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4篇“ 浅部构造“的相关文章
汾东断裂甘亭段构造特征
2024年
利用层人工地震勘探技术对临汾盆地汾东断裂进行探测,获得2条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剖面,分析汾东断裂甘亭段地层和断裂基本特征。结果表明,甘亭段地层均呈现西倾形态,整体西厚东薄;汾东断裂甘亭段走向北东,倾向北西,视倾角67°~72°,断层落差26~182m,可辨别的最上断点埋深85m,为第四纪活动断裂。对比研究汾东断裂北甘亭段、南临汾段剖面特征,认为甘亭段新生代活动强度高于临汾段,汾东断裂活动强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沈阳巩一帆张涛张慧利赵豫袁燕杜婉怡
关键词:临汾盆地反射地震勘探
用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临颍断裂构造特征
2024年
为研究临颍断裂构造特征,完成2条跨断裂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剖面。根据探测获取的地震反射剖面,结合石油地震剖面以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临颍隐伏断裂位置、构造特征及活动性。结果表明,临颍断裂是一条整体走向北西、倾向北东的正断层,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断裂上盘发育一个次级断裂,与主断层成反“Y”字形态。研究结果可为许昌市及邻区地震危险性评价、城镇规划及国土利用提供地震学依据。
田一鸣姬计法袁洪克酆少英朱国军张扬张贵军杨新友何银娟秦晶晶安泰霖
关键词:浅层地震勘探隐伏断层
利用反射地震资料研究华北地块南缘驻马店-淮滨凹陷的构造特征
2023年
为摸清驻马店市地震灾害风险底数、查明地震构造特征,文中在分析深地震探测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率层地震反射成像技术跨驻马店-淮滨凹陷完成了1条长约22km的层地震剖面,获得了驻马店-淮滨凹陷的近地表精细结构图像和断裂特征。结果表明,驻马店-淮滨凹陷形成于古近纪南华北盆地断陷盆地发育阶段;控制凹陷西边界的驻马店-息县断裂由4条E倾的正断层组成,表现为一组由西向东层层下掉的断阶带,推测为古近纪末期活动断裂;控制凹陷东边界的宿鸭湖断裂由3条W倾的正断层组成,控制着现代河流的走向,推测为新近纪中晚期活动断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认识驻马店-淮滨凹陷近地表构造特征和控盆断裂活动性提供了地球物理学依据,对驻马店市的防震减灾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
朱国军酆少英袁洪克侯黎华秦晶晶韩健武泉左莹
关键词:地震剖面
沂沭断裂带北段东支断裂的构造研究
2022年
为精确分析沂沭断裂带北段隐伏构造区的活动性,对莱州湾地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调查,同时对沂沭断裂带北段安丘-莒县断裂、昌邑-大店断裂的空间分布及活动性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两条主干断裂呈NNE向大致平行展布延伸,进入莱州湾海域,安丘-莒县断裂控制了新生代地层的空间分布,新生代以来活动方式以向西正断为主,错断全新世地层并造成地表建筑物的开裂,目前仍处于活动期。本次调查首次确定了昌邑潜凸起的存在,对莱州湾南岸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张卓曲艺
关键词:沂沭断裂带浅部构造活动性
利用HVSR法探测渭河盆地构造被引量:3
2022年
利用渭河盆地眉县至扶风段地震测线的连续地震背景噪声数据,基于噪声水平和垂直向谱比(HVSR)法,得到各台站HVSR曲线;再通过频率与深度的转换关系,获得测线下方近地表第四系沉积层结构埋深。结果显示,盆地第四系沉积层厚度呈U型分布,由盆地两侧向中间腹逐渐变厚,两侧厚度为100~400 m,中厚度为400~600 m;沉积层深度剖面在距测线起点25 km和33 km处明显表现出沉积界面间断跳跃特征,该变化与岐山-马召断裂和扶风-乾县断裂在空间位置上有较好的一致性。
阮明明王帅军田晓峰程国亮周铭郑成龙
关键词:渭河盆地地震测线
幕府山—焦山断裂的空间展布和构造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幕府山—焦山断裂为南京主城区四条主要断裂的一条,经燕子矶、栖霞山、龙潭延伸至镇江焦山,全长约75 km,总体走向近东西向,断面倾向北,作为连贯南京—镇江两市的一条主要断裂,与两地多次较大地震均有关联,是宁镇地区一条非常重要的断裂构造。南京活断层项目已对该断裂在长江四桥以西段完成了活动性、空间展布、地震地质调查等多种工作,此次研究利用近年来南京—镇江沿江范围内针对该断裂所做最新研究成果,对该断裂全段的空间展布和构造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通过针对断裂布设并明确有可靠断点的21条人工地震测线,卫星遥感影像和地震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幕府山—焦山断裂全段的空间展布信息,并结合物探和钻孔资料分析了该断裂在不同区域的相关特征,例如该断裂沿山脉分布段和进入长江段在断裂特征上具有较大区别;(2)分享了用人工地震勘探方法勘探该断裂时的野外施工方式及数据处理方法,并列举了详细的具有断点信息的单炮记录,为后续针对该断裂所开展的科研及工程项目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3)结合震源机制解,探讨了南京2020年3月3日3.0级地震与幕府山—焦山断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幕府山—焦山断裂与该地震相关性较大。研究结果对认识幕府山—焦山断裂活动性、评价其地震危险性以及城市抗震设防规划编制等具有积极意义。
孟科杨浩赵启光顾勤平
关键词:浅层地震勘探
利用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研究安丘-莒县断裂板泉段的构造特征被引量:4
2022年
安丘-莒县断裂是郯庐断裂带内活动性最强的一条断裂,也是1668年郯城8 1/2级地震的发震断裂。跨郯庐断裂带东地堑和安丘-莒县断裂完成的层反射地震剖面清晰地揭示了地层界面形态和断裂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东地堑是一个由多条断裂组成的断陷盆地,且第四纪地层厚度和堑状构造特征明显受到昌邑-大店断裂(F_(1))和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_(2))的影响和控制;地堑东、西两侧为基底隆起区,第四纪地层厚度<30m;地堑内沉积了较厚的新生代地层,呈现西东深的倾斜形态,与上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安丘-莒县断裂由2条相向而倾的分支断层组成,在剖面深合并为1条断裂。从断裂可分辨的上断点埋深和第四纪活动特征来看,郯庐断裂带东地堑的西边界——白芬子-浮来山断裂的活动性相对较弱,为前第四纪断裂;东边界昌邑-大店断裂和地堑内安丘-莒县断裂错断了基岩顶界面,且第四纪以来存在错断迹象,其活动时代分别为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文中的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理解1668年郯城8 1/2级地震发震断层的活动方式、活动时代以及郯庐断裂带板泉段的近地表特征及其活动性提供地震学依据。
秦晶晶刘保金王志才酆少英邓小娟花鑫升李倩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断层活动性
五峰山—西来桥断裂构造特征
2021年
利用层地震和钻孔联合剖面法对五峰山—西来桥断裂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五峰山—西来桥断裂是一条总体走向NW、倾向NE、视倾角60°,上断点埋深约96 m的隐伏正断层,测线控制区域最大视断距约10 m;(2)五峰山—西来桥断裂在区域走向多变,从姚桥镇西侧沿北北西向延伸至魏家沟村,然后沿北西向延伸至北港路与普照路交汇处附近,最后从大路镇东通过;(3)综合勘探和钻探结果,初步认为五峰山—西来桥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早期。
郝景润范小平钱浩郑雷明
关键词:浅层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剖面
南海西北次海盆深热岩石圈结构及其对构造演化的控制
2021年
西北次海盆是南海扩张早期形成的一个特殊的构造单元,其周边被西沙海槽、中沙海台、珠江海谷等裂谷和地块所围限,演化出一系列海山和断裂带等复杂地质构造,其深构造伸展和岩浆活动均与岩石圈结构及其变形密切相关,但目前对其深岩石圈结构的了解还较少.文章通过收集西北次海盆及其周边地区的声纳浮标、双船扩展剖面(ESP)、海底地震仪(OBS)、多波束和海陆联测等地震调查数据,详细获得其水深、基底、莫霍面的深度数据.根据热重力均衡方法精细计算得到南海西北次海盆及其周边地区的岩石圈基底埋深,结果表明其深度范围在25~110km之间,在海盆区最埋深为25~60km,陆缘增加至60~110km.其中,西沙海槽的南、北两侧的岩石圈结构明显对称,展现出具有夭折裂谷特点的岩石圈深结构和热状态.中沙海槽和中沙海台的岩石圈基底埋深从60km向西南方向增加到70km,与地表形态一致.珠江海谷西侧岩石圈基底埋深在60~80km,该区岩石圈厚度的减薄与断层、凹陷的分布和岩浆活动有关.西北次海盆和东次海盆岩石圈基底埋深均小于60km,最薄小于46km.结合大洋钻探、地震探测和地形表明,南海西北次海盆的成熟洋盆范围位于岩石圈基底埋深在46km等深线以内的区域,海盆周围的裂谷和离散地块的演化过程,同时受到构造运动和深热物质活动的控制,其岩石圈结构表现出强烈不均一性.
王晓芳黄海波黄海波任自强许鹤华赵中贤
关键词:岩石圈厚度
龙泉山西麓山前断裂构造特征及活动性被引量:2
2020年
为研究龙泉山断裂在西麓山前的空间展布及构造特征,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层地震和高密度电法剖面探测等工作,并在钻孔分析和年代学测试数据的基础上,探讨龙泉山山前断裂的活动性。结果表明,龙泉山西麓山前存在隐伏逆冲断裂,倾向南东,为龙泉山西坡断裂的分支,上断点止于全新世粘土层中,属于全新世活动断裂;龙泉山西坡分支断裂的存在证明龙泉山在抬升过程中不断向成都盆地逆冲挤压、扩展,其在龙泉山中段的存在证明龙门山构造应力具有非均匀性,而这种持续的构造变形所引起的地震风险不容忽视。
张威周荣军何玉林刘韶马超
关键词:青藏高原浅部构造断裂活动性

相关作者

赵成斌
作品数:35被引量:52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研究主题:浅层地震勘探 断层 浅部构造 地震勘探 震区
顾梦林
作品数:13被引量:20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研究主题:浅部构造 断层 深部构造 天池火山 地层
雍凡
作品数:41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勘探 检波器 检波 面波
孙振国
作品数:16被引量:25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研究主题:断层 浅部构造 时间剖面 地质构造 浅部
罗水余
作品数:42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勘探 检波器 检波 拖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