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22篇“ 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相关文章
产业集聚、企业加成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污染密集型产业样本的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利用2007—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以企业加成率作为中介变量深入考察了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专业化集聚显著推升了GTFP,而多样化集聚显著抑制了GTFP;衡量市场竞争度的企业加成率在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GTFP之间发挥的中介作用均显著为正;企业加成率与GTFP负相关,表明市场竞争有利于GTFP提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以企业加成率作为门限变量时,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GTFP的影响分别存在双重门限和单一门限;在中西部地区,多样化集聚不利于GTFP提升、从而需要大力发展专业化集聚,在东部地区则相反。
鲍金红彭舒阳
关键词:污染密集型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黄河流域污染密集型产业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利用综合污染密集指数方法识别了11个行业为污染密集型产业,通过核密度估计、基尼系数与产业转移系数等方法探析黄河流域污染密集型产业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面板模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1—2016年,污染密集型产业具有向黄河流域地区转移的趋势,污染密集型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呈现倒“U”,但比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黄河流域污染密集型产业主要布局在下游地区,2001—2016年呈现先向中上游地区扩散再进一步向下游地区集聚的态势。水污染产业下游地区集聚明显,而中上游地区的土壤污染风险加重。(3)环境规制、产业集聚、要素成本是黄河流域污染密集型产业时空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卢丽文李小帆
关键词:黄河流域污染密集型产业影响因素
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基于中国地级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在当前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背景下,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面临着更多挑战。基于2003—2016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出口规模在时间上、空间上表现出不均衡性。从出口强度看,中西部地区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依赖性相对更高。政策层面,环境规制短期内会抑制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规模,但其长期效应相对有限。企业层面,污染密集型企业出口产品与本地的技术关联越强、复杂度越高,越不容易受到地方环境规制压力的负面影响。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政府需动态调整环境政策,采用因地、因时制宜的治理模式;企业需有意识地推动生产技术更新与产品质量升级,承担更多的环保责任。
盛涵天汤慧桢贺灿飞
关键词:环境规制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地级市
污染密集型产业跨国转移对不同国家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为更好地研究产业跨国转移对不同国家、不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将其分为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并纳入LMDI分解模,识别全球39个主要国家CO_(2)、SO_(2)排放密集型产业并进行因素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9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了18.11%的碳密集型产业,该过程在减少发达国家23.97亿吨CO_(2)排放的同时,增加了发展中国家41.42亿吨排放;前者减排主要得益于碳密集型产业转出的结构变化,占总效应的66.99%,而后者增排主要源于产业转入规模增加,贡献达70.80%。研究进一步比较了产业转移与技术进步的污染排放效应,发现随着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产业转移的污染排放影响在人均GDP为2.05万美元前后分别呈现增排效应和减排效应。研究还发现,硫密集型产业存在类似现象,差别在于当人均GDP为1.43万美元时就发生转变,这可能与CO_(2)、SO_(2)两者不同的全球性与局地性污染特征有关。
毋泽鹏王奇
关键词:污染密集型产业
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时空特征及其绿色经济效应被引量:24
2022年
污染治理是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难点与痛点,而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正是造成长江环境问题的重要诱因。从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机理出发,采用加权标准差椭圆等方法,识别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份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格局并探究其绿色经济效应。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深度弱于全国水平,产业结构朝绿色低碳化转;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地区分异显著,中上游地区污染产能集聚能力较强;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能力在短期内具有抑制作用,但存在长期绿色转机制,上中下游地区绿色转折速率梯度提升。研究结果可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集聚发展提供借鉴。
黄磊吴传清
关键词:污染密集型产业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
“双碳”目标下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异质性分析
2022年
污染密集产业影响因素的异质性规律研究,对于我国防污降碳意义重大。从三类污染物排放的角度测算行业综合污染密集指数方法来界定污染密集型产业,从时间和空间测度产业转移的方向,并采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特征。其结果表明: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的诸多因素中,地区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对外开放程度、城镇化率会导致污染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而研发经费投入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和财政分权会使污染密集型产业集中。
张再杰陆品妮
关键词:污染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
广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在选取2008—2017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污染密集型产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检验,验证广东省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其次,分析影响广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最后,分别从珠三角与非珠三角两个角度出发探讨环境效应的影响,从而为“2060碳中和计划”下广东地区产业合理布局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温睿曾灏然
关键词:产业转移环境效应
长三角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也是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集中度较高的区域,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打造世界级科创产业高地成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新目标,产业腾笼换鸟势在必行。污染密集型产业因为其环境负外部性显著,不利于...
吴小勇
关键词:环境效应
基于大气环境自净能力的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路径及政策优化研究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分工的加速调整,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会寻求不同区域的优势资源,而产业转移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重要形式,也就成为地区间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王晓研
关键词:污染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政策
环境规制、财政分权与区际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被引量:4
2021年
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6年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数据,分别从地理和经济视角构建距离权重矩阵进行空间计量分析,探究在财政分权框架下环境规制对区际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的环境规制水平引发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际转移,地方政府财政分权度的提升显著削弱了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进入的抑制效应;污染密集型产业在区际间的转移行为具有强烈的空间关联性,表现出由东向西、由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转移的态势。因此,承接地在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进程中,关键是要加强其承接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拉力,提升环境承载力,依据本地产业的关联性,理性引入外来企业。
姜泽林叶燚陈灿平
关键词:环境规制地方政府竞争财政分权污染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

相关作者

沈静
作品数:66被引量:44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环境管制 产业转移 珠江三角洲 产业集群 面板数据模型
贺灿飞
作品数:345被引量:5,549H指数:4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制造业 出口 中国制造业 区位 集聚经济
李春友
作品数:12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研究主题:利益相关者 污染密集型产业 印染 复杂产品系统 网络演化
豆建民
作品数:57被引量:1,321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研究主题:污染 城市 经济集聚 环境污染 污染密集型产业
田光辉
作品数:7被引量:102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研究主题:环境规制 污染密集型产业 区域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