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58篇“ 油菜素内酯“的相关文章
- 修饰油菜素内酯受体基因以改善产量性状
- 本发明涉及用于修饰植物中油菜素内酯不敏感‑1(BRI1)基因的组合物和方法,所述组合物和方法任选地提高产量性状。本发明还涉及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组合物产生的具有增加的改善的产量性状的植物。
- N·贝特L·G·马修D·奥康纳
- 油菜素内酯原位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2024年
- [目的/意义]植物激素的调控对于作物生长至关重要。油菜素内酯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内源激素,在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提高以及抗逆性增强等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传统的油菜素内酯检测方法不仅繁琐耗时,而且难以实现原位、快速检测。为了突破这一技术瓶颈,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丝网印刷(Screen-printed electrode,SPE)电极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旨在实现对油菜素内酯的快速、准确检测。[方法]首先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电沉积金纳米颗粒(AuNPs)将其固定在SPE电极表面,然后在电极上滴加氯化铜纳米线(CuCl2NWs),氯化铜纳米线不仅可以提高电极的导电性,其中Cu2+还可以作为传感器的氧化还原探针。最后选择Mxene和聚多巴胺纳米复合材料(Mxene@PDA)作为SPE电极的修饰材料,因为Mxene具有表面积大和导电性好的优点,可以进一步放大Cu2+的信号。但Mxene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而不稳定。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含有大量的邻苯二酚和氨基等基团,通过多巴胺自聚合后包覆在Mxene的表面,切断氧渗透的路径,使Mxene难以被氧化。Mxene@PDA还可以作为偶联剂在电极表面固定更多的抗体,提高整体的生物相容性。[结果和讨论]传感器具有较宽的线性检测范围:0.1μg/ml^(1) mg/ml,检出限低至0.015 pg/ml (S/N=3)。此外,通过SPE电极对小麦内源的油菜素内酯含量进行离体检测和后续的加标实验,计算出其回收率为98.13%-104.74%。在验证该传感器准确性的同时,也展示了其优越的稳定和灵敏性。与其他油菜素内酯的检测方法相比,本研究中开发的免疫传感器有更加出色的分析性能。除此之外,在对小麦叶片的油菜素内酯的原位检测中,传感器也表现出了极佳的实际应用潜力。[结论]本研究首次研制了用于原位检测油菜素内酯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不仅为原位检测植物叶片中的油菜素内酯提供了�
- 卫倩高原源李爱学
- 关键词:油菜素内酯电化学金纳米颗粒免疫传感器
- 油菜素内酯调控植物耐盐机理研究进展
- 2024年
-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作为新型、高效的植物激素,广泛参与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可以缓解多种非生物胁迫。阐述了BR处理缓解盐胁迫的生物学功能,总结了拟南芥、农作物水稻以及多种园艺植物的BR信号通路,并通过介绍BR的耐盐机理,进一步分析了植物遭受盐胁迫时的应答信号转导通路,旨在为加强BR在提高植物耐盐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陈晨程大伟李兰顾红郭西智李明陈锦永
- 关键词:油菜素内酯植物激素耐盐
- 油菜素内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油菜素内酯类化合物(brassinosteroids,BRs)是第六大类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响应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自1970年被发现至今,人们在BRs的生物学功能、结构及生物合成、信号转导通路和其对农作物重要农艺性状调控等方面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就BRs生物合成途径、BRs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等方面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钟文钟文王传方王斐李景娟李景娟高建伟王晓峰
- 关键词:生物合成途径信号转导通路生长发育
- 一种调控番茄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的基因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作物分子遗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控番茄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的基因及其应用。具体的,本发明首次发现通过敲除番茄基因SlPHB3.1,能够调控番茄的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途径,能够调控番茄的株高,为培育抗倒伏番茄提供...
- 李程张珊王晓峰高建伟李景娟
- 葡萄果实内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调控及生理效应
- 2024年
- 油菜素内酯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植物激素,具有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生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株光形态的建成、提高抗逆性以及降低蒸腾等作用,对葡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均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本研究综述了油菜素内酯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生物合成途径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对葡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总结了油菜素内酯对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及植物光形态的建成的生理效应。同时,对油菜素内酯与其他植物内源激素的互作网络进行了梳理,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应以油菜素内酯合成相关转录因子、与其他植物激素互作机理和开发新型高效的油菜素内酯类植物调节剂为主。
- 李嘉佳李相怡王磊王世平
- 关键词:葡萄油菜素内酯生理效应
- 低温胁迫下油菜素内酯对枇杷幼果生理特性的影响
- 2024年
- 对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幼果使用0、0.5、1.0、1.5、2.0 mg/L外源油菜素内酯预处理后,于-3℃条件下低温处理24 h,研究低温胁迫下油菜素内酯对枇杷幼果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使枇杷幼果的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冻害指数升高至90.5,但随油菜素内酯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与0 mg/L相比,枇杷幼果的SOD、POD、CAT、APX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在油菜素内酯的作用下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均与其相对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在低温胁迫下油菜素内酯可以通过调控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强枇杷幼果的耐寒性,并在油菜素内酯浓度为2.0 mg/L时枇杷幼果的耐寒性最佳。
- 黄科文黄科文李婉芝黄艳王铤王铤刘磊
- 关键词:油菜素内酯低温胁迫渗透调节物质
-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铅胁迫下花生幼苗的缓解效应
- 2024年
- 油菜素内酯(EBR)作为第六大植物激素,具有缓解植物抗逆性的效应。为探究EBR对Pb胁迫下植物生理特征的缓解效应,试验以花生为材料,采用土壤盆栽法,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Pb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形态指标,以筛选出最适Pb胁迫质量浓度,研究在该质量浓度下外源施加EBR(0、0.01、0.05、0.10、0.50、1.00 mg/L)对花生的种子萌发、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Pb(NO_(3))_(2)胁迫下,花生的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株高和根长均在大于300 mg/L时显著降低。与单一300 mg/L Pb(NO_(3))_(2)胁迫处理相比,外源添加0.10 mg/L EBR后,花生的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株高和根长分别增加28.95%、11.76%、27.96%、6.18%、15.96%,总叶绿素含量增加67.34%,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19.48%、13.33%,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分别增加51.98%、58.62%,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降低1.67%、20.73%,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积累量减少。说明施加0.10 mg/L外源EBR对Pb胁迫下花生幼苗具有缓解作用,能降低Pb胁迫对花生幼苗的伤害,提高其抗逆性。
- 史沉鱼阳月陈月萍李梦婷牙小盼覃兰丽
- 关键词:花生幼苗铅胁迫油菜素内酯生理特征
- 盐胁迫下油菜素内酯对谷子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
- 2024年
- 为了明确盐胁迫条件下油菜素内酯对晋谷21号品种幼苗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晋谷21号作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4水平完全随机试验,利用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喷雾处理二叶一心期的晋谷21号幼苗,适应24 h之后,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浇灌处理,7d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晋谷21号植物体内源激素脱落酸(ABA)、赤霉素(GA)和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结果表明:单因素氯化钠和油菜素内酯作用对ABA、GA、CTK都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油菜素内酯与氯化钠两因素相互作用对ABA、GA、CTK含量都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油菜素内酯与氯化钠浓度分别为0.01μmol/L和100 mmol/L时,为有利于调节晋谷21号内源激素变化的最佳组合.综上,施用一定量的油菜素内酯对晋谷21号的抗盐性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增强谷子的抗盐性.
- 杨艳君陈林晶邵青玲马晓丽
- 关键词:油菜素内酯盐胁迫内源激素
- 24-表油菜素内酯对不同香型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油菜素内酯对常见鲜食及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形成及香气物质积累的影响,为精准调控不同香型葡萄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户太8号、巨玫瑰和赤霞珠为试材,以体积分数0.1%乙醇+体积分数0.1%吐温-80水溶液为对照(CK),于转色初期对果穗喷施外源0.1,0.4和1.6 mg/L 24-表油菜素内酯(EBR),采集成熟期果实测定总酸、还原糖、总酚、总花色苷、总类黄酮、单宁、总黄烷-3-醇等含量,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全面综合评价不同质量浓度EBR对不同品种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适宜质量浓度的外源EBR处理能够提高户太8号、巨玫瑰和赤霞珠的葡萄果实成熟度及酚类物质含量。对于鲜食葡萄户太8号而言,1.6 mg/L EBR处理效果较好,与CK相比,其还原糖、总酚、总花色苷、总类黄酮和总黄烷-3-醇含量分别增加了9.28%,28.06%,37.92%,37.93%和14.86%;户太8号属于酯香型品种,1.6 mg/L EBR处理后其酯类香气物质总量相较CK提高了23.38%。对于鲜食葡萄巨玫瑰而言,0.1 mg/L EBR处理效果较好,与CK相比,其还原糖、总酚、总花色苷、总类黄酮和总黄烷-3-醇含量分别增加了10.52%,15.62%,35.17%,18.65%和9.74%;巨玫瑰属于玫瑰香型品种,0.1 mg/L EBR处理后其萜烯类香气物质总量相较于CK提高了46.26%。对于酿酒葡萄赤霞珠而言,0.1 mg/L EBR对其还原糖、总酚及总花色苷含量的促进效果较好,相较于CK分别增加了14.80%,17.08%和18.63%;1.6 mg/L EBR对其总类黄酮、单宁和总黄烷-3-醇含量的促进效果较好,相较于CK分别增加了25.35%,42.14%,9.22%。赤霞珠属于非芳香型葡萄品种,不同质量浓度EBR处理后其脂肪酸类香气物质含量无显著变化,但酯类、醛酮类、高级醇类、萜烯类及苯类衍生物含量均显著升高。【结论】适宜质量浓度的外源EBR处理能够提高户太8号、巨玫瑰和赤
- 孙嘉华陈可钦郑秋玲郑秋玲刘旭刘旭刘旭
- 关键词:葡萄24-表油菜素内酯果实品质香气物质
相关作者
- 郭世荣

- 作品数:558被引量:6,179H指数:4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黄瓜 盐胁迫 黄瓜幼苗 低氧胁迫 亚精胺
- 陆晓民

- 作品数:226被引量:97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安徽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植株生长 油菜素内酯 黄瓜幼苗 快速育苗 黄瓜
- 惠竹梅

- 作品数:138被引量:1,394H指数:23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 研究主题:葡萄 赤霞珠 酿酒葡萄 葡萄园 行间生草
- 王凤茹

- 作品数:61被引量:225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油菜素内酯 拟南芥 水稻 BR 钙离子
- 董金皋

- 作品数:707被引量:2,328H指数:26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玉米大斑病菌 玉米 灰葡萄孢 拟南芥 除草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