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8篇“ 植物生物量“的相关文章
一种快速提高植物生物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提高植物生物量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一种种植土,其由以下体积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土壤100份,有机基质20~60份,骨料0~50份,脱硫石膏0~2.0kg/m<Sup>3</Sup>;其中,所述的有...
张敬沙周建强方海兰潘雪平赵博文朱煜徐伟
入侵植物生物量的预测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生物智能预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入侵植物生物量的预测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无人机多光谱相机获取高分辨率的植被图像,避免了天气条件对数据采集的影响,确保了数据的连续性和精确性;其次,利用支持向机和KNN...
乔曦 杨洁 张航 刘博 夏保升 钟焕达 钱万强 万方浩
浮游植物生物量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监测系统
本申请涉及一种浮游植物生物量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监测系统,属于水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水体中的水质数据和当前水体所在环境的气象数据;将获取的水质数据和气象数据输入预设的浮游植物生物量预测模型;生物...
陈超谢宇煊王玉汪隽林朋飞张肖锦孙卉
自动化植物多视角成像系统和植物生物量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植物多视角成像系统和植物生物量提取方法,包括传送带系统、自动化暗箱封闭模块、暗箱和多视角成像机构;暗箱的前侧面开设有入口,暗箱的后侧面开设有出口;自动化暗箱封闭模块包括前封闭门、后封闭门、入口处L型...
张慧春田啟飞边黎明周宏平郑加强
甘蓝型油菜Bna.Arf基因在提高植物生物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甘蓝型油菜Bna.Arf基因在提高植物生物量中的应用,在植物中过表达Arf蛋白激酶编码基因使植株叶片数目增加,叶面积增加,生物量增加,因此可将Bna.Arf用于调控植物生物量,将植物中过表达Bna.Arf编码...
卢坤魏丝雨廖中梦婷魏丽娟曲存民李加纳
台湾海峡西侧多类型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
台湾海峡是一个典型复杂的边缘海生态系统,台湾海峡两岸的地形走向与季风方向一致,导致东海与南海海水交汇形成复杂的水文状况。季风的变化和复杂的地形,使得台湾海峡南北两端具有不同特征水团的分布。理解台湾海峡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分...
常心宇
关键词:台湾海峡浮游植物生物量群落结构
砷污染治理背景下阳宗海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时空分布模式及驱动因子
2024年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流域开发持续的背景下,砷污染已成为我国部分水体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目前对砷污染防控的生态效应与修复效果评价仍缺乏系统识别。湖泊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是重要的生产者,砷等重金属污染可以直接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物种演替和初级生产力水平,浮游植物已成为指示砷污染水平及其生态效应的敏感指标。本研究以长期受到砷污染胁迫并经历污染治理的阳宗海为研究对象,设置南、中、北3个调查位点,于2015年4月-2019年12月对浮游植物和水质因子开展季节调查和空间分析,通过识别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时空分布模式与驱动因子,评价了砷污染与治理下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变化机制和生态修复效果。调查结果显示,采样期间阳宗海浮游植物以蓝藻门为主,浮游植物生物量范围为0.7~30.4 mg/L,平均生物量在2016年最低((3.0±1.8)mg/L)、在2017年最高((10.5±8.9)mg/L)。ANOVA分析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生物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而空间差异不明显。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阳宗海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砷浓度和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水体温度和p H呈显著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砷和水温是驱动阳宗海浮游植物生物量变化的显著环境因子。由此可见,在重金属污染湖泊经过修复后,水体砷遗留物的毒性效应仍然对浮游植物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物可能具有长期的沉积物释放作用与持久的生态毒理效应。
郑昕陈丽仇菲张涛张昭阳尚丽白宁静陈小林赵帅营孔令阳陈光杰
关键词:浮游植物生物量砷污染污染治理
南极冰间湖浮游植物生物量生物生产力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024年
南极冰间湖在气候变化中和生态系统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回顾南极罗斯海、阿蒙森海、松岛和默茨等4个冰间湖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物理环境参数和气候模态对冰间湖中叶绿素a和浮游植物水华开始及持续时间的影响,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罗斯海冰间湖是南极近海生物生产力最高的区域,占南大洋总生产力的28%;阿蒙森海和松岛冰间湖在37个南极冰间湖生态系统中单位面积的生产力最高;默茨冰间湖浮游植物生物量年际变化明显。(2)海冰密集度、风速和云等物理参数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变化密切相关,其相关关系的季节性和地域特征明显。海冰密集度主要通过改变冰间湖开放水域的面积来影响可到达海表的光合有效辐射;风速通过影响水体的垂直混合强度来改变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的垂向输运;云对冰间湖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可见光强度及紫外线辐射之间平衡的结果。(3)在部分冰间湖,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年际变化同调控南半球高纬度气候的主要模态,如南半球环状模和半年振荡等存在显著相关性。未来工作可结合长期卫星遥感观测、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进一步开展气候模态对冰间湖浮游植物生物量年际变化的物理-生态耦合机制、冰间湖生态系统生产力各个尺度变异规律和机制等的深入探究,从而更好地认知极地关键海区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其气候效应。
江宁张召儒
关键词:浮游植物生物量环境变量
氮添加增加中国陆生植物生物量并降低其氮利用效率被引量:1
2024年
研究植物整体和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和氮利用效率(NUE)对氮添加的响应,有助于了解全球氮沉降背景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物碳、氮循环的变化。然而氮添加对植物生物量和NUE的影响是否一致,影响这种响应的主要因素仍不清楚。该研究收集整理了94篇已发表论文中有关中国氮添加实验的相关数据,使用meta分析定评估了氮添加对植物生物量分配和NUE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氮添加在显著增加植物整体、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不同部分的NUE,但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幅度(34.0%)高于地下生物量(5.3%),而地下部分NUE(29.9%)的下降幅度高于地上部分NUE(15.4%);(2)植物整体和不同部分生物量及其NUE对氮添加的响应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氮肥形式、施氮水平、持续时间和水分条件下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对氮添加的响应明显高于其他生态系统类型;(3)影响植物整体、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效应值的最主要因素均为土壤总氮含,植物整体和地上部分NUE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均为施氮,而影响地下部分NUE效应值的最主要因素为氮肥形式。总之,植物生物量和NUE在氮添加条件下的变化趋势相反,两者分别主要受土壤总氮含和施氮水平的影响。
耿雪琪唐亚坤王丽娜邓旭张泽凌周莹
关键词:META分析生物量分配氮利用效率
秦岭典型群落木本植物生物量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为明确秦岭群落生物量的影响因素及其驱动机制,并为合理提高秦岭群落生物量、准确评价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以及秦岭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秦岭地区不同类型森林群落为对象,以97个典型群落类型501个样地中的26560株活立木数据为基础,利用方差组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对生物量的影响,分析降水、温度和土壤等环境因素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和环境因素均影响着群落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其中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分别与生物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2)与物种多样性和环境因素相比,结构多样性对群落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的作用效用最大,而环境因素的作用效应最小。3)不同环境因子对生物量影响存在差异,降水与生物量之间关系不显著,而土壤和温度与生物量有显著关系,且其中导电性与碳氮比能够促进生物量的累积,而温度季节性和等温性会抑制生物量的累积。
路健史蓓涵杨倩张雪倩闫琰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森林生物量线性回归模型

相关作者

刘树元
作品数:56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台州学院
研究主题:水区 表层水体 人工湿地 植物生物量 湖库
张先文
作品数:40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编码蛋白 融合基因 植物生物量 害虫抗性 草甘膦
沈志成
作品数:118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草甘膦 转基因 抗虫 水稻 杀虫
王东芳
作品数:3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编码蛋白 植物生物量 融合基因 草甘膦 单子叶植物
陈受宜
作品数:411被引量:4,151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编码基因 大豆 转录因子 植物品种 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