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11篇“ 水分利用率“的相关文章
提高苹果矮化砧木水分利用率和果实品质氨基酸施用方法
本发明属于苹果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苹果矮化砧木水分利用率和果实品质氨基酸施用方法,施用植物内源氨基酸GABA。提高苹果矮化砧木水分利用率以根施的方式施用植物内源氨基酸GABA,所述植物内源氨基酸GABA的浓度为1...
管清美程鹏达张德辉岳倩宇赵爽张雨田杨欣玥毛秀山
控水对樱桃番茄产质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2024年
为了明确控水对结果期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樱桃番茄品种红风铃为试验材料,用土壤水分速测仪测定土壤容积含水量,对不同土壤容积含水量指标下樱桃番茄品质、产量及水分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容积含水量降低,樱桃番茄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番茄红素含量明显提高,水分利用率也明显提高;单果重和产量随土壤容积含水量降低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各项指标,樱桃番茄结果期最佳土壤容积含水量以25%最适。
赵东风谢利芬李朝森方舟郭勤卫张婷
关键词:樱桃番茄控水水分利用率
调亏灌溉对‘阳光玫瑰’葡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2024年
为了探索杨凌地区最佳的‘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生长及品质的水分调控阈值。在‘阳光玫瑰’葡萄的花期、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成熟期分别设置轻(田间持水量65%的土壤含水量)、中(田间持水量55%的土壤含水量)两种干旱胁迫,以全生育期充分供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育期调亏灌溉对‘阳光玫瑰’葡萄生理生长状态、果实产量、品质指标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充分供水相比,花期中度干旱胁迫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每667 m^(2)产量增加5.52%,水分利用率提高8.58%;果实膨大期轻度干旱胁迫每667 m^(2)产量减少4.42%;着色成熟期中度干旱胁迫显著提高果实品质,但每667 m^(2)产量减少0.39%,水分利用率提高2.49%。综合生长指标、水分利用率、产量及品质指标四个方面得出花期中度水分胁迫最佳灌溉制度。
于海燕文颖强
关键词:葡萄调亏灌溉水分利用率果实品质
不同测墒补灌模式对黄淮海区域夏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索黄淮海区域夏玉米最优测墒补灌模式,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开花期和籽粒灌浆期均分别设0~40 cm土层控制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70%和75%补灌模式2个,以常规灌溉模式(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100%)为对照,研究不同模式对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养分、玉米长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常规灌溉和70%补灌模式相比,75%补灌模式显著提高了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玉米株高、生物量鲜重、含水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最大增幅分别为8.38%、29.82%、26.74%和12.71%、16.73%、37.76%、18.38%、9.98%、2.56%、12.80%;2)75%补灌模式比常规灌溉模式显著降低了玉米植株耗水总量,节水10.32%,提高了水分利用率25.78%和灌溉水利用率69.71%,75%补灌模式比70%补灌模式水分利用率和灌溉水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5.81%和14.22%。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开花期和籽粒灌浆期75%补灌模式是黄淮海区域夏玉米节水保肥、增产高效的最优测墒补灌模式。
邢晓飞宋付朋王祥峰杨志峰王文杰秦涛
关键词:夏玉米水分利用率
一种提高大蒜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灌溉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大蒜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灌溉方法,其特征是,灌溉方法如下,S1、测定土壤含水量,S2、记录大蒜株高和叶面积,在返青期、拔节期、蒜薹伸长期和鳞茎膨大期采用直尺测定株高和叶面积,其叶面积指数计算公式如下:L...
王昕张立志李晶徐远志杨震谢文鹏史晓清倪新美朱军刘征卞俊威孙雪琦
中欧作物节水灌溉技术及水分利用率研究进展
2023年
作物节水灌溉技术是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它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供水条件,用少量的水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作物的抗旱性均具有重要的影响,是目前农业领域被关注的主要热点之一。本文以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为对象,对中国和欧盟地区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中欧作物节水灌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培育节水抗旱作物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对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封智伟杜崇宣张建华许卫锋许飞云
关键词:作物节水灌溉技术水分利用率水资源
不同滴灌下限对南疆枣树土壤水分变化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2023年
以8年生“骏枣”为研究对象,研究滴灌枣树在不同滴灌下限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枣树的需水关键期是花期、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枣树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是需水高峰期。不同滴灌下限垂直方向上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处理均表现为0~40 cm土壤含水量高于40~60 cm土壤含水量。0~40 cm土壤含水量与40 cm以下土壤含水量差异极显著。处理3 (85%田间持水量下限)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处理2 (70%田间持水量下限)、处理1 (55%田间持水量下限)提高了28.87%、58.23%。在枣树需水关键期,滴灌时间为土壤含水量达到85%田间持水量下限(0~60 cm土壤平均田间持水量),开始滴灌,滴灌间隔为6~7天一次;成熟期为达到55%的田间持水量下限,开始滴灌。连续滴灌1 d为好。适宜的滴灌下限有利于提高枣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在枣树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85%田间持水量下限有利于提高枣树的水分利用效率,亦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水涌王亮何宗铃焦灰敏桑玉伟刘泽辉
关键词:枣树土壤水分水分利用率
水分利用率与光合速率协同的温室作物需水调控方法
本发明一种水分利用率与光合速率协同的温室作物需水调控方法,获取不同温度、光量子通量密度、CO<Sub>2</Sub>浓度和土壤湿度嵌套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和WUE数据,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构建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和WUE预测模型...
胡瑾完香蓓隆星月邓一飞陈丹艳
负水头供水源位置对番茄生长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2023年
[目的]研究负水头灌溉对番茄生长、灌水方式和水分利用率等的具体影响,旨在为完善负水头灌溉技术体系和提高水资源高效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盆单株的盆栽试验方法,利用负水头灌溉技术,研究了供水源位置对番茄长势、灌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负水头供水源位置对于番茄的生长和水分利用率有显著影响。与双盘埋设于根系两侧并交替供水相比,单盘竖向埋设于根系一侧供水和供水盘水平埋放于根系底部供水的单株产量分别增产14.3%和0.5%;根系两侧并交替供水的番茄植株生长趋势和地上部植株干物质量相对较小,但与其他两种供水位置相比其根冠比均提高33.3%;另外,根系两侧并交替供水的单株番茄总灌水量可降低24.7%和17.4%,较其他两种供水源位置的单侏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43.8%和14.8%;根系趋向供水源处生长。[结论]不同的负水头灌溉水源埋设位置显著影响番茄生长的参数是不同的,就设计的试验组次而言,在有效利用水资源,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和提高番茄产量等方面,双盘埋设于根系两侧并交替供水的方式最优,能有效降低灌水量,提高水分利用率,是最优处理,可以在实践中予以推广。
张芳高子乐冯跃华孙晋锴姜楠冯峰薛绪掌
关键词:水分利用率番茄长势
辽宁阜新地区玉米苗后中耕深度和周期对产量与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2023年
干旱是阜新地区玉米生产中的主要限制因素,为了解深松周期与深度对玉米产量与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进行了为期4年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耕深松可以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有利于疏松土壤,加深活土层,为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环境,促进玉米生长,从而提高玉米产量。中耕周期为1年、深度25cm的处理效果较佳,此中耕模式适宜在阜新地区推广应用。
袁秀辉朱春杰谷健
关键词: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相关作者

于振文
作品数:409被引量:8,485H指数:64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冬小麦 籽粒产量 施氮量 耗水特性
裴雪霞
作品数:155被引量:1,521H指数:22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冬小麦 旱地小麦 小麦产量 生长发育
张定一
作品数:240被引量:1,797H指数:22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冬小麦 强筋小麦 小麦品种 小麦产量
时丽冉
作品数:138被引量:791H指数:16
供职机构: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盐胁迫 小黑麦 干旱胁迫 谷子 光合性能
王占林
作品数:98被引量:396H指数:9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枸杞 黑果枸杞 土壤含水量 水分利用率 蒸腾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