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69篇“ 氧化动力学“的相关文章
- 一种钚金属的氧化动力学曲线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钚金属的氧化动力学曲线构建方法,构建不同环境条件下钚金属的氧化物‑气体环境界面的分子模型;利用均方位移法计算钚金属氧化物内部的第一扩散系数;对计算得到的第一扩散系数按照不同湿度分类,分别对不同湿度下的扩散...
- 程金星王庆波温伟伟黄广伟吴友朋张芝勃
- 一种钚金属的氧化动力学曲线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钚金属的氧化动力学曲线构建方法,构建不同环境条件下钚金属的氧化物‑气体环境界面的分子模型;利用均方位移法计算钚金属氧化物内部的第一扩散系数;对计算得到的第一扩散系数按照不同湿度分类,分别对不同湿度下的扩散...
- 程金星王庆波温伟伟黄广伟吴友朋张芝勃
- 厌氧氨氧化动力学特性解析
- 2024年
- 厌氧氨氧化是处理污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最有效技术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低生长速率和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使得厌氧氨氧化过程多变且不稳定。而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可以为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脱氮技术提供有价值的工具,该文对厌氧氨氧化抑制、恢复和过程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综述,阐明修正的Boltzmann模型广泛应用于厌氧氨氧化抑制后恢复性能的描述,并深入探讨不同反应器的动力学过程,认为修正的Stover-Kincannon和Grau二阶模型是最适合不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过程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环境因素的调控和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孙志华陈翠忠蓝明菊王健康
-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抑制动力学
- 高锰高铝钢高温氧化动力学行为的探索研究
- 2024年
- 为了初步探明表面粗糙状态及氧化气氛对高锰高铝钢高温氧化动力学的影响规律,利用氧化增重法研究了1000℃和1250℃表面粗糙状态及氧化气氛对高锰高铝钢氧化行为的影响规律。结论如下:1000和1250℃不同表面粗糙状态样品在空气中的氧化过程均遵循抛物线规律。表面粗糙状态在1000℃时对氧化过程影响不大,不同表面状态的样品氧化增重差异不大。而表面粗糙状态在1250℃氧化时间在60min以内表面状态对氧化增重影响仍然不大,各样品的氧化增重差异不大;而氧化时间超过60min后,不同型号砂纸预磨样品氧化增重差异变大,氧化增重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为400目(38μm)>2000目(6.5μm)>抛光>80目(178μm)。气氛中通入氧气时,1000℃氧化过程遵循抛物线规律,1250℃氧化80min内仍遵循抛物线规律,氧化超过80min后氧化增重遵循直线规律。在相同温度下空气和通氧气氛产生的氧化皮物相种类差别不大。不同的氧化温度形成的氧化皮物相组成略有差别,1000℃时氧化皮的主要物相为FeO、(FeO)_(0.798)(MnO)_(0.202)、Mn_(3)O_(4)、MnFe_(2)O_(4)、Fe_(3)O_(4)和Al_(2)O_(3);1250℃时氧化皮的主要物相为FeO、(FeO)_(0.798)(MnO)_(0.202)、MnFe_(2)O_(4)、FeMn_(2)O_(4)、Fe_(3)Mn_(3)O_(8)和Al_(2)O_(3)。1250℃通氧氧化时Al2O3的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的氧化结果。
- 孟庆勇门超奇宋明明朱航宇薛正良
- 关键词:高温氧化氧化动力学表面形态
- 基于氧化动力学参数的油藏注空气驱可行性判别方法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动力学参数的油藏注空气驱可行性判别方法,根据原油在多个不同升温速率下的氧化特征曲线的分布特征划分三个氧化反应阶段,分别获取三个氧化反应阶段的各自的不同转化率数值,再根据氧化特征曲线,并结合OFW等...
- 陈浩刘希良杨宝玺程威铭吴雨婷徐程浩高帅强左名圣武艺刘海鹏于海增张一琦李泊锐蒋璇恺王鸿儒
- 涂层厚度对Cr涂层锆合金包壳高温蒸汽氧化动力学及微观机制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涂层厚度对Cr涂层锆包壳高温蒸汽氧化行为的影响规律及其微观机制,为耐事故锆包壳表面涂层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锆合金包壳为基体材料,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制备纯金属Cr涂层,目标厚度设计值为10、15、20μm 3类。采用高温蒸汽氧化设备开展试验,氧化温度为1200℃,等温氧化时间为500~3000 s,系统研究模拟反应堆失水事故(LOCA)工况下涂层厚度对该材料体系高温蒸汽氧化行为及氧化动力学的影响。试验后,通过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等表征各样品氧化膜微结构特征、氧化层厚度、元素分布及物相组成等,基于氧化膜层厚度构建Cr涂层氧化动力学模型,同步探讨涂层原始厚度对其高温蒸汽氧化-失效微观机理的影响。结果涂层厚度为10μm时,其对锆合金基体保护作用有限,等温氧化2000 s时其表面Cr_(2)O_(3)氧化膜和残余Cr涂层已完全丧失保护功能,锆合金基体被连续氧化。涂层厚度为15μm时,第一阶段,生成保护性能较好的Cr_(2)O_(3)氧化膜,Cr涂层的氧化行为满足抛物线规律;第二阶段,Cr涂层的氧化行为发生转变,氧化膜及其残余涂层保护性能衰退,但锆合金基体始终未被氧化。涂层厚度为20μm时,Cr涂层的氧化行为满足抛物线规律,但氧化行为未发生转变,表面氧化膜及残余Cr涂层保护性能较好。结论Cr涂层厚度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抗高温蒸汽氧化性能,进而提高反应堆事故工况下燃料包壳抵御事故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不干预时间。
- 严俊高思宇杨钟毓李思功王占伟彭振驯薛佳祥廖业宏
- 关键词:涂层厚度氧化动力学
- 储层流体氧化动力学参数测定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层流体氧化动力学参数测定装置及方法,其中,测定装置包括:样品反应系统、供气控制系统和出气控制系统;样品反应系统用于为样品提供反应空间;供气控制系统用于按预设供气方式向反应空间供给反应气体;出气控制系统用...
- 王伟伟刘其成赵庆辉程海清潘攀张勇张树田杨兴超刘鑫贾大雷胡军庞树斌
- 含铁黏结剂对磁铁矿球团氧化动力学的影响
- 2024年
- 通过改变磁铁矿球团中含铁黏结剂的配比(0%、4%和8%),进行了球团氧化的动力学研究。首先利用TG-DTG-DSC分析确定了磁铁矿粉氧化的温度范围为240.1~1029.7℃,其后在温度400~1000℃和时间0~15 min内对球团进行了等温氧化动力学试验。根据反应过程中球团FeO含量随氧化时间的变化数据,分析了球团氧化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含铁黏结剂对球团氧化度的影响。分别采用0级、1级和2级基元反应级数的f(C)-t图(C为质量分数,t为时间)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球团氧化反应符合1级反应的动力学规律,并确定了不同含铁黏结剂配比条件下反应的速率常数k。最后根据未反应核收缩模型和Arrhenius方程计算了反应的活化能,并判断了反应的限制性环节。研究显示,在低温段(400~700℃),含铁黏结剂配比为0%、4%和8%时,氧化反应的活化能依次为23.40、20.83、20.73 kJ/mol,表明含铁黏结剂可以加速球团的氧化进程,原因在于黏结剂结晶水的析出增加了球团内部的孔隙率,使气体O_(2)与磁铁矿的接触更加充分,球团氧化速率更快;但含铁黏结剂配比由4%增加到8%时,球团氧化速率增加幅度较小,原因在于黏结剂中结晶水的分解和扩散影响了球团的氧化。在高温段(800~1000℃),不同含铁黏结剂的反应活化能依次为43.37、35.16、35.98 kJ/mol,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表明过量的含铁黏结剂反而不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研究结果对优化含铁黏结剂配比、改善球团矿质量和指导球团矿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邱勇虎罗果萍任杰郝帅柴轶凡
- 关键词:球团矿氧化动力学活化能
- 空气湿度对煤自燃特性及氧化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空气湿度对矿井煤自燃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空气湿度对煤自然氧化特性及氧化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特征,选取文家坡煤矿4105综放工作面煤样开展程序升温实验研究,分析不同空气湿度条件下煤样氧化自燃特性,并构建公式根据耗氧速率计算不同氧化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及指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空气湿度条件下,CO气体和耗氧速率随温度升高均呈现出指数型增长趋势,C_(2)H_(4)气体是煤高温热解的产物,在90°C以后才开始出现,文家坡煤矿煤样的临界温度为60~80°C,干裂温度为100~120°C;通过临界温度前后煤氧化动力学参数计算,煤样的表观活化能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大逐渐减小,当空气湿度超过60%以后,表观活化能又逐渐增大,且指前因子表现出类似的规律,说明煤自燃过程存在临界湿度,该湿度对煤自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该环境下煤样更加容易自燃。
- 王树明
- 关键词:煤自燃耗氧速率氧化动力学表观活化能
- 一种氧化动力学反应中改进的环境状态模拟装置及使用方法
- 一种氧化动力学反应中改进的环境状态模拟装置及使用方法,其包括系统压力控制组件、氮气和氧气含量控制组件、容器组件和连接组件的管件,系统压力控制组件包括调节压力的安全阀、压力显示器、充气阀和气囊,氮气和氧气含量控制组件包括散...
- 朱宝龙李琪李静李涛巫锡勇
相关作者
- 宋迎东

- 作品数:835被引量:83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研究主题:陶瓷基复合材料 航空发动机 载荷谱 复合材料 陶瓷基
- 王正品

- 作品数:104被引量:430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安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T91钢 热老化 9CR-1MO-V-NB-N钢 氧化动力学 显微组织
- 孙志刚

- 作品数:294被引量:31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研究主题:陶瓷基复合材料 航空发动机 载荷谱 复合材料 纤维
- 周兴泰

- 作品数:98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熔盐 熔盐堆 合金 镍基合金 玻璃炭
- 郭建亭

- 作品数:404被引量:1,661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研究主题:金属间化合物 NIAL 合金 力学性能 高温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