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7篇“ 泪小管炎“的相关文章
- 泪小管炎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表现
- 2025年
- 目的观察泪小管炎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单眼泪小管炎患者,包括单纯上泪小管异常3例,单纯下泪小管异常19例,上、下泪小管同时受累13例;对其UBM资料及术后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UBM对泪小管炎的检出率为100%。泪小管内异常菌团样结构表现为类椭圆形或不规则中-低回声,边界欠清,内部回声欠均匀,部分可见点状高回声;息肉表现为类椭圆形或条状高回声,边界清晰,其内回声均匀;瘤样增生表现类似菌团样结构,但其内部回声较均匀。术后病理中,35例均未见真菌;24例可见放线菌,UBM均见菌团样结构内见点状强回声。结论泪小管炎UBM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感染放线菌时表现为扩张的泪小管内菌团样结构及点状强回声。
- 白兰兰范瑞于佳鑫岳思佳
- 关键词:泪小管炎超声检查
- RS型泪道引流管置入术联合泪小管切开术治疗泪小管炎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RS型泪道引流管置入术联合泪小管切开术治疗泪小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70例泪小管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泪小管切开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RS型泪道引流管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水平、临床症状(泪小管周围红肿症状、溢泪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术后1周,两组SⅠt水平和血清TNF-α、IL-6等炎性因子水平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泪小管周围红肿症状、溢泪症状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泪小管炎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型泪道引流管置入术联合泪小管切开术治疗泪小管炎患者可降低SⅠt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效果优于单纯泪小管切开术治疗。
- 张华
- 关键词:泪小管炎临床症状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伴泪小管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4年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EDCR)联合泪道置管应用于慢性泪囊炎伴泪小管炎的治疗中,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40例慢性泪囊炎伴泪小管炎患者,病例入组时间控制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所有患者均实施EDCR治疗,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泪道置管治疗将其分为两组,均包含20例患者。对照组未联合实施泪道留置治疗,观察组实施联合泪道留置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之后获得治疗呈现明显更大(P<0.05);在1年内,观察组发生的复发事件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溢泪程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 将EDCR联合泪道置管应用于慢性泪囊炎伴泪小管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溢泪程度,避免复发,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李文国
-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泪小管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泪道置管
- 原发性泪小管炎119例诊治体会及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泪小管炎的临床特征、诊疗经验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征,为原发性泪小管炎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纳入2019-06/2023-02期间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原发性泪小管炎119例120眼。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经泪点清除泪小管结石联合管内注入抗生素眼膏)和手术治疗。病原微生物检查方法包括分泌物涂片镜检和微生物培养。结果:原发性泪小管炎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主要表现为长期眼红、分泌物增多,但多不伴有流泪症状。118例(99.2%)单眼发病,下泪小管发病63例63眼(52.5%)。实验室检查:119例120眼中有4例4眼未行实验室检查,余115例116眼检查结果如下: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镜检,102例103眼(88.8%)检出放线菌,真菌涂片均为阴性;微生物培养,85例86眼(74.1%)细菌培养阳性。共培养出111株细菌,26种菌株。其中需氧菌32株(28.8%),厌氧菌26株(23.4%),兼性厌氧菌53株(47.7%)。最常见菌种为:链球菌20株,葡萄球菌13株,丙酸杆菌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各10株。放线菌仅4例4眼(3.4%)培养阳性,真菌培养均为阴性。治疗情况:119例120眼中,114例115眼(95.8%)通过保守治疗经泪点清除泪小管结石联合管内注入抗生素眼膏(微创治疗方法,IOI)后痊愈,5例5眼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接受手术治疗后均达到治愈,总的治愈率100.0%。结论:原发泪小管炎发病率低,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单眼下泪小管多见,临床易漏诊误诊,放线菌为主要致病菌,多为混合感染,菌种异质,厌氧或兼性厌氧菌为主,链球菌、葡萄球菌最为常见。真菌性泪小管炎罕见。泪小管炎确诊后治愈率高,推荐IOI法作为泪小管炎初始治疗。
- 王庆华张正威王秋红陆水顾晓波郭亮蒋韵佳
- 关键词:泪小管炎病原学放线菌诊治
- 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泪小管炎的疗效对比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泪小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150例(150眼)泪小管炎伴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C组,每组各50例(50眼)。A组采用经泪点刮除结石置管术;B组采用经泪点水平切开泪小管刮除结石置管术;C组采用经睑结膜垂直切开泪小管刮除结石置管术。术后3个月,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对比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的临床有效率低于B组或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愈患者比例高于A组或B组,B组好转患者比例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未行泪小管切开的刮除结石置管术比较,切开泪小管刮除结石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能够达到更高的临床有效率,而经睑结膜垂直入路的治愈率高于经泪点入路,有助于保留泪点功能、减少术后溢泪。
- 孙雯袁鹂张晓俊
- 关键词:泪小管炎
- 泪小管切开联合R-S管植入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分析
- 2023年
- 探讨 R-S导管置入术对泪小管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目标:长春易视顿眼科医院2021.12-2022.12收治泪小管炎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的原则进行分组,将其分成两组,分别是:泪小管切开治疗对照组、泪小管切开+硅胶管置入观察组,对照其差异。结果 疗效有效性,观察(95.00%,38例)高于对照(75.00%,30例)(P<0.05);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低于对照(P<0.05);泪液炎症水平,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低于对照(P<0.05)。结论 对泪小管炎患者实施泪小管切开+R-S管植入,优势确切,集中体现在疗效优化、病状减轻、炎症水平降低方面,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王禹
- 关键词:泪小管炎
- 泪小管切开联合RS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的疗效观察
- 2023年
- 评价泪小管切开联合RS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采用泪小管切开联合RS管置入的方法治疗的9例(9只眼)泪小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3~68岁,女性7例,男性2例,随访12个月。结果9例患者预后均良好,泪道冲洗通畅,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泪小管切开联合RS管置入是一种治疗泪小管炎的较好方法,它具有复发率低,脱落率低,操作简单,患者感受好等优点。
- 范海燕李一敏施沃栋
- 关键词:泪小管炎
- 泪小管结石刮除联合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注入治疗泪小管炎的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泪小管结石刮除联合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注入治疗泪小管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泪小管炎患者60例(60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30只眼)。A组给予泪小管结石刮除+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治疗,B组给予泪小管结石刮除+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注入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0%,B组总有效率为100%,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未见不良并发症。结论采用泪小管结石刮除联合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注入治疗泪小管炎,疗效确切,无不良并发症,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 段明明刘贤升江会丰欧阳君
- 关键词:泪小管炎
- 泪小管前壁部分切除与泪小管切开治疗慢性扩张型泪小管炎的疗效比较
- 2023年
- 泪小管炎是由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泪小管慢性炎症,约占泪道疾病的2%,最常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放线菌,多见于中老年女性^([1-5])。临床上易被误诊为结膜炎、麦粒肿及泪囊炎等,致确诊周期较长,病情迁延难愈,泪小管受炎症长期、慢性刺激而扩张膨胀。当前国内外治疗泪小管炎主要采用泪小管切开、泪道冲洗逆行挤压、KTP激光、全泪道硅胶管植入等方法^([6])。
- 王兴存朱立强杜有生杨海青尤兆山张广峰
- 关键词:泪小管炎扩张型泪道置管术
- 泪小管炎的诊断及治疗临床分析
- 目的分析经药物及手术治疗的泪小管炎病例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探讨药物及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真霉感染的给予氟康唑注射液泪小管冲洗1次/d,氟康唑眼液滴眼4次/d;静脉滴注氟康唑200mg或口服伊曲康唑0.2 g/d(疗...
- 李琦李韵秋李兆瑞
- 关键词:泪小管炎分泌物氟康唑注射液滴眼液
相关作者
- 陶海

- 作品数:534被引量:749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泪道 眼睛 泪道阻塞 泪小管 慢性泪囊炎
- 王朋

- 作品数:67被引量:187H指数:7
-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泪道 泪小管 皮肤 泪道阻塞 先天性
- 白芳

- 作品数:36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泪道 泪小管 干眼症 泪小管塞 泪小管炎
- 范瑞

- 作品数:23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爱尔眼科医院
- 研究主题:青光眼 多焦视网膜电图 泪小管炎 玻璃体切除 视物模糊
- 杨晓钊

- 作品数:38被引量:188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围绝经期综合征 药物敏感性 人工鼻泪管 药物敏感性分析 泪小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