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2篇“ 正十六烷“的相关文章
- 质量平衡法测定正十六烷纯度
- 2024年
- 质量平衡法是基于被测物质质量分数总和为100%的前提下(全部杂质未知),通过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计算正十六烷的有机纯度,卡尔·费休库伦法测定水分含量,色谱法测定挥发组分的含量,ICP-MS测定不挥发组分的含量。扣除测得杂质后,即得正十六烷的纯度。该方法为纯度定值的基准方法、广泛应用于正十六烷等有机物的纯度定值。
- 王庆栋
- 关键词:正十六烷纯度
- 质量平衡法与DSC法测定正十六烷纯度
- 2024年
- 通过质量平衡法与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正十六烷进行了纯度分析。质量平衡法中,采用气相色谱FID检测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正十六烷主成分及有机杂质,热重和卡尔费休法分析试剂无机组分和水分含量;DSC法通过测定试剂熔融吸热曲线,根据范特霍夫方程计算正十六烷纯度。质量平衡法测定正十六烷纯度为99.30%,不确定度为0.26%;DSC法测定正十六烷纯度为99.35%,不确定度为0.50%。两种正十六烷纯度测定方法一致性良好,其中质量平衡法考察因素较多,适用范围较广,不确定度较小;DSC法操作简单,试剂消耗较小,但其测量不确定度较高,需使用精确度较高的仪器。
- 郑鹏孙倩芸李锋丽何云馨张喆何东郡
- 关键词:正十六烷纯度DSC
- 有机化合物正十六烷/空气分配系数的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化合物的正十六烷/空气分配系数的预测方法。基于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计算表征分子结构特征的描述符参数,使用所构建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快速高效地获取有机物的正十六烷/空气分配系数。该方法...
- 李俊华王雅彭悦杨雯皓
- 一种含有正十六烷酸的螺旋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正十六烷酸的螺旋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采用超临界CO<Sub>2</Sub>萃取方法提取钝顶螺旋藻。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较高含量正十六烷酸的螺旋藻提取物,可作...
- 马玲玲马珺童曈陈宏博张秦张文德党磊袁俊霞印红
- 正十六烷引燃甲烷预混合气可视化实验研究
- 2024年
- 为探究环境温度、甲烷预混时间以及引燃燃料喷射压力对正十六烷引燃甲烷预混合气着火及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本文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及阴影拍摄方法,基于定容光学测试系统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环境温度,引燃燃料滞燃期缩短,火焰发展速率增加并出现主燃区外预混合气局部着火;预混时间较短时,燃烧产生的碳烟较多,火焰发展速率随混合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当预混时间较长时,火焰发展速率趋于稳定;提高引燃燃料喷射压力,引燃燃料喷雾贯穿距离增大,滞燃期缩短,起始着火点位置发生变化,火焰发展速率增加。
- 崔泽川张晓磊银硕郁晓健田江平隆武强
- 关键词:双燃料甲烷预混燃烧可视化
- 植生拉乌尔菌GDMCC62352应对正十六烷胁迫机制研究
- 2024年
- 微生物修复是目前生态系统中石油污染物降解的主要解决方案.因此,本研究以从废水中筛选到降解中链烷烃的植生拉乌尔菌GDMCC62352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降解烷烃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植生拉乌尔菌GDMCC62352在降解第4 d时正十六烷的降解率可达33.5%.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发现,正十六烷的存在导致菌体之间粘连度降低,表皮皱缩,细胞膜破损,细胞质流出.此外,基因组和转录组学分析发现,植生拉乌尔菌GDMCC62352处于高浓度正十六烷环境体系下菌体调动了大量与烷烃降解相关的基因表达,如Psp系统、群体感应系统、双组分系统、甲烷代谢等途径.本研究为协助石油烃微生物降解扩大菌种代谢途径提供了新的见解.
- 李双双任源罗立新
- 关键词:烷烃基因组学转录组学
- 一种催化正十六烷加氢异构化的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正十六烷加氢异构化工艺,将催化剂装入固定床的反应管中,上下用石英砂填充;升温,通入氢气还原;还原后降至反应温度,计量泵以连续进料的方式的引入正十六烷原料液,通入氢气,控制反应压力,进行反应,得到正十六...
- 万辉管国锋王振生王磊
- 一种降解正十六烷且发酵鼠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能够以污染物正十六烷为碳源并生产鼠李糖脂类表面活性剂的菌株。所述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H2‑4,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23727。鼠李糖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铜绿假单胞菌H2‑4菌株进行发酵培养...
- 庄绪亮王亚昕吴尚华王浩宇
- Dietzia菌中铁氧还蛋白及其还原酶在正十六烷降解中的关键作用被引量:1
- 2023年
- 微生物降解烷烃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方式,在环境修复和石油开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烃降解过程中主要通过红素氧还蛋白(Rd)和红素氧还蛋白还原酶(RdR)的电子传递链为中长链烷烃羟化酶AlkB提供能量;然而许多依赖于AlkB的烷烃降解菌,如Dietzia菌,其基因组中未发现已知的RdR的蛋白编码基因,因而其如何发挥AlkB的功能依然未知.以Dietzia sp.DQ12-45-1b作为模式菌株,前期研究发现铁氧还蛋白(Fd)与铁氧还蛋白还原酶(FdR)编码基因的缺失会导致菌株对正十六烷代谢的缺陷.通过构建Fd、FdR及其所在的细胞色素P450类烷烃羟化酶CYP153基因簇的敲除与回补突变株,对比野生型菌株生长表型,发现在Fd或FdR的编码基因缺失的情况下会导致菌株丧失对正十六烷的代谢能力,确定了该基因簇中Fd及FdR基因是Dietzia sp.DQ12-45-1b正十六烷降解的必需基因.此外还发现烷烃羟化酶CYP153基因的缺失并不影响菌株对正十六烷的降解利用.上述结果暗示FdR在降解过程中可能存在与其他烷烃羟化酶如AlkW等的电子传递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探索Dietzia菌的烃代谢降解过程机制.(图6表2参20)
- 范裕昭秦晓宇聂勇吴晓磊许子牧
- 关键词:电子传递
- 一种催化正十六烷加氢异构化的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正十六烷加氢异构化工艺,将催化剂装入固定床的反应管中,上下用石英砂填充;升温,通入氢气还原;还原后降至反应温度,计量泵以连续进料的方式的引入正十六烷原料液,通入氢气,控制反应压力,进行反应,得到正十六...
- 万辉管国锋王振生王磊
相关作者
- 吴伟

- 作品数:259被引量:323H指数:11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
- 研究主题:分子筛 2,6-二甲基萘 催化 加氢异构化 双功能催化剂
- 陈建

- 作品数:132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光开关 荧光 水分散性 聚合物纳米粒子 次氯酸
- 白雪峰

- 作品数:346被引量:529H指数:11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科学院
- 研究主题:SUZUKI偶联反应 钯 催化 钯催化剂 2,6-二甲基萘
- 王红旗

- 作品数:194被引量:1,578H指数:2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土壤 地下水 微生物 微生物降解 土壤污染
- 陈延君

- 作品数:20被引量:211H指数:9
- 供职机构:国家开发银行
- 研究主题:正十六烷 改性膨润土 微生物 微生物降解 渗滤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