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 篇“ 沙漠演化 “的相关文章
35ka B.P.以来巴丹吉林沙漠 南缘地区气候变化与沙漠 演化 沙漠 沉积记录是过去全球变化研究(PAGES)的重要载体之一。巴丹吉林沙漠 特殊的地理位置--既处于我国东、西部沙区的过渡地带,又位于现代冬季风的出口和夏季风的尾闾,赋予了它在我国沙漠 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中的独特优势和必要性。... 杨艺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 东亚季风 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毛乌素沙地15ka以来气候变化及沙漠 演化 研究 被引量:39 2010年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三道沟剖面进行沉积学分析,结合常规14C和光释光测年结果,并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将毛乌素沙地15ka以来的演化 过程分为4个阶段:15ka以前,处于末次冰期极盛期的后期,冬季风活动强烈,气候干冷、风蚀强烈,沙漠 处于活化扩张阶段;15~6.33kaBP,气候逐渐回暖,风力减弱,但沙丘仍处于活化状态,期间可能有气候的暖湿波动;6.33~3.5kaBP,夏季风活动较强,冬季风活动较弱,气候总体温暖湿润,沙丘固定、沙漠 退缩,其中又存在一些干冷波动,5kaBP前后气候曾发生突变;3.5kaBP以来,冬季风活动又逐渐增强,夏季风活动减弱,气候寒冷干燥,风沙活动增强。 鲁瑞洁 王亚军 张登山关键词:毛乌素沙地 气候变化 沙漠演化 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生代沉积:对青藏高原北缘隆升和塔克拉玛干沙漠 演化 的指示 被引量:14 2009年 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生代沉积地层厚达万米以上。研究的叶城和阿尔塔什两个剖面分别厚4500m和7000m,基本代表了塔里木南部的新生代沉积。叶城剖面的底界年龄根据磁性地层测定约为8Ma。阿尔塔什剖面的底界年龄根据海相碳酸盐岩87Sr/86Sr的比值与全球Sr同位素曲线对比,约为30~35Ma。从岩性地层分析,剖面的下部为中新统乌恰群,主要由泥岩和粉砂岩组成,沉积相为低能环境的辫状河和曲流河。剖面的中部是上新统阿图什组,由红色泥岩、砂岩夹薄层砾岩以及埋藏风成黄土构成,沉积环境为冲-洪积扇的中远端。剖面的上部是上新统—下更新统西域组,由中粗砾岩夹块状粉砂岩透镜体(埋藏风成黄土)组成,主要是近源洪积扇沉积和风成沉积,以上地层层序可以进行很好的区域对比。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生代沉积由新近纪红层向上变化为逆粒序砾岩和碎屑流沉积,记录了青藏高原北缘隆升造成的沉积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干旱化气候的阶段性演化 。在约8Ma时,叶城和阿尔塔什两个剖面都发育了风成沙丘沉积。而在阿尔塔什剖面,沙丘沉积之下还发育了一套厚层的膏盐沉积,指示了塔里木盆地南缘在此前后已经相当干旱,只是仅凭这些证据还难以判断沙漠 发育的规模。而上新世—更新世阿图什组和西域组中发育的埋藏风成黄土沉积,则指示了塔克拉玛干沙漠 在此时已经发育到了相当规模,极度干旱的气候条件(可能类似于现在)已经形成。 郑洪波 贾军涛 王可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南缘 青藏高原北缘 塔克拉玛干沙漠 腾格里沙漠 南缘末次冰盛期以来沙漠 演化 与气候变化 被引量:15 2006年 位于现代季风区边缘的沙漠 黄土边界带,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末次冰盛期以来历经多次北进南退移动和暖湿、冷干变化。依据对腾格里沙漠 南缘白岩沟剖面的黄土古土壤风成砂序列的年代测定,建立了腾格里沙漠 南缘末次冰盛期以来沙漠 演化 的时间序列,并结合剖面各地层的粒度分析、色度分析和CaCO3分析结果,认为末次冰盛期该区主要经历了两次沙漠 强烈扩张、两次退缩以及一次小幅度扩张的阶段。而全球变化所导致的东亚冬、夏季风变化是沙漠 正、逆过程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 李琼 潘保田 高红山 徐树建关键词:腾格里沙漠 末次冰盛期 沙漠演化 气候变化 1.8 Ma BP以来陇西断岘黄土剖面沉积特征及其反映的腾格里沙漠 演化 被引量:18 2006年 六盘山作为青藏高原的东北构造边界,东西两侧有着明显的风成沉积差异。通过对陇西盆地六盘山西侧山麓剥蚀面上厚约223 m的断岘黄土-古土壤剖面的古地磁、磁化率和粒度分析,该剖面具有1.8 Ma BP以来完整的风成沉积旋回。主要应用砂粒百分含量(>63μm)作为指示风成物质来源区沙漠 范围和气候干旱的直接指标,初步发现腾格里沙漠 自1.8 Ma BP以来至少有2次大的扩张与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1.1和0.8 Ma BP前后。研究表明腾格里沙漠 的扩张与变化可能同全球性的冰量增加和冬季风增强以及区域性的青藏高原隆升有成因上的联系。 杨东 方小敏 董光荣 金炯 彭子成 李吉均全新世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演化 和气候变化 被引量:55 2001年 通过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西南隅的莫索湾全新世地层剖面年代学、气候代用指标以及地层沉积相分析 ,认为全新世以来该沙区气候历经多次温湿 (凉湿 )和冷干变化 ,沙漠 也相应地历经多次固定、缩小的逆过程和活化、扩大的正过程。与全球及区域对比结果表明 ,本区气候的温湿 (凉湿 )、冷干波动和沙漠 的正、逆过程变化 ,与全球及我国东部季风区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但由于纬度较高、距海遥远以及深受西风环流影响 ,温度总的较低 ,降水总的较少 ,沙漠 总的以半固定、固定为主。 陈惠中 金炯 董光荣关键词:全新世 沙漠演化 气候变化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末次冰期以来中国季风区西北边缘沙漠 演化 研究 被引量:72 2001年 我国季风区西北边缘的沙漠 是全球中纬度敏感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区内的毛乌素沙地、共和沙地和腾格里沙漠 ,通过对末次冰期以来地层年代学、沉积相和地层空间分布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时期两个特征时段的沙漠 演化 。其中末次冰期是沙漠 的持续发展、扩张期,奠定了沙漠 的空间格局;全新世早期沙漠 总体趋于固定、缩小,中期沙漠 大部处于固定、缩小状态,晚期沙漠 有所扩大,但未达到末次冰期的最大规模。 高尚玉 王贵勇 哈斯 苏志珠关键词:末次冰期 全新世 沙漠演化 季风区 60ka来腾格里沙漠 东南缘风成沉积与沙漠 演化 被引量:28 2000年 对腾格里沙漠 东南缘风成沉积相典型剖面 (中卫南山剖面 )年代的测定 ,建立了 60 ka以来腾格里沙漠 演化 的时间序列 ,并结合各地层粒度组分分析结果认为 60 ka以来腾格里沙漠 演化 共经历了 5个阶段。 60~ 2 0 ka B.P.,腾格里沙漠 的范围远没有到达现在的位置 ;2 0~ 10 ka B.P.,沙漠 向东南方向大规模扩展 ,奠定了东南缘现代沙漠 环境的格局 ;8.1~ 5 .2 ka B.P.,沙漠 东南部得到固定 ,沙漠 范围缩小 ;11~ 8.1ka B.P.与 5 .2 ka B.P.至现代两阶段和现代沙漠 环境接近。 强明瑞 李森 金明 陈发虎关键词:腾格里沙漠 风成沉积 塔里木河流域12kaBP以来沙漠 演化 与气候变化研究 被引量:16 1999年 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 1 2kaBP以来地层沉积相特征研究和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的测试分析 ,从时空的角度讨论了该流域沙漠 演化 过程、发育模式与气候变迁的关系 .认为从 1 2kaBP以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回升 ,在 1 2~ 1 0kaBP期间 ,气候温凉偏干旱、泛洪堆积明显、风沙活动弱 ;1 0~ 8kaBP期间 ,气候干冷、风沙活动强烈 ,是沙漠 大规模扩展时期 ;8~ 3kaBP期间的全新世高温期 ,气候干燥炎热 ,塔里木河流域周围和山区冰雪融水增多 ,河流水量增加 ,河流泛洪沉积十分活跃 ,但流沙规模的缩小、沙丘固定仅限制在河湖沿岸和沙丘低洼地区 ;从 3kaBP至今 ,在新冰期作用下 ,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流域环境恶化、风沙活动盛行、沙尘暴频繁 .地层沉积相的古气候证据提示 :1 2kaBP以来该流域在全球气候波动的影响下叠加了内陆干旱盆地的环境效应 ,是总体干燥气候条件下 ,具有暖干与冷干交替变化规律 . 冯起 苏志珠 金会军关键词:塔里木河流域 沙漠演化 气候变化 腾格里沙漠 东南缘沙漠 演化 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4 1998年 根据不同地貌单元地层沉积相组合、典型剖面热释光和14C测年以及粒度、孢粉和化学元素等资料分析,重建了腾格里沙漠 东南缘沙漠 演化 的过程。进而讨论了沙漠 演化 与冰期气候波动和东亚季风环流盛衰变化的耦合关系。 阎满存 董光荣 李保生 李保生 杨龙江关键词:腾格里沙漠 古季风
相关作者
董光荣 作品数:195 被引量:4,888 H指数:4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沙漠化 气候变化 土壤风蚀 土地沙漠化 晚更新世 靳鹤龄 作品数:91 被引量:1,360 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萨拉乌苏河流域 全新世 共和盆地 沙漠化 潘保田 作品数:210 被引量:3,195 H指数:3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祁连山东段 气候变化 黄河 河流阶地 李保生 作品数:152 被引量:1,712 H指数:26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萨拉乌苏河流域 剖面 末次间冰期 米浪沟湾剖面 巴丹吉林沙漠 高尚玉 作品数:71 被引量:1,359 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风沙 沙漠化 测量方法 土地沙漠化 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