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篇“ 法律多元论“的相关文章
- 法律多元论:轨迹、困境与出路被引量:4
- 2013年
- 现代法律多元论是"法的社会科学研究"反叛传统西方法学的产物,同时也是各领域学者对法律现代性反思的结果,它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至今已形成颇具影响力的一套话语。晚近法律多元论繁荣发展的背后暗藏着三重困境:即"整合"、"定位"以及"划界"问题。此三重困境来源于"法学"和"社会学科"两种主导研究路径之间的彼此割裂,限制着法律多元论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潜力,而由此产生的诸问题仍未得到充分重视和讨论。
- 杨静哲
- 关键词:法律多元论
- 现代法律多元论:从'起源'到'法律全球化'
- 本文分析了现代法律与现代法律多元论,阐述了其起源,详细论述了“社会科学路径”法律多元论、全球化时代法律多元论。在全球化语境下,通过社会科学家与法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法律多元论经历了第三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转变,即从民族国家法律...
- 杨静哲
- 关键词:现代法律多元论法律全球化
- 文献传递
- 关于中国法律多元论的评析与思考
- 在中国,随着国家一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依法治国的风起云涌,法治一时间成为法律理论中的金苹果。中国法律多元的讨论在后现代思潮、哲学诠释学、西方人类学反文化中心主义以及美国现实主义法学、新实用主义法学的深刻影响下,对法制现代化...
- 范凌云
- 关键词:法律多元论法治国家法民间法中国法律
- 文献传递
- 关于法律多元论的反思被引量:1
- 2003年
-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法律制度也需要不断更新 ,需要不断补充新的内容。法律借鉴、吸收不同种类的社会规则如习惯、教规、道德规范等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在调整对象、调整方法等方面 ,法律与上述规则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的对立或冲突。多元的法律状况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 张德美
- 关键词:法律多元论道德教规社会共同体传统法律
- 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多元论
- 周晓虹
- 关键词:法律多元论
- 文献传递
- 清朝法史研究中的多元论及其反思被引量:3
- 2022年
- 法律多元论是研究法律和法律史的重要理论。近年来,清朝法史学者颇受法律多元论影响,在研究清朝的非国家法、边疆民族地区的法律及国家法内部针对特定地区或人群的法律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然而,诸多学者在使用这一理论时,未曾关注它的局限,对法律多元论的另一面——法律中心论,也多视而不见,故持法律多元的清朝法史论著存在着对非国家法定义不清、对话对象虚构、历史解释力不足以及容易坠入法律中心论等问题。因此,运用法律多元论时必须严格界定其定义,并重视法律中心论在清朝法史研究中的作用。
- 胡祥雨
- 关键词:法律多元论清朝法史研究
-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中法哲学思想的发展
- 2014年
- 关于马克思的法哲学思想,多数人倾向于将它解读为统治阶级意志论、国家意志论和物质决定论,而此"三论"非但没有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的本质的理解,而且不利于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试着超越传统的思维定势,以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为考察文本,梳理出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三方面发展:在本体论方面,提出法学的多元观和建构理论,区别于先前的一元观和反映论;在法学方法论方面,采用深度描述的方法,关注动态的法律而非静态的法律,对它们进行解释而非评价;在法学的发展论方面,主张一种融西方法律中的普适性与东方法律的特殊性于一体的复合式发展观。本文的价值在于首次从法哲学层面上解读人类学笔记,希冀能给中国法制现代化以裨益。
- 杨文杰
- 关键词:法律多元论
- 吴经熊与法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
- 2013年
- 吴经熊留学欧美,结识了霍姆斯、庞德、施塔姆勒等世界顶级法学大师,汲取了法社会学理论。吴经熊回国后,大力传播法社会学思想。他并不停留于浅显译介,而是力图创新,终于在心理法学、法律多元论和法律三度论等方面取得突破。在吴经熊等法学家影响下,法社会学思想在国内受到推崇,渐渐汇成一股潮流。
- 赖伟
- 关键词:吴经熊法律多元论
- 纠纷解决与规则多元被引量:3
- 2010年
- 关于多元化纠纷解决模式的探讨已逐步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当事者在对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模式进行理性选择的背后,更多的是对各种模式所依循的规则进行比较。当事者要考虑的包括其被何种权威所持有、其对社会价值的选择与对权利义务的规定、效力来源与结果的可预期程度如何等因素。当事者身份的不同和不同的纠纷类型决定着对不同规则类型的选择,从而也决定了对不同纠纷解决模式的选择。这种选择无不体现着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累积起来的生存经验,是对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规则的多元自然也就因其存在着深刻的哲学基础与社会基础而具有了合理性。
- 刘志松
- 关键词:纠纷解决法律多元论
- 作为一种“国家法与非国家法多元互动”的全球化进程——对“法律全球化”争辩的中立性批判被引量:21
- 2008年
- 中国法学界的"全球化论辩"可以从"肯定"与"否定"这两种态度加以分析。以"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区分为参照性判准,可以发现,"反法律全球化"论者与对"法律全球化"持肯定态度中的"唯法律全球化"论者其实都处在着同"去国家化"相关的"法律一元论"这一层面上,只不过前者主张的是"国家法律一元论",而后者主张的是"非国家法律一元论"。"法律全球化"是一种在全球层面上展开的包含"法律国际化"的进程,是一种从"国家法律一元论"走向"国家与非国家法律多元论"的开放性进程。中国法学论者之所以尊奉"法律一元论",实是因为教条性地尊奉"法律的唯国家意志论"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两个经典论说的结果。
- 邓正来
- 关键词:法律多元论
相关作者
- 杨静哲

- 作品数:12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法律多元 法律 法律多元论 社会理论 马克思主义
- 胡祥雨

- 作品数:15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
- 研究主题:京师 顺治 刑部 清末新政 清代
- 刘志松

- 作品数:85被引量:144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犯罪预防 基层社会治理 纠纷解决 刑罚 基层社会
- 娜仁图雅

- 作品数:34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法律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法律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立法变通权
- 安莉

-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法制现代化 法律全球化 法律多元论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