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8篇“ 氮收支“的相关文章
- 3种饵料微藻对马氏珠母贝生理代谢和碳氮收支的影响
- 2025年
- 为明确饵料种类和质量浓度对马氏珠母贝生理代谢及碳氮收支的影响,在水温(26.0±0.5)℃下,将壳长(55.06±1.22)mm、湿质量(23.26±1.12)g的马氏珠母贝饲养在200L砂滤海水的塑料桶中,投喂球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亚心形扁藻,每种藻类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2、4.4、6.6mg/L(干质量),研究微藻种类和质量浓度交互作用下马氏珠母贝的摄食率、耗氧率、排氨率、排粪率及钙化率等生理代谢指标,以此计算马氏珠母贝的碳氮收支。试验结果显示:饵料种类和质量浓度显著影响马氏珠母贝摄食率[13.36~39.14mg/(g·h)](P<0.05);球等鞭金藻组,马氏珠母贝摄食率随饵料质量浓度变化先升后降;其他两组则随饵料质量浓度升高而升高。饵料种类显著影响马氏珠母贝耗氧率和排氨率(P<0.05),其中亚心形扁藻组耗氧率较低[0.63~1.34mg/(g·h)],牟氏角毛藻组排氨率较高[0.44~0.71mg/(g·h)]。饵料种类和质量浓度显著影响马氏珠母贝生长碳收支,本试验条件下,生长碳占比随饵料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相同饵料质量浓度条件下,生长碳占比为球等鞭金藻组>牟氏角毛藻组>亚心形扁藻组。低饵料质量浓度下(2.2mg/L),马氏珠母贝排泄氮占比较高(36.75%~81.63%),生长氮占比较低(-26.91%~29.48%)。在饵料较高质量浓度下(4.4、6.6mg/L),马氏珠母贝生长氮占比为球等鞭金藻组>亚心形扁藻组>牟氏角毛藻组。本试验量化了不同微藻种类及质量浓度下马氏珠母贝各生理代谢及碳氮收支参数,可为提升双壳贝类养殖技术及生态适应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任鹏张兴志刘敬灿吕淑果王爱民刘春胜
-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生理代谢
- 2000-2020年我国31个省市区玉米生产系统氮收支平衡分析
- 2024年
-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国广泛种植。氮素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探究玉米生产系统的氮素输入和输出状态,有助于明确其资源利用与生长状况。以我国31个省市区的玉米生产为例,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定量识别区域农作物中玉米的氮素流动过程及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20年31个省市区的玉米氮素输入量和输出量整体上呈波动增长,部分省市区的玉米氮素流动量变少,其中黑龙江省的玉米氮素输入量与输出量占比最高(12.56%),吉林、山东和内蒙古等省市区次之,占比分别为12.19%、10.59%和8.92%,可见北方省市区的玉米氮素输入与输出量占比相对较高。海南(0.0264%)、上海(0.013%)、西藏(0.012%)是我国玉米氮素流动相对最低的省市区。2)各省市区以灌溉水氮输入量(FSIN_(irr))和生物固氮量(FSINbnf)居多,其次为种子氮输入量(FSIN_(see))、大气氮沉淀量(FSIN_(dep)),种植废物还田(FSIN_(str))最少;各省市区玉米农作物氮输出量(FSOUT_(cro))占氮素输出总量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大气释放氮损失量(FSOUT_(atm))、肥料淋失氮损失量(FSOUTgro),肥料流失氮损失量(FSOUT_(sur))最少。3)2000—2020年全国玉米氮输入量385478.73万t,输出量6154.87万t,氮素输入是31个省市玉米生产氮素流动的主要方式。提出加强农田污染治理、清洁生产及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举措,为玉米生产过程中的氮素调整和优化提供科学支撑。
- 何雨鸿
- 关键词:玉米氮收支
- 饵料种类及浓度对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生理代谢及碳氮收支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探究饵料种类及浓度对翡翠贻贝生理代谢和碳氮收支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测量了3种微藻饵料(球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和亚心形扁藻)及3个饵料浓度(2.2、4.4和6.6 mg/L,干重)交互作用下翡翠贻贝的摄食率、呼吸率、排泄率、排粪率及钙化率,继而对翡翠贻贝在相应条件下的碳氮收支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翡翠贻贝摄食率受微藻种类影响不明显,但随饵料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呼吸率和排泄率主要受饵料种类影响,且饵料种类和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在高饵料浓度条件下牟氏角毛藻组呼吸率高于亚心形扁藻组和球等鞭金藻组;饵料种类和浓度显著影响翡翠贻贝排粪率,在相同饵料浓度下,牟氏角毛藻处理组排粪率高于其他两种微藻组;同种微藻条件下,排粪率随饵料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翡翠贻贝钙化率受饵料种类及浓度影响不显著。碳收支方面,排粪碳与生长碳占翡翠贻贝所摄食碳量的78.37%~96.22%。各饵料组生长碳占比随饵料浓度增加而升高,投喂高浓度(4.4和6.6 mg/L)球等鞭金藻和牟氏角毛藻的翡翠贻贝生长碳占比较高(71.75%~74.49%)。氮收支方面,球等鞭金藻组和亚心形扁藻组翡翠贻贝生长氮随饵料浓度增加而增加,而排泄氮呈相反趋势。低饵料浓度条件下,牟氏角毛藻组生长氮和排粪氮最高,而排泄氮最低。
- 任鹏刘敬灿鲍凌翔胡青松张兴志彭金霞王爱民刘春胜
- 关键词:翡翠贻贝饵料浓度
- 不同氮水平下玉米马铃薯间作对农田系统氮收支的影响
- 农田生态系统氮收支反映了系统的氮素来源、支出途径和盈亏状况。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氮收支平衡,有利于明确系统中氮素输入,特别是氮素去向和损失,为农田氮素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然而,不同种植模式下农田生态系统氮收支的差异,先...
- 胡开博
- 关键词:间作氮水平土壤氨挥发氮收支
- 淡水精养池塘氮收支及氮管理措施
- 2022年
- 除氧外,对水产品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氮的转化。池塘精养为我国水产品最主要的索取形式,分析个体或池塘的氮收支,探索提高氮转化效率的途径,对食物保障、农产品品质提升、环境与生态资源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精养池塘氮收支、鱼类氮收支的一般规律,以及氨氮、亚硝态氮的产生、转化、危害和常见处理措施,并对池塘氮管理方案提出问题与展望。
- 赵巧娥
- 关键词:氮收支池塘氨态氮亚硝态氮微生态制剂
- 千岛湖流域主要土地利用方式氮收支平衡特征被引量:5
- 2022年
- 分析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氮收支平衡特征是了解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氮平衡的影响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以千岛湖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农户调查、土壤氮测定、文献调研等方法,评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氮收支平衡及差异。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方式氮输入量表现为菜地>桑园>水田>茶果园(茶园、柑橘园、山核桃园)≈旱地>混交林>毛竹林≈马尾松林,耕地和园地均为施肥的氮输入量最高。各种土地利用方式氮输出量总体上表现为菜地>水田>桑园>山核桃园>茶园>旱地>柑橘园>混交林>毛竹林>马尾松林。总体上各种土地利用方式氮盈余及环境风险为菜地>桑园>茶园>柑橘园>旱地>水田>山核桃园>马尾松林>混交林>毛竹林,菜地是氮高输入、高输出的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其次是桑园,受高输入量的影响;茶园、柑橘园的氮盈余量较高,水田虽然氮的输入量比较高,但是也是利用率高的类型,盈余量低于旱地;自然林地几乎没有施肥或很少施肥,输入输出都比较少。
- 韩轶才李恒鹏刘明亮盛海燕刁亚芹李鹏程艾柯代·艾斯凯尔
- 关键词:千岛湖流域土地利用方式氮平衡
- 基于氮收支平衡的河套灌区春小麦农田灌溉和施氮策略被引量:9
- 2022年
- 针对中国黄河中上游河套灌区不合理灌溉和施肥造成的土壤氮素流失严重及氮收支不平衡等问题,该研究于2019-2021年开展田间试验,探讨不同灌溉和施肥策略对土壤氮损失、作物氮吸收及氮收支的影响。试验设置了3个灌溉水平(高水I1:450 mm,中水I2:315 mm,低水I3:180 mm)和2个施氮水平(高氮N1:340 kg/hm^(2),低氮N3:170 kg/hm^(2)),此外,2020和2021年在中等灌溉水平I2下补充了中等施氮水平(250 kg/hm^(2),N2),对不同处理的土壤氮损失、作物氮吸收及氮收支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肥料氮是农田氮输入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灌溉水、大气沉降和非豆科作物固定。作物吸氮占土壤氮输出的比例最大,其次是NO3~--N淋失、NH3挥发和N2O排放。对于氮输入而言,其值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对于土壤氮输出而言,减少灌水量和施氮量可显著降低土壤总氮损失量,但过低的灌水量和施氮量将导致小麦吸氮量的降低。传统的N1施氮处理可导致土壤氮素盈余,而施氮量降低50%的N3处理则导致土壤氮素大量亏缺。对照处理(I1N1)的土壤氮损失量最高,该处理氮损失占土壤氮输出的比例高达25%~35%,其中NO3~--N淋失和NH3挥发占总氮损失的95%以上。与对照处理相比,I2N2处理可减少21%~29%的氮损失,且作物吸氮几乎未受到影响。同时,该处理土壤氮素处于轻度亏缺状态,其亏缺量为28~50 kg/hm^(2),占总施氮量的11%~20%。若在收获后将4~8 t/hm^(2)的小麦秸秆还田,则可保持麦田土壤的氮收支平衡。因此,通过改善灌溉和施肥策略并配合适当的秸秆还田可以有效缓解河套灌区春小麦农田的氮损失且实现土壤氮平衡,该研究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小麦农田可持续生产和氮污染物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 李越李根东陈志君陈志君黄冠华
- 关键词:温室气体水肥管理
- 两种碳源施用对菜地红壤氮收支的影响
- 氮循环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循环过程,其稳定性对于维持氮素的稳定和土壤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田中长期过量施用化学氮肥,造成氮循环的收支不平衡,因此,了解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素的收支对维持土壤氮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 杨宇
- 关键词:氨挥发氧化亚氮排放
- 近江牡蛎生长代谢活动对半封闭海湾碳氮收支的影响-以钦州湾为例
- 半封闭海湾富营养化是近岸海域面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滤食性贝类养殖其生长代谢活动通过摄食、钙化、排泄、生物沉积对于半封闭海湾富营养化的碳氮收支产生影响,是目前环境地学、海洋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以富营养...
- 曾恒
- 关键词:富营养化滤食性贝类生长发育代谢活动
- 快速城市化地区自然-社会复合系统氮收支研究 ——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
- 人类活动深刻影响了氮的循环过程,在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氮收支特点更为明显。本文充分考虑快速城市化地区特点和研究区域实际情况,调整现有氮循环模型模块及参数,基于物质流分析法和排放系数法,二次开发出以上海市青浦区为研究案例的快速...
- 高瀛远
-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地区氮收支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陈浩如

- 作品数:39被引量:47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军曹鱼 大亚湾核电站 营养盐 氮收支 温度
- 孙丽华

- 作品数:21被引量:27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军曹鱼 赤潮 氮收支 营养盐 摄食水平
- 陈法锦

- 作品数:102被引量:44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营养盐 壳聚糖 影响因素 同位素 无机氮
- 陈文霞

- 作品数:7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 研究主题:凡纳滨对虾 氮收支 免疫酶 消化酶 投喂频率
- 曾珍

- 作品数:29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营养盐 饵料 聚维酮碘溶液 种苗 亲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