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50篇“ 民族志“的相关文章
民族志被引量:8
2006年
张进
关键词:民族志文化人类学家田野调查文化形态民族学
民族志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
海外音乐民族志研究刍议
2024年
海外音乐民族志研究是国内民族音乐学学者运用“双重语言能力”,在基于跨国境与跨文化比较视野下,以汉语为音乐民族志叙事与书写符号,对异国音乐文化展开的长期居住式的田野考察实践活动。同时,研究主体从西方学者的被表述与中国本土学者的自表述,转变成为基于全球视野下的针对异国他乡音乐为叙事主体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是从全球化文化维度重新思考音乐风格特征的生成、发展与文化变迁原因与其所在国经济、技术、媒体、意识形态、族群建构等文化景观的关系。海外音乐民族志研究除了聚焦国外原住民音乐的研究,更应关注跨界语境中的中国音乐的海外传播研究。
赵书峰赵飞
关键词:跨文化比较
论迟子建的民族志书写理念
2024年
迟子建以其丰硕的创作实绩,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优秀作家之一。她的文学文本与其他作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性,主要源于其独特的民族志书写理念。东北地域苍莽辽阔、多民族杂居的自然环境,以及文化遗风流传浸润的人文环境,共同铸成了迟子建的民族志书写理念——一种与东北古老而生生不息的自然崇拜精神血脉相连的、充满着“热度和力量”及“繁华奔流”的理性观念。她通过文学的手段对人类的生存进行形而上的本真意义的追求,突出地展示人类共同的心理困惑和精神危机,以期通过对人类历史命运和现实生存状态的描写,反映人类共同的文化问题。从这个层面而言,迟子建以民族志书写理念为指导的文学创作可视为其寻求文学活动对人类文明和人自身发展的意义而进行的尝试和努力。
荆莹莹戴虹波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
民国时期贵州民族志书写研究
民国时期正在经历从传统的王朝结构向现代民族国家结构的转型。随着西方学术思想的传入,中国传统史学遭受巨大的冲击,从而在西方学术文化影响下探索新的书写模式。“新史学”观念下,中国历史学家的眼光向下,以人民为主的观念不断树立。...
蹇沥
关键词:民族志
《烟霞里》的“个人民族志”书写
2024年
《烟霞里》作为田庄的传记,从其个人经历与家族变迁延展开来,囊括了当代中国四十多年风起云涌的社会变化,具有强烈的民族志特征。首先,魏微在新作中试图探索文学讲述历史的新方式,将视宏大历史内化于个体经验,深究个体经验中的群体性认知与共情,升格田庄个案的历史性、社会性意义与价值。其次,魏微通过田庄置身的日常生活碎片拼贴起庞大的人际脉络,在与他人关系的建构中定位、确证、塑造自我的身份,追求生活美学的叙事伦理。最后,魏微以女性作家塑造女性形象的细腻笔法与深邃眼光,真实而克制地建立女性讲述自我情感的流动叙事机制,从而揭示女性对于情感道德在社会急剧变革中异化后的新追求。
张少娇
医院民族志:理论、方法与本土探索
2024年
医院民族志兴起于二十世纪中叶。在过去的二十余年,它逐渐走出对医院封闭性和内生性的设定,迈向对医院复杂性、多样性和社会嵌入性的追寻。医院不仅为思考人类的脆弱性和生命、意义、权力、结构等概念提供了现实的空间,也为认识医院所在国家与地区的社会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本文从理论和方法两个维度对医院民族志的基本框架进行述评,在此基础上讨论其本土探索的特点和方向,以引导更多既能遵守学术伦理又能提供敏锐洞察力的医院民族志作品出现,也为在其他机构开展民族志研究提供参考。
余成普
关键词:研究方法医学人类学医学社会学
语言政策民族志本土化路径探究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的实证转向,语言政策民族志所包含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越来越得到国际语言规划与政策研究的重视。然而,这一研究范式尚未在我国得到充分关注。文章厘清语言政策民族志的内涵、方法及应用,阐述语言政策民族志对语言规划学科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语言政策民族志本土化的3点建议:一是培养本土文化意识,将研究置于地方历史文化中进行阐释;二是积极探索替代性认识论、方法论和其他会话资源;三是坚持中国立场,保持批判性反思,以期为探究适用于中国特色的语言规划理论提供借鉴和参考。
郑咏滟王思璇
关键词:本土化中国立场
影像民族志的情景事实和身体位置
2024年
影像民族志是传媒时代文化人类学者学术研究的重要书写形式,对影像民族志情景事实的深描,是评判民族志文本真实性、系统性、整体性的主要依据。从田野经历、摄制过程、剪辑制作和文本内容进行“四重门”分解,能详细呈现影像民族志制作的情景事实。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为代表的影像民族志制作中,参与式观察、主客互动的拍摄情景和整体系统的影像阐释,是构建具有文献性、真实性和多声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应有的“身体位置”。影像民族志制作过程中“身体位置”概念的提出,始于制作者与他者基于影像实践过程的物理距离,其归旨是通过身体位置的强调,达到影像民族志与他者心灵、情感相互融通的影像书写,尝试搭建影像民族志作品艺术审美的传播标准与真实客观的学术标准之间协同的可能性。
巴胜超
关键词:民族志身体位置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网络民族志发展
2024年
如何在海量网络数据中高效获取富有价值的文化信息,并深入洞察网络社区成员的认知和情感,是网络民族志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而近年来兴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全新契机。生成式人工智能为网络民族志研究提供了数据采集与分析、民族志内容生产、交互式的民族志等技术应用,助益其实现研究的效率与成本、质量与深度、方法与视角等方面的发展革新,但也构成了数据隐私保护与安全、研究客观性与真实性、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等多维风险挑战,亟须针对人工智能模型的生成内容完善隐私保护机制、构建质量评估体系、制定使用伦理准则,以进一步推动网络民族志的学理深化和实践运用。
高进黄种兴

相关作者

彭兆荣
作品数:481被引量:2,561H指数:23
供职机构:四川美术学院
研究主题:人类学 遗产 民族志 文化遗产 人类学视野
李银兵
作品数:133被引量:197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志 文化 民族志书写 花腰傣 主体性
杨民康
作品数:194被引量:96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央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音乐学 仪式音乐 音乐 南传佛教 传统音乐
高丙中
作品数:115被引量:2,285H指数:3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志 民俗学 公共文化 中国民俗学
赵旭东
作品数:300被引量:2,025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人类学 文化转型 文化自觉 文化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