江西省丝瓜果实腐烂病病原及寄主范围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明确江西省丝瓜果实腐烂病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寄主范围,从江西省南昌市和赣州市丝瓜种植区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腐烂病病果并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种类进行鉴定,并接种7种作物幼苗以明确其寄主范围。结果表明,从丝瓜烂果病病样中共分离到2株菌株,分别命名为SG-1和SG-2,2株菌株形态特征一致,菌落呈圆形,气生菌丝发达,有膨大的孢子囊,孢子囊萌发有泡囊产生,有性生殖还可见雄器和藏卵器。在以ITS、Cox2、β-tubulin 3个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菌株SG-1、SG-2和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聚在同一个分支,结合上述结果,将此次采集的丝瓜果实腐烂病病原鉴定为瓜果腐霉。将该病原菌接种葫芦科的黄瓜,茄科的辣椒、茄子,十字花科的白菜、西兰花,锦葵科的秋葵等代表性作物幼苗,结果表明其还可以引起幼苗猝倒病。
邹芬何烈干赖金美李湘民黄瑞荣马辉刚
关键词:病原鉴定寄主范围
贵州猕猴桃果实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为明确贵州省猕猴桃主栽品种果实腐烂病病原菌的种类,并为田间果实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以2018—2019年在贵州省水城县和修文县两大主产区采集的红阳和贵长猕猴桃病果为试验材料,通过病原菌的分离、形态学观察、分子检测和致病性检测,研究病果中病原真菌的种类,并对其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4类病原菌: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cauloides)、镰刀菌(Fusarium)、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黄瓜织球壳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其检出率分别为10%、60%、20%、10%。其中,黄瓜织球壳菌侵染引起猕猴桃果实病害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
苏文文吴迪韩振诚李良良李苇洁任春光
关键词:腐烂病病原菌鉴定镰刀菌

相关作者

陈昆松
作品数:444被引量:3,960H指数:3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果实 桃果实 杨梅 猕猴桃 基因
孙崇德
作品数:236被引量:552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果实 提取物 杨梅 杨梅果实 分离纯化
徐昌杰
作品数:205被引量:2,940H指数:3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杨梅 柑橘 果实 猕猴桃 类胡萝卜素
李鲜
作品数:184被引量:647H指数:1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杨梅 黄酮醇 果实 分离纯化 提取物
郑永华
作品数:182被引量:1,979H指数:28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冷害 抗氧化活性 贮藏 枇杷果实 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