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1篇“ 氟芬那酸丁酯“的相关文章
-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婴幼儿湿疹临床观察
- 2023年
- 目的探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7月收治的湿疹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予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总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75.00%,与对照组的67.50%相当(χ^(2)=3.836,P=0.050)。停药2周后观察组复发2例(5.00%),对照组复发8例(20.0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χ^(2)=5.042,P=0.025)。结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婴幼儿湿疹较单用后者临床疗效更优。
- 张颖唐勇姜海燕徐锐郭艳萍
- 关键词:婴幼儿湿疹氟芬那酸丁酯糠酸莫米松临床疗效
-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薇诺娜保湿润肤剂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观察特应性皮炎(AD)患儿应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薇诺娜保湿润肤剂的疗效。方法:选取清远市慢性病防治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AD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薇诺娜保湿润肤剂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症状积分(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肤状态)、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T淋巴亚群(CD4^(+)、CD8^(+)、CD4^(+)/CD8^(+)),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损状态及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损状态及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EOS、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的EOS、血清总Ig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薇诺娜保湿润肤剂治疗特应性皮炎能有效改善AD患儿临床症状,在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有积极影响且不良反应较少,较为安全。
- 陈小英莫伟英张冠文
-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儿童
- 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 2022年
- 目的探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患者2019年7月-2020年7月的100例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观察组。参考组使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取用卡泊三醇软膏,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和。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参考组,总有效率为60.0%,2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1例,复发率2.0%;参考组复发6例,复发率12.0%。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参考组,(χ^(2)=20.01,P<0.05)。治疗前,参考组的皮损面积为13.06±2.7cm^(2),瘙痒评分为;8.25±2.31分;治疗后分别为10.14±2.2cm^(2),瘙痒评分为;6.01±2.11分。治疗前,观察组的皮损面积为13.01±2.6cm^(2),瘙痒评分为;8.42±2.50分;治疗后分别为8.02±1.8cm^(2),瘙痒评分为;4.57±1.54分。治疗前,参考组和观察组的皮损面积、瘙痒评分无显著差异,t=0.12、0.36,P>0.05。治疗后,参考组和观察组的皮损面积、瘙痒评分存在显著差异,t=12.04、13.17,P<0.05。结论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适于临床推广。
- 乔亮刘骏颖
- 关键词:卡泊三醇软膏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
- 康复新液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通过观察康复新液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观症状与客观症状积分以及使用此方案的安全性。为临床上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方法:纳入自2019年11月至2020...
- 祁洁
- 关键词:激素依赖性皮炎康复新液氟芬那酸丁酯软膏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的疗效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对面部脂溢性皮炎使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收治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对照组100例,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评价两组治疗后1、2、3个月复发率,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以及皮肤油脂水分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优(P<0.05),不良反应低(P<0.05),治疗后1、2、3个月复发率较低(P<0.05),治疗后1、2、3个月EASI评分改善(P<0.05),治疗后1、2、3个月皮肤油脂含量降低(P<0.05),治疗后1、2、3个月皮肤水分含量提高(P<0.05)。结论对面部脂溢性皮炎使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可有效提高面部油脂水分含量,改善湿疹症状,不良反应低,治疗后复发率低,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王汉雄
- 关键词:面部脂溢性皮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及氟芬那酸丁酯乳膏联合治疗儿童湿疹的疗效及对患儿VAS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乳膏治疗儿童湿疹的疗效及对患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该院收治的儿童湿疹患儿120例,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研究组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及氟芬那酸丁酯乳膏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干预前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第3、6、9天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湿疹患儿施以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乳膏治疗可促进疗效的提升,减轻疼痛程度,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 王振远
- 关键词:儿童湿疹疗效VAS评分
- 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研究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本次纳入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98例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予以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观察组49例实施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将2组患者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EASI评分(0.96±0.13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12%)、复发率(2.5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患者应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治疗安全有效,可提高预后。
- 黄明辉陈碧秀
- 关键词: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卡泊三醇软膏疗效
-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 目的:对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在皮肤科临床应用中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通过对在2017年五月~2018年五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的收集,总共收集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些皮肤病患者使用氟芬...
- 龙莉
- 关键词: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皮肤科
- 维胺酯联合氟芬那酸丁酯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维胺酯胶囊内服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采用维胺酯胶囊内服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对照组采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积分、血清组织蛋白酶水平、皮肤生理检测指标、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与血清组织蛋白酶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血清组织蛋白酶水平较对照组低;皮肤含水量较对照组高,皮脂量与经水分丢失量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较对照组的81.82%高;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6%,较对照组的24.2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维胺酯胶囊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能降低患者症状积分与血清组织蛋白酶水平,改善患者皮肤生理指标,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
- 关灿彬李幸丽
- 关键词:面部脂溢性皮炎维胺酯胶囊氟芬那酸丁酯软膏
- 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00例皮肤科收治的神经性皮炎患者和慢性湿疹性皮肤病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段为2016年6月到2019年1月期间,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发生皮损增加、复发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患者联合采用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能显著提升临床效果,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 蔡华王俊玲张楚怡吴晓燕
- 关键词: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卡泊三醇软膏氟芬那酸丁酯软膏临床疗效
相关作者
- 唐志坤

- 作品数:74被引量:163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酪氨酸酶活性 蘑菇 寻常型银屑病 皮肤病
- 李福秋

- 作品数:206被引量:58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孢子丝菌病 申克孢子丝菌 伊曲康唑 孢子丝菌 甲真菌病
- 杨锎

- 作品数:12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表达及临床意义 氟芬那酸丁酯 敏感性皮肤 COX-2 皮肤鳞状细胞癌
- 表贞淑

- 作品数:25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派瑞松霜 非淋菌性 尿道炎 表达及临床意义 黑色素瘤
- 李思彤

- 作品数:6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多形性日光疹 羟氯喹 氟芬那酸丁酯 红斑 氯雷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