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2篇“ 欧洲中心论“的相关文章
反思“欧洲中心论”与全球史书写
2023年
全球史在20世纪中叶兴起之时,反思和克服“欧洲中心论”便成为全球史书写中的重要理念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全球史理探讨日益深入,书写实践呈现出多元化,中国的全球史研究和教学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警惕历史叙事中的“欧洲/西方中心论”已成为中国学者的共识。然而,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经济全球化遭遇各种保守主义思潮的干扰。我国政府积极倡导开放包容、文明互鉴、合作共赢和践行多边主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在此背景下,中国学者如何进一步反思“欧洲中心论”并书写出中国视角的全球史?本辑邀请了四位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讨,他们分别就“欧洲中心论”的西方历史哲学渊源、西方全球通史教材中的“欧洲中心论”、从本体出发思考新时代中国全球史的书写、西方启蒙思想家的欧洲中心观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思考,不仅有助于推进中国全球史理的深入探讨,对于中国的世界史“三大体系”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
刘文明
关键词:欧洲中心论全球史全球通史西方中心论学术体系多边主义
关于“欧洲中心论”的读书笔记
2023年
欧洲中心论”是世界历史编纂中的一个焦点话题。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无中外,都由来已久,但该“”并未销声匿迹,且伴随西方现代模式的张扬和《欧洲奇迹:欧亚史中的环境、经济和地缘政治》^(①)一书近几十年来的一版再版,还大有在欧美世界“复兴”之势,因此当下批判正未有穷期。下面是本人近日就“欧洲中心论”的“发生学”所做的一点读书笔记,卑之无甚高,受到编者的鼓励,发表出来,只待读者批评指正。
刘新成
关键词:历史编纂欧洲中心论读书笔记地缘政治发生学
当代西方全球通史中的历史分期与“欧洲中心论
2023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史学界兴起的全球通史编纂,开始在某种程度上打破近代以来西方的世界史或普世史编纂中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欧洲中心论”。这是西方史学家的一种自觉行为,但是由于他们的思维惯性,各种“欧洲中心论”的痕迹仍然存留在一些新编的全球通史中。在此以其中的历史分期为例做一简要分析。一些有影响的全球通史教材在历史时期划分上,仍然或明或暗地沿袭了近代西方学者所发明的历史分期方法,许多相关的传统术语或内涵仍然隐藏其中。因为,虽然很多教材将“古典、中世纪、近/现代(modern)”这种欧洲旧有的历史时期划分,以一种新的术语进行替代,但细读这些文本,其内涵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传统历史分期的呈现。例如,早期的全球通史代表作——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这方面的痕迹仍然比较明显。
徐善伟
关键词:全球通史欧洲中心论历史分期世界史
神圣罗马帝国与超越“欧洲中心论”的国际关系史编纂
2023年
“这个国家过去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现在还是这样称呼,但它既不是神圣的,也不是罗马的,更不是什么帝国”。((2))以上是启蒙时期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对神圣罗马帝国的评价,这一表述未必是伏尔泰的本意,他在?路易十四时代?一书中曾承认,“德意志帝国是法国最强大的邻邦”。((3))但上一表述流传甚广而成为“共识”,从而遮蔽了神圣罗马帝国在中欧以及欧洲历史上的地位和角色。
孙兴杰
关键词:欧洲中心论德意志帝国国际关系史神圣罗马帝国伏尔泰启蒙时期
欧洲中心论到文明多元——马克思晚年笔记的文本耕耘被引量:2
2022年
近代以来欧洲中心主义一直是许多学科开展研究的潜在思维模式,这一文化倾向并不是凭空而来的,生物进化的问世为其提供了生物学支撑;近代欧洲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强大是其现实支撑;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哲学体系是其哲学支撑。马克思在晚年笔记中看到了这一倾向的错误性,并对当时人类学著作中的血统、宗教和文化进行了批判,最终构建了自己的文明多元体系,这一体系形成于“卡夫丁峡谷理”的文本里,实践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黄秋生苗继兴
关键词:欧洲中心论
马克斯·韦伯的音乐理性观与欧洲中心论——韦伯《音乐社会学引》新版中译本校后被引量:2
2022年
一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他的学术成就在现代西方的诸多学术领域乃至整个知识领域都有极大的影响。作为同卡尔·马克思( Karl Marx,1818—1883)、埃米尔·杜尔凯姆(émile Durkheim,1858—1917)齐名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他的许多概念、理、方法、立场——如"理性化""祛魅""科层化""世俗化""理念型""权威类型""价值中立"等.
孙红杰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家欧洲中心论音乐社会学卡尔·马克思理性观马克斯·韦伯
欧洲中心论与罗伯逊的美洲观被引量:1
2022年
罗伯逊是著名历史学家,在史学研究方法上的确令人称道,但受欧洲中心论的局限,罗伯逊终究难以突破布丰、德波和雷纳尔等人在美洲印第安人研究上设置的藩篱,成为启蒙时代“美洲退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罗伯逊的美洲史研究在他所处时代无疑影响了很多欧洲人美洲观的形成,不乏正面或积极的因素在内,但负面的作用同样显而易见。他从“退化”角度对美洲土著人特性的描述看似无超出布丰等人的独到之处,只是以学界认同的名人身份促使了这种理的广泛扩散。其实,罗伯逊在研究中没有完全照搬布丰等人的命题,而是在确认美洲土著人体质“退化”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从《美洲史》整个行文来看,罗伯逊的相关描述充其量只能是“退化”在欧洲学界的余音而已。
王晓德
关键词:印第安人进步史观
从西方文明兴起的背景反思欧洲中心论
2020年
欧洲中心论这种狭隘的历史观是在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背景下诞生的。此观点将西方文明兴起归功于欧洲自身的优越性,贬低了其他地区文明的价值。在史学界,关于欧洲中心论的问题一直争不休,国内外许多学者也对此观点进行了批判。本文在对前人相关研究进行归纳的基础上,以西方文明兴起的背景为切入点,尝试分析不同观点各自的特点并提出新见解,以此得出对欧洲中心论的反思。
张廷皓
关键词:西方文明欧洲中心论
走出欧洲中心论:国外学术界关于二战起点的认识
2020年
国外二战史研究长期受到欧洲中心论的影响。研究者往往视二战为另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的世界大战,以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二战的起点。直至20世纪60年代,这一局面才发生变化。一些研究者开始走出欧洲中心论,从全球史的视角来研究二战,发现二战有日本与德国两个战争策源地、亚洲与欧洲两个主要战场。部分研究者还因此对二战的起点提出了新的认识:或者以1937年七七事变作为二战的起点,或者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作为二战的起点。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二战史研究者走出了欧洲中心论,认识到亚洲战场的重要性与中国抗战的重要意义,二战始于中国抗战日益成为国外学界颇具影响力的观点。
闫自兵
关键词:欧洲中心论
从土地单一税到地价税——兼近代经济思想史领域内的欧洲中心论被引量:3
2020年
在经济思想史领域内"欧洲中心论"依然需要从全球史角度深刻反思。从法国重农学派到马克思、约翰·穆勒、亨利·乔治,西方土地思想通过传教士等途径与中国经济思想交互影响。不仅中国传统土地财税制度对法国重农学派产生影响,而且亨利·乔治的土地单一税思想也通过传教士、学者和政治家在近代中国传播。孙中山对亨利·乔治的土地单一税思想予以本土化改造,形成了涨价归公和地价税理体系,并最终走向耕者有其田。近代中国地价税实践与创新不仅影响了中国20世纪土地财税制度的变迁,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理和实践影响。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变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全球范围内的动态变迁过程,中外经济思想交流构成了一种不同思想范式竞争的思想市场。这是理解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重要线索,有利于反思欧洲中心论。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不仅需要积极传承和创新传统经济思想,更应当基于本土实践,让这种思想创新能够对世界产生广泛的影响。
熊金武
关键词:地价税欧洲中心论经济思想

相关作者

叶险明
作品数:120被引量:747H指数:16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
研究主题:世界历史 资本主义 方法论 世界历史理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王晓辉
作品数:8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欧洲中心论 霍布森 西方文明 环境史 历史编纂学
董洁林
作品数:28被引量:153H指数: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科学史 小米 技术史 互联网生态 欧洲中心论
董欣洁
作品数:21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主题:全球史 世界史 世界历史进程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欧洲中心论
潘耀昌
作品数:36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研究主题:美术研究 历史决定论 界画 西方美术史 欧洲中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