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60篇“ 民国政府“的相关文章
近代南洋侨民的教育诉求及民国政府的应对——以《南洋研究》为中心的考察
2024年
《南洋研究》是民国时期由国立暨南大学主办的一份专门研究南洋的期刊,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南洋华侨教育的调查与研究。通过《南洋研究》,可了解到民国时期南洋华侨教育的发展变迁,关注彼时侨民的教育诉求,以及国民政府与南洋华侨教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尽管这些诉求表面看起来不尽相同,但其根本是呼吁国民政府积极参与、管理、推进南洋华侨教育。民国时期南洋华侨教育得到了显著发展,这与国民政府的举措有一定关系。但不可否认,由于国内局势动荡等诸多原因,国民政府在管理南洋华侨教育上也有不少缺憾。
颜海波
关键词:华侨教育教育诉求国民政府
民国政府的治藏政策与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被引量:2
2024年
民国时期,在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较为困难的背景下,由汉藏民间僧俗大众掀起,并得到历届民国政府支持的汉藏佛教文化交流活动迅速发展,不仅推进了汉藏佛教界的交流与互动,而且有助于加强西藏与内地各族民众的交流与了解,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心理基础,推动了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历届民国政府支持下,以九世班禅、诺那呼图克图、喜饶嘉措等为代表的藏传佛教僧人在内地弘法讲经、传播藏传佛教及西藏文化,传播的人群范围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皇室、高官等阶层,而是拓展至内地更广大的各阶层民众。传统的藏传佛教法会具有了团结民众、抵御日本侵略等时代意涵。1936年,国民政府制定颁布《喇嘛转世办法》,沿袭清代治理西藏之策,以国家法律管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事宜。同年,国民政府还颁布《补助汉藏僧侣游学规则》。这些政策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汉藏佛教文化交流,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邱熠华
关键词:治藏政策活佛转世
民国政府的骨肥推广措施(1912—1949)
2023年
磷是农作物需要的几种关键元素之一,但长期以来,中国人并没有磷肥的概念,对其工作原理与制作方式都缺乏了解。随着国外相关技术的传入,民国政府开始试用较为科学的方式制取磷肥。不过,由于国内化学工业水平薄弱,官方研究与推广的主要是含磷骨肥而非化学磷肥。这是中国农业肥料史与农业史上较为特殊的一幕,也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特殊性与艰难性。
朱文广李勤
关键词:中国近代化民国政府艰难性磷肥农作物
民国政府对河西走廊北部族群互动的应对机制研究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蒙古族入居河西走廊,在河西走廊北部引起新的族群流动与互动,深刻影响了民国乃至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民族分布格局和国家的民族治理。民国初,外蒙古独立,外蒙新党执政,反对派的蒙古族受到新党排挤,陆续逃往河西走廊...
刘七疆草毛
关键词:民国政府族群
民国政府对佛教团体管理之一瞥--1913年中华佛教总会更换图记风波始末
2023年
民国肇建,各种社会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民国政府为了巩固政权、争取各方支持,对于新成立的社会团体原则上都采取支持态度。然而,当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学说迭出,一些社会团体的部分行为并没有太多注意到公、私权力的分界,于是就有可能触碰到政府的公权力。对于此类涉及到公权力的社会团体的行为,民国政府是如何处理的,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
吴承祖
关键词:民国政府公权力私权力佛教团体社会转型期
中华民国政府与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1945-1949)
1945至1949年在中印尼关系史研究里是不可忽略的一段历史时期,是两国内部社会转型、政权更迭的关键时期。为了摆脱荷兰殖民统治,实现完全独立,建国之后的印度尼西亚积极在国际社会中寻求支援与认可。同属亚洲国家的中国,拥有相...
杨雯屹
民国政府对贵州土司治理探究
长期以来,学界对民国时期滇、甘、康区等地土司问题进行了诸多研究,但对民国贵州土司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者并不多见。笔者查阅民国时期报纸、档案、方志、官私撰述诸类资料发现,贵州原设诸大土司经明清大规模改土归流后,多已废除,但中央...
卢洞德
关键词:民国时期地方社会改土归流
民国政府与卫生治理全球化:以海港检疫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承担起了卫生治理全球化的责任,组建了新加坡东方局,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了远东地区的疫情与公共卫生情报网络。这一组织旨在协助远东各国开展公共卫生事业,但不可避免地带有欧洲中心主义的色彩。而民国政府则借助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与新加坡东方局在远东地区开展工作的契机,收回海港检疫权、建立全国性海港检疫机构,并积极与东方局进行卫生治理方面的合作。
周晓杰
关键词:民国政府
民国前期四川蚕丝业的繁荣与隐忧——兼论民国政府在四川蚕丝业近代化转型中的时空错位
2020年
民国前期,四川蚕丝业开启了近代化转型,并随之进入了繁荣期,这得益于国际市场对蚕丝的需求,仁人志士基于“蚕丝救国”的呼吁和实践、先进技术设备的引入以及桑蚕职业教育的兴起等。1912-1930年间,四川蚕丝产量快速上升、质量显著提高,蚕丝出口额可观。因四川居于内陆,与广东、江浙蚕丝业发展相比,其蚕丝业的近代化转型起步较晚,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蚕丝贸易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强。一旦国际市场有变,四川蚕丝业的繁荣局面便不复存在。作为后发性现代国家,国家对包括蚕丝业在内的民族工业近代转型的主导和推进具有重大意义。由于民国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四川蚕丝业近代转型的时机之间存在时空错位,这在更深层面上解释了民国前期四川蚕丝业繁荣的短暂性与民国后期转型的艰难性。
马唯嘉刘佳
关键词:近代化转型民国前期
民国政府某建筑修缮设计
2020年
民国政府建都南京之后,许多政府行政、公共建筑进入了建设高峰期,其“中国固有之形”的建设理念对当时政府公共建筑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时光的侵蚀之下,这些建筑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了一些安全隐患,民国政府考试院旧址——明志楼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更好得到保护这一建筑,需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勘测,进而对修缮方案进行科学设计。
顾建伟
关键词:修缮

相关作者

郝铁川
作品数:150被引量:1,248H指数:16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依法治国 民国政府 检察长 中国共产党 法治
侯强
作品数:166被引量:177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理工学院
研究主题:法制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科技法制建设 科技法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赵昕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法律监督 民国政府 民国时期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
曾桂林
作品数:76被引量:336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慈善事业 慈善 民国时期 中国慈善 中国红十字会
马树华
作品数:3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文物保护 中华民国政府 中华民国 《独立评论》 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