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82篇“ 江户时代“的相关文章
- 江户时代(1603—1868)《芥子园画传》和刻本初探
- 2024年
- 《芥子园画传》(亦称《芥子园画谱》)为中国明清时期著名的绘画技法图谱。江户时代(1603-1868),“唐本”《芥子园画传》传入日本后,被数次重刻、翻印、并施加训点假名,最终形成版本各异的“和刻本”《芥子园画传》。文章重点对1748年“河南楼宽延版”《芥子园画传》、1800年《芥子园画传考》、1819年《译本芥子园画传》三种和刻本的内容、特点、影响等加以探讨,旨在梳理《芥子园画传》在江户时代的传播与接受轨迹,明确其在中华文化域外传播中的作用。
- 李杰
- 关键词:芥子园画传和刻本江户时代
- 探寻江户时代出版物背后的化妆文化
- 2024年
- 日本平安时代,以贵族为中心的国风文化诞生,独特的化妆文化开始萌芽,日本贵族们奠定了白红黑传统化妆三原色。至平安时代后期,这种独特化妆手法在男性间开始流行,男子打扮成女性模样之风渐及公卿。同时,化妆作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表现与权力的象征随着政权的更替,由公家向武家扩散,并且渗透到庶民阶层。至江户时代,化妆文化在武家礼法与身份制度的双重规制下,逐渐在女性中普及并成为她们有限度展现个性的方式,这也是江户时代女性化妆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在化妆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往来物”、美容指南书和浮世绘等出版物扮演了重要角色。该文深入分析这些出版物的具体内涵,重点关注它们如何塑造和影响了化妆观念,从而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化妆文化。
- 粟瑶
- 关键词:江户时代浮世绘
- 《唐诗选》与江户时代雅俗文学的结合
- 2024年
- 明代旧题李攀龙编的《唐诗选》,虽然存在伪书争议,却在日本江户时代非常流行。据蒋寅统计,现知日本《唐诗选》版本达到一百三十徐种,其中由东京嵩山房刊行的服部南郭校订本,自1724年初版直至幕府末期,再版达四十三种之多,以每版五千部计,总数达二十万部以上。其他各种训译、注释、评点以及大字素读本(纯汉字无注释)、假名(片假名或平假名)附本、四声假名附本、唐音本、书法本(行、楷、草、篆)、画本甚至面向儿童的版本(如《唐诗儿训》)等等更是不计其数。
- 蒋春红
- 关键词:江户时代《唐诗选》雅俗文学平假名片假名
- 日本江户时代《近思录》藩版印本研究
- 2024年
- 江户时代中国理学经典《近思录》在日本被广泛传播,产生了丰富的《近思录》系列翻刻、注解、讲述、翻译、仿编等本土再生文献,多达数百种,远超中国同时期。其传世形式以写本、抄本为主,以及少量坊版、私版、官版印本。其中藩版仅见于会津藩印《(山崎嘉训点)近思录》《近思录说略》《(活板)近思录》《近思录训蒙辑疏》,这四部藩版印本时间上跨越了整个江户时代,其刊刻原因、内容、学术特点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色,展现了江户时代日本本土学术对外国经典的容受从自觉到自信的发展过程。
- 郑春汛
- 关键词:江户时代《近思录》
- 图像与日本江户时代的王维诗歌接受
- 2024年
- 江户时代木刻版画迎来发展高峰,日本汉诗也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数量丰富的图像改变了江户文人接受中国古典诗歌的方式。王维作为诗画融通的典型代表,江户时期有很多与其相关的图像资料,这些图像资料在江户王维诗歌接受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文献资料价值与艺术价值。对接受活动本身而言,图像具有拉近接受主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激发创作主体的热情、产生“广告效应”、推动确立王维诗歌经典性等作用。王维诗歌“如画”的特点、南画的发展、江户市民喜爱图画的趣味等因素促成了图像成为江户文人接受王维诗歌的重要方式。在王维诗歌接受研究中引入图像,使得文学史与艺术史对话、交流,深化和丰富既往研究并开拓新的研究论题,也为我们研究图像与日本江户时代的中国古典诗歌接受打开一个窗口。
- 熊瑶
- 关键词:江户时代图像
- 明清丝绸影响下的日本江户时代有职设计
- 2024年
- 明清时期中国丝绸大量出口到日本,对江户时代复兴的有职设计产生影响,形成和汉融合的折衷设计。文章首先介绍有职织物及其纹样的形成过程、礼仪属性和文化内涵,通过研究文献与传世实物个案,分析江户时代有职设计吸纳的明清丝绸纹样、构图形式,主要织物品类及其在服装上的应用,并探究其背后的纺织技术、丝绸贸易和社会文化因素。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探究明清丝绸对日传播和影响、梳理有职纹样自身的设计与发展规律,及其与中国输入源之间长期保持的互动关系,对进一步探究中国古代丝绸的对外传播和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 徐蔷赵丰
- 关键词:江户时代
- 明清琴谱集在日本江户时代的接受研究
- 2024年
- 古琴作为中国的传统乐器,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有“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赞誉,是中国最为生动的音乐文化代表之一。我国古琴文化在日本江户时代得到广泛传播,琴谱集作为记载琴乐形式及琴学理论的重要文本载体,也是琴乐的传播与接受中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
- 彭力捷
- 关键词:江户时代
- 江户时代堂岛米市场的官方认可与经济演变
- 2024年
- 本文分析了江户时代堂岛米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日本经济政策的影响。文章指出,堂岛米市场不仅是江户时代大阪的米交易中心,而且其交易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其期货交易的组织化被视为世界上首个有组织的期货交易所。文中着重分析了德川吉宗时期的享保改革,探讨了改革的经济背景、政策实施及其对堂岛米市场的影响。指出改革期间,由于稻米产量增加导致价格下跌,进而影响了幕府的财政收入。文章还探讨了堂岛米市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其在市场干预、价格稳定及商品流通方面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期货交易的风险,如空米市场的交易偏离实际米交易,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和社会动荡。综上所述,本文不仅提供了对堂岛米市场历史地位和作用的分析,还展示了其对后世期货交易体系的影响,为理解现代金融市场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堂岛米市场官方认可的研究,可以为理解江户时代特别是享保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
- 韦煜翔
- 关键词:江户时代
- 赴日清人书法与江户时代日本对中国书法的接受
- 2024年
- 江户时代日本推崇儒学,涌现出一批喜好汉文化的文人。在书法领域,相对于“和样”书法,日本人对具有中国书法特征的“唐样”书风更加青睐。由于江户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每年定期赴日的仅有前往长崎贸易的清代商船船主、乘员等,其中不乏精通书法者。部分日本文人为了得到善书者墨迹,专门造访长崎,请教书法知识。这些书法最能展示当时中国书法的真实面貌,称得上是学习“唐样”书风的首选。
- 松浦章许浩
- 关键词:江户时代
- 文徵明书风“正脉”形象在日本江户时代的塑造与传播
- 2024年
- 诸多学者认为,明代书画大家文徵明是影响日本江户时代“唐样的书法”的关键人物。但文徵明书风“正脉”形象的传入,却存在种种认识上的偏差和错位。本文参考大量中日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辨析,认为文徵明书风“正脉”并非直接传入,而是在中国和日本人士的互动中逐渐被塑造和传播,最后得以定型的,这反映了历史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过程中的复杂性,值得深入关注与研究。
- 施錡
- 关键词:江户时代文徵明
相关作者
- 董灏智

- 作品数:43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四书 江户时代 荻生徂徕 朱子学 古学
- 张小敏

- 作品数:24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
- 研究主题:《诗经》 《诗经》学 江户时代 诗经学 《诗》学
- 肖永芝

- 作品数:98被引量:8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 研究主题:《本草纲目》 医籍 疫病 江户时代 本草纲目
- 孟晓旭

- 作品数:41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
- 研究主题:中日关系 江户时代 东北亚安全 合作伙伴关系 基础设施
- 徐泽林

- 作品数:26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江户时代 注解 《授时历》 和算 中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