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94篇“ 油气勘探方向“的相关文章
银额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与油气勘探方向被引量:1
2024年
银额盆地是中国陆上油气勘探程度较低的含油气盆地之一,近年来其油气勘探取得明显进展,但复杂的地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盆地内构造单元的认识,导致油气勘探方向不明。为明确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结合该盆地钻井、地震和重力勘探等资料,落实了盆地内主要断裂的分布,划分了中生代构造单元,编制了中生界底界埋深图,明确了中生代凹陷的分布特征,最后指出了盆地油气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银额盆地中生界与前中生界的不整合特征明显,上、下层在岩性组合和构造样式上明显不同,下构造层发育一系列复式褶皱和冲断构造,上构造层则由一系列近东西向、北东向断陷群构成;②盆地主要被红石山断裂带、阿尔金断裂带(或分支)、恩格尔乌苏断裂带和查干础鲁断裂带分隔,形成多个隆起和坳陷,坳陷又由多个凹陷和凸起构成;③油气主要在中生代箕状断陷的缓坡下部聚集,早期成藏后遭受抬升、调整,现今埋深相对较浅的凹陷值得关注,油气有利勘探面积超过5×10^(4) km^(2);④针对以粒间纳米级孔为主的微孔隙厚层泥岩,可以按照非常规油气勘探思路系统评价,探索泥岩的油气勘探潜力。结论认为,研究成果对深化认识银额盆地基础构造特征,进一步促进银额盆地油气勘探方向认识和推动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崔海峰韩小锋白晓寅黄元溢张成富林霖
关键词:银额盆地中生界油气勘探方向
基岩油气成藏特征与中国陆上深层基岩油气勘探方向被引量:3
2024年
基于全球基岩油气藏数据库和中国基岩油气藏解剖,深入分析基岩油气成藏特征,探讨深层基岩油气成藏的有利条件和勘探方向。研究表明:全球已发现的基岩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埋深小于4500 m的中浅层,层位以太古宇和前寒武系为主,储集层岩性以花岗岩和变质岩为主;规模较大的基岩油气田主要分布在中新生代构造运动活跃的裂谷盆地、弧后盆地和前陆盆地。基岩油气成藏特征主要表现为:(1)以孔隙-裂缝型低孔特低渗储集层为主,非均质性强,强抗压实作用导致储集层物性不受埋深控制,规模成储期为盆地基底风化剥蚀期及后期构造改造期;(2)他源供烃,成藏组合可划分为烃源岩-基岩接触型和烃源岩-基岩分离型两大类;(3)烃源岩异常高压和基岩储集层常压-低压,导致烃源岩与储集层之间存在较大的压力差,有利于深层基岩抽吸成藏。基底构造活动性、成藏组合关系、深大断裂(尤其走滑断裂)发育程度及区域性盖层等是深层基岩选区评价的主要参数;古老克拉通盆地陆内裂谷边缘的前寒武系结晶基底、紧邻生烃凹陷的古生代褶皱基底和中新生代块断基底,均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是未来深层基岩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
汪泽成江青春王居峰龙国徽程宏岗施亦做孙琦森姜华阿布力米提·依明曹正林徐洋陆加敏黄林军
关键词:基岩油气藏成藏组合走滑断裂带
阿尔金山前带西段古近系陡坡型扇体发育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被引量:2
2023年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带柴10、阿探1井古近系碎屑岩获得油气突破,为了实现勘探扩展、寻找新的接替区带,亟需进行沉积砂体精细刻画及储层特征研究。利用重矿物、岩心、薄片、物性、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开展沉积物源的重新厘定、砂体类型与分布及储层特征等研究,进而提出下步有利勘探区带。研究结果表明:阿尔金山前带发育8个物源区,精细刻画8个物源区的边界及分布;研究区发育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碎屑岩为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为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水下扇相及滨浅湖滩坝微相;储层分选中等—差,泥质杂基含量中等—高,受沉积相带控制,冲积扇相、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储层物性差,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扇相储层物性好,自山前带向盆地储层物性表现为“差—好—差”的特征;油气自生烃中心向山前带运移,在构造高部位受冲积扇相、扇三角洲平原亚相致密储层遮挡,易于在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扇相优质储集体中成藏。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扇相分布区是下步研究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据此部署风险井阿探2井及探井红北2井。
赵健王艳清王兆兵李海鹏张成娟李雅楠唐丽张博策应敏钟世国
关键词:油气勘探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机理新认识与特深层油气勘探方向被引量:22
2023年
在深层碳酸盐岩层系中,已陆续发现了塔河、普光、元坝、安岳等一系列大型油气田,并形成了碳酸盐岩“三元控储”等成储理论认识。近年来,四川和塔里木盆地相继在超过7 000 m甚至8 000 m的超深层中发现了优质碳酸盐岩储层。深层储层类型更加多样,控储因素中,相带、流体、压力和断裂,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内涵更为丰富。结合近期大量新的超深钻探资料,持续开展了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成储机理的研究。通过塔里木盆地塔河-顺北地区奥陶系和四川盆地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的深化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构造破裂和多类型流体耦合改造储集体的成储机制;通过上震旦统四川盆地灯影组和塔里木盆地奇格布拉克组的系统分析,揭示了新元古代“白云石海”沉积环境、早期溶蚀和早期油气充注在成储与孔隙保持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开展含膏岩层系白云岩成储的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膏盐岩封盖及超压、较为封闭的环境下,白云石重结晶作用显著改善了储集物性。深层-超深层储层发育机理新认识丰富了“三元控储”理论,有效引领了超深层,乃至特深层的油气勘探。断控和断-溶双控储集体、古老微生物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尤其是寒武系厚层膏盐岩之下的微生物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在中西部叠合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中广泛分布,有望成为万米特深层钻探的主要对象。
马永生蔡勋育李慧莉朱东亚张军涛杨敏段金宝邓尚尤东华武重阳陈森然
川东地区下侏罗统凉高山组地层沉积充填特征与油气勘探方向被引量:16
2022年
为了明确川东地区凉高山组地层沉积充填特征,以有效指导油气勘探决策,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勘测、钻井岩心观察、沉积岩石学分析和油气地质学分析等手段,在系统梳理研究区层序地层结构与沉积相类型的基础上,探讨沉积序列约束下的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协同成藏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典型的“二分”层序地层结构,早期湖侵阶段形成凉下段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半深湖—深湖退积式准层序组,晚期湖退阶段形成凉上段进积式准层序组并可细分为3个准层序(亚段),整体由半深湖向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演变.凉高山组半深湖—深湖、前三角洲泥页岩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纵向叠置,可形成“自生自储、下生上储、旁生侧储”多类型源储接触关系,为凉下段页岩油气、凉上段致密砂岩油气协同成藏提供了地质基础.
易娟子张少敏蔡来星陈守春罗鑫于吉星罗妮娜杨田
关键词:地层格架页岩油气
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方向被引量:4
2022年
崂山隆起海相地层作为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新层系,将是下一步油气战略发现和勘探认识突破的方向。综合近年来详查勘探的地震解释成果,划分该隆起北部为青峰变形带,南部为高石稳定带。指出青峰变形带整体为逆冲和逆掩推覆体系,发育NE向逆断层;高石稳定带为弱变形稳定带,发育规模较小的NW向斜列断层。崂山隆起断裂走向有NE、NW和近EW向3组,边界断裂为近EW走向反转断裂。海相构造层变形具有北强南弱、西强东弱、上强下弱的特征。印支—早燕山期挤压推隆和晚燕山—喜马拉雅早期弱拉张/张扭作用下差异升降错断,形成了崂山断隆区,具有挤压、拉张、走滑和反转等4大构造样式。通过形成过程分析,揭示崂山隆起加里东期为古隆起;海西期为稳定地台;印支期可能为北部前陆盆地的前隆挠曲带,形成幅度增大的背斜;燕山早期为改造型断背斜;燕山中期崂山隆起基本定型;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期隆升剥蚀,并发育局部小残凹;喜马拉雅晚期开始整体沉降。结合油气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崂山隆起南部的高石稳定带是海相油气勘探有利区带,海相下构造层(震旦系—志留系)变形改造较弱,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层系。
雷宝华张银国王明健陈建文陈建文王文娟
关键词: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南黄海盆地
四川盆地雷四^(3)亚段油气勘探方向被引量:1
2021年
近年来,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四川盆地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的勘探陆续取得重要进展,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笔者结合新钻探井和最新研究成果,从地层、沉积相、烃源岩、储层和成藏等多方面采用烃源对比、埋藏史及烃源岩热演化史、包裹体测温等方法对四川盆地雷四^(3)亚段的含油气地质条件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总结了其油气成藏特征,提出了有利勘探区带,以期有助于拓展四川盆地雷口坡组的勘探领域。研究结果表明:雷四^(3)亚段天然气以雷口坡组和须家河组烃源岩混合来源气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晶间溶孔为主,属低孔低渗储层;雷四^(3)亚段气藏为2期成藏,烃源岩于中、晚侏罗世进入生烃高峰;雷四^(3)亚段具有构造和构造-岩性地层2种气藏类型,龙门山山前断褶带为构造气藏的有利勘探区,新津-邛崃斜坡带与梓潼-盐亭斜坡带是构造-岩性地层气藏的有利勘探区。
周红飞戴鑫孙豪飞苑保国李国辉钟原明盈贾敏
关键词: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烃源岩油气藏类型
顺北油气田地质储量评估与油气勘探方向被引量:47
2021年
顺北油气田是典型的断控型油气田,储集层的形成和演化与断裂活动关系密切,储集系统的基本构成和规模不受水-岩作用影响,与溶蚀缝洞型油气藏存在本质区别。因此,针对溶蚀缝洞型油气藏形成的地质储量估算方法,难以满足断控型油气藏的地质储量评估和油气勘探决策。针对顺北油气田断控型油气藏的独特性,通过对水平层状各项异性介质的绕射、低频、弱信号提取,提升高陡走滑断裂带的立体成像效果,形成了一套针对断控型油气藏描述、储量评估及资源优选评价的技术序列。基于上述断控型油气藏地质储量估算方法,开展了顺北油气田18条主干断裂带的地质储量评估工作,落实地质资源量17.00×10~8t油当量,并已建成年产能100×10~4t。此外,基于顺北油气田整体石油地质条件和勘探领域评价,提出顺北油气田整体成藏,主干断裂带之外勘探领域丰富,资源潜力巨大,指明了油气勘探方向和远景接替领域,为顺北油气田中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漆立新云露曹自成李海英黄诚
关键词:地质储量资源潜力勘探方向
巴布亚盆地侏罗系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方向被引量:3
2021年
为明确巴布亚盆地主要的含油气系统发育层段——侏罗系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勘探的关系,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沉积背景与古物源的基础上,通过地震相、测井相、岩心相“三相”联合分析及与周边的布劳斯盆地的类比,识别了沉积微相类型,刻画了沉积体系的纵横向展布特征;通过不同沉积相带生烃指标、储层物性参数对比,明确了有利的烃源岩与储层发育区,以指导油气勘探。研究结果如下:(1)巴布亚盆地在中生代侏罗纪具有宽缓的古地貌,盆地西南高,东北部低。侏罗系发育稳定被动大陆边缘三角洲沉积,主要物源来自澳大利亚西部古陆,周缘凸起提供局部物源。盆地内以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分支河道间等沉积为主。该层段的沉积特征与同处于澳大利亚北缘的布劳斯盆地侏罗系Plover组的特征相似。(2)三角洲主体来自盆地西南部,纵向上四期叠置继承性发育,经历了两期主要的海退和海侵沉积旋回,并且以上升半旋回为主。中下侏罗统的Magobu组地层主要为进积叠加序列,该时期物源充足,水动力强,而上侏罗统的Imburu组则主要为退积序列,晚期沉积了一套稳定的泥岩。三角洲平面上分布范围广,巴布亚褶皱带处于三角洲前缘带,其砂体被潮汐作用改造成指状或点状形态。(3)侏罗系Magobu和Koi Iange组前三角洲浅海相带烃源岩品质相对较好,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砂体被簸选和改造为优质的储层,该区带内发育的逆冲挤压圈闭为盆地的潜在有利勘探目标。
张义娜蔡文杰杨松岭张科陈景阳
关键词:油气勘探沉积相特征侏罗系
塘古坳陷构造—沉积演化及其油气勘探方向被引量:1
2020年
塔里木盆地塘古坳陷历经20余年勘探而成效甚微,在新的地震与钻井资料基础上,通过地层沉积对比、构造解析重新认识塘古坳陷的形成与演化,及其对勘探方向的指示研究,结果表明:1)塘古地区存在基底古隆起,寒武系自塔中向南逐渐减薄;2)本区钻揭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地层连续,不存在寒武系一中奥陶统的台槽;3)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期在东西两侧发育巨厚的台地边缘相带,而坳陷区相变为盆地泥岩相;4)北东向冲断构造具有分层变形特点,断裂活动始于晚奥陶世早期,冲断推覆作用主要形成于奥陶纪末。结果揭示塘古坳陷经历4期构造关键演化期:1)寒武一中奥陶世与塔中连为一体的碳酸盐岩台地发育期;2)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期受控东南板缘俯冲与碰撞作用的台盆形成期;3)奥陶纪末强烈沉降的挤压挠曲盆地定型期;4)志留纪一泥盆纪的构造改造期。该结果为盆地构造古地理研究与深层油气评价提供了基础,并提出了勘探方向
苏洲苏洲邬光辉张艳秋周波曹颖辉张慧芳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冲断构造海相碳酸盐岩深层勘探

相关作者

张伟
作品数:45被引量:29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莺歌海盆地 甲基丙烯酰胺 天然气水合物 成藏模式 琼东南盆地
何家雄
作品数:138被引量:1,268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南海北部边缘盆地 莺歌海盆地 南海北部 CO 油气运聚
赵宗举
作品数:74被引量:1,305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油气系统 合肥盆地 油气藏
陈启林
作品数:116被引量:1,415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柴达木盆地 岩性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勘探 吐哈盆地
朱琰
作品数:19被引量:306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研究主题:中生界 油气藏 古生界 油气系统 油气勘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