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篇“ 涡度平流“的相关文章
非热成风涡度平流和层结稳定度对梅雨暴雨发生发展的作用分析
1991年
暴雨发生发展直接的判断是看雨区上空的抽气式垂直环流是否发展和维持。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暴雨的发生发展与地转调整过程中产生的热成风不平衡加剧现象关系密切。加剧现象是在怎样的天气尺度背景条件下发生,对此,本文试从已存在降水的情况下(此时空气近饱和)分析实况存在的热成风不平衡的分布和层结不稳定水平分布入手,
周福
关键词:热成风涡度平流垂直环流气旋性曲率
库车大峡谷景区“7.19”突发山洪成因分析
2024年
文章基于气象高低空观测资料、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卫星和雷达资料,开展2022年7月19日库车大峡谷暴雨山洪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南跨迫使西西伯利亚低涡东移南下分裂短波造成;对流层中高层有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大气具有下暖上冷的不稳定层结结构,有利于强对流短时强降水的产生;中低层700~850 hPa正涡度平流加速气流气旋式旋转,为强对流天气提供辐合及上升运动条件。Based on the meteorological high and low altitude observation data, the European Center reanalysis data, satellite and radar data, this paper carried out 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severe convection weather of the Kuqa Grand Canyon rainstorms and mountain torrent on July 19, 202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locking high of the Ural Mountains forced the West Siberian Low Vortex to move eastward and fall southward, which was caused by the splitting short wave. There is moderate-intensity vertical wind shear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layers of the troposphere, and the atmosphere has an unstable layer structure of warm from the bottom and cold from the top,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generation of short-term strong convective precipitation. The 700 - 850 hPa positive vorticity advection accelerates the cyclonic rotation of airflow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layers, providing convergence and upward motion conditions for strong convective weather.
刘进新陈丹谭甜甜张铃淋
关键词:灾害天气暴雨山洪水汽输送涡度平流
四川盆地2020年“8.11”特大暴雨过程中尺度系统演变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2020年8月11—12日四川盆地西部特大暴雨过程中尺度系统演变特征和维持机制,利用欧洲中心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以及FY-4A的云顶相当黑体温度TBB资料进行诊断分析。(1)本次过程发生在500 hPa巴湖长波槽分裂短波和高原低槽东移发展在四川盆地停滞,副高加强西伸形成阻挡的形势下,同时200 hPa有南亚高压和高空分流区配合。(2)在上述有利的背景条件下,中尺度系统活动经历了中尺度辐合扰动-西南涡生成发展-低空急流影响-西南涡再次发展增强等4个阶段,西南涡两个阶段的发展对降水影响最大,初生发展阶段雨强最强,再次发展阶段强降雨范围最大。(3)西南涡在暖区内初生发展,对流不稳定性强,地面潜热和感热加热以及500 hPa层以下水汽凝结潜热加热均十分显著,在较强暖湿平流作用下,配合低层涡度拉伸项和扭转项的动力作用加强,西南涡迅速发展,但低层辐合相对较弱,正涡度柱高度仅发展至500 hPa。(4)西南涡再次发展阶段冷平流入侵,大气斜压性增强,中高层感热和凝结潜热加热作用加大,“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的动力机制显著加强,配合垂直向上输送正涡度涡度拉伸项的动力发展作用,西南涡发展旺盛,正涡度柱中心强度和发展高度较初始发展阶段均明显增强。
周春花肖递祥郁淑华
关键词:中尺度系统热源涡度平流
阿瓦提县初夏一次强冰雹天气成因分析
2022年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对2017年6月7日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的强冰雹天气过程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冰雹天气是巴尔喀什湖附近的低涡底部分裂的短波槽东移影响阿克苏地区所致;降雹前,巴尔喀什湖南部低槽大气斜压不稳定,迫使阿瓦提县上空中低层大气在正涡度平流的作用下促使气块产生气旋转式辐合抬升,气旋式辐合抬升的持续发展与加强,有利于将中低层暖湿空气整体抬升;低层暖湿、高层干冷的不稳定层结为此次冰雹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高低空天气系统合理配置、局地气象条件和中小尺度系统相互作用和不稳定能量的发展都有利于冰雹产生。
刘进新谭甜甜陈丹康娟
关键词:水汽输送涡度平流
阿克苏地区温宿县7.30暴雨过程分析
2022年
利用MICAPS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系统地分析了2018年7月30日发生在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暴雨天气的大气环流形势演变、水汽输送源地及强降水天气触发机制。结果表明:(1)高层南亚高压与副热带大槽稳定少动,中层中亚低涡外围不断分裂短波造成此次暴雨天气。(2)高低空配合:三支气流(西南+西南+偏东)。(3)物理量:暴雨点位于水汽通量、垂直速度、假期相当位温大值区,高层冷平流下传,冷暖平流交汇,有利于产生强对流天气。(4)不稳定能量及触发机制:探空层结曲线形状有利于出现短时强降水,自动站三支气流(南+北+东)交汇,加之地形抬升,触发博孜墩产生强降水。
康娟曲良璐周雪雁
关键词:强降水水汽输送涡度平流
近10年黄、渤海海域入海气旋的统计特征和加强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利用2008−2018年逐小时自动站资料、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NCEP-FNL资料,统计黄、渤海7级及以上气旋大风过程,围绕气旋加深率和气压梯度讨论气象因子与气旋强度和发展关系,根据Petterssen地面气旋发展公式讨论温度平流涡度平流和非绝热加热在气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70.5%气旋入海后加强,14.7%成为爆发性气旋,17.6%气旋入海过程强度不变,11.7%气旋入海后减弱。影响黄、渤海的温带气旋过程主要发生在秋季,春冬季次之,夏季一次也没有出现过。入海发展的气旋多位于200 hPa高空急流出口左侧或者分流辐散区,入海减弱的气旋多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右侧。(2)影响黄、渤海域的气旋有3类:自西北向东南移动的蒙古气旋(17.6%);自西向东移动的黄河气旋(49%);自西南向东北移动的江(黄)淮气旋(33.4%)。江(黄)淮气旋在秋季容易发展为爆发性气旋。黄河气旋和蒙古气旋入海后最大风区域通常出现在气旋的西北象限(或偏西象限),江(黄)淮气旋最大风区域出现在气旋的东南象限。(3)温度平流是气旋入海发展最重要的物理量因子,温度平流对气旋入海发展比对气旋强度更敏感。5次爆发性气旋过程中温度平流涡度平流均高于其他气旋过程。非绝热加热与气旋强度的相关性较强,与气旋发展相关性弱。(4)江(黄)淮气旋过程中温度平流和非绝热加热较强,黄河气旋过程中涡度平流较强,涡度平流和非绝热加热对蒙古气旋的作用较弱。
朱男男熊秋芬胡田田马建铭王亚男
关键词:统计分析爆发性气旋温度平流涡度平流非绝热加热
低涡影响下的西北地区东部暴雨个例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陕西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多源融合逐小时0.05°×0.05°格点降水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和卫星探测资料对2019年8月2—4日西北地区东部一次由低涡向东北方向移动引发的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中纬度低槽、副热带高压、低槽携带的弱冷空气及来自台风外围和副高外围的暖湿空气为此次暴雨过程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大气整层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在本次低涡暴雨预报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水汽通量的突增对应降水的增强,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叠加强水汽通量辐合区对应强降水落区;500 hPa正涡度平流使低涡移动发展,对暴雨的发展和移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对流层低层温度平流对低涡移动路径方面有良好预报指示作用;对流层上层高位涡向下伸展,分裂的高值扰动可促使中低层气旋涡度发展,影响低涡加强,对流层中低层700 hPa附近上正下负的分布形态促进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有利于低涡暴雨的发生;暴雨期间卫星云图上表现为逗点型云带,与低涡系统对应良好。
马晓华马青屈丽玮黄少妮刘菊菊潘留杰
关键词:低涡暴雨涡度平流温度平流湿位涡
2018年台风“摩羯”和“温比亚”路径的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利用中国气象局(CMA)提供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和欧洲中心(ECMWF)提供的ERA 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两个北上影响山东的台风"摩羯"和"温比亚"路径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摩羯"和"温比亚"台风路径的差异主要与周围天气系统分布差异有关,两台风均先后受到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的影响,"温比亚"还受高空槽的影响,使其转向角度较大,而台风与高压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引导气流是影响这两个台风路径的主要因素。"摩羯"和"温比亚"的最佳引导气流均位于台风中心5个纬度半径内,不同阶段所受引导气流的高度存在差异,台风登陆前中低层引导气流对台风移向的指示作用均优于高层,登陆后转向前纬向引导气流均优于经向,但稳定性稍差,转向后除"温比亚"经向引导气流相关较差外均整层相关较好,中高层略优于低层,且高层风(300~200hPa)可以提前12h预报台风转向。此外,台风总是向着台风附近的正涡度平流方向移动,正涡度平流越强,台风移动越快。
李瑞芬袁月郭卫华李一伟
关键词:台风路径引导气流涡度平流
台风“摩羯”(1814)残涡经渤海突然增强成因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利用气象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FY-4可见光云图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14号台风"摩羯"残涡经渤海增强前后热力、动力和水汽特征进行分析,结论如下:台风登陆北上后变性为温带气旋,其热力结构呈非对称分布,垂直风切变具有温带气旋特征,台风残涡入海后高空辐散、整层涡度、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速度等物理因子均明显增强。利用Petterssen气旋发展公式探讨入海增强原因,台风残涡入海前,温度平流对台风发展起主要作用,涡度平流对台风发展起抑制作用,台风残涡入海后,温度平流涡度平流皆有利于台风残涡增强。非绝热加热作用在整个研究时段有利于台风发展,降水释放潜热加热对台风入海增强有正反馈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一种突发性增大的特征。海洋平坦下垫面和适宜的海温是台风残涡入海增强的原因之一。
朱男男王彦苏杭王雪莲史得道王亚男
关键词:非绝热加热温度平流涡度平流
一次北上黄淮气旋爆发性发展的演变机理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GFS再分析资料(0.5°×0.5°)、常规观测资料对2016年5月2—4日北上黄淮气旋进行研究,着重对比分析其生成与爆发性发展的成因。研究表明,本次过程是高空槽系统东移与低空涡旋叠加的过程,500hPa东亚地区稳定性的暖脊是本次过程的特殊环流形势,为本次涡旋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其初生阶段,200hPa急流经向度加大,急流显著加强,低涡生成于高空急流断裂处,系统具有明显的斜压性,冷暖平流对比明显,斜压转换是该气旋生成初期阶段发展的主要因子;在气旋发展阶段,高空急流次级环流使得中层涡度加强,500hPa涡度平流加强并向低层伸展,正涡度平流是气旋强烈发展的主要因子,同时散度场的条件较初生阶段更好。
杨萌姜鹏刘斌王欣欣
关键词:爆发性气旋高空急流涡度平流温度平流

相关作者

朱男男
作品数:18被引量:207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温度平流 涡度平流 雷电预警 过程诊断分析 爆发性气旋
史得道
作品数:21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象台
研究主题:涡度平流 水汽图像 大到暴雪 冷空气 登陆台风
刘彬贤
作品数:50被引量:242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气象要素 花粉 花粉症 水汽输送 统计分析
龙利民
作品数:28被引量:269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北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暴雨 干线 特大暴雨 大暴雨过程 暴雨预报
王珊珊
作品数:33被引量:302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北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干线 地形抬升 MCS 大暴雨过程 中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