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9篇“ 深部真菌病“的相关文章
- 深部真菌病被引量:1
- 1992年
- 真菌病为真菌所致的感染,根据真菌侵犯部位构不同而分为浅部真菌病(Superficial mycoses)和深部真菌病(Deep mycoses)。前者系指表皮、毛发和甲板的真菌感染,又称癣。深部真菌病系指侵犯内脏以及皮下组织、皮肤和粘膜的真菌引起的感染。
- 刘裕昆
- 关键词:真菌病深部药物疗法
- 浅部真菌病及深部真菌病分离菌株细胞外水解酶活性测定
- 目的: 真菌(fimgus)是生物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致病真菌可感染人体导致真菌感染性疾病。真菌致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所产生的水解酶是重要因素之一。部分真菌既可引起浅部感染,又可引发深部感染。其中,念珠菌和曲霉菌是...
- 孙博
- 关键词:真菌病分离菌株
- 文献传递
- 2008~2017年我国深部真菌病原谱及流行特征国内文献系统分析被引量:25
- 2018年
- 目的了解2008~2017年间我国深部真菌感染病原谱及流行特征。方法通过检索收集中国知网、万方全文数据库中我国深部真菌(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医院报道病例相关文献资料,建立病原谱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时间限定为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结果共纳入全国各级医院发表的相关文献464篇,报道感染病例94526例,涉及20多种临床标本,27个感染部位。10年间我国病原真菌谱大致稳定,主要的病原真菌种属有9种,包括念珠菌、曲霉、青霉、隐球菌、毛霉和孢子丝菌等,以念珠菌报道数量最多,占总病例数的91%,其中又以白念珠菌比例最大,占念珠菌属的65%,不过其感染比例10年间降低了10%;呼吸道及肺部是深部真菌感染最频繁的部位;各省行政区种群分布结构相似,气候温暖潮湿的长江中下游及岭南地区是深部真菌感染报道病例最多的地区。结论近10年来,我国深部真菌感染病原真菌主要是念珠菌,其中,以白念珠菌为主,其他菌属的感染比例有增长趋势;报道最多的感染部位是呼吸系统;全国主要病原菌菌种分布结构相似,气候温暖潮湿的长江中下游及岭南地区是主要的发病区。
- 何小羊任秋霞杨英
- 关键词:深部真菌回顾性分析病原谱
- 皮肤深部真菌病2例
- 病例1患者,男,79岁,因"发现左掌皮下结节1月"就诊。患者1月无明显诱因发现左掌近大鱼际处有1皮下结节,无疼痛,境界清楚、可活动,未处理,结节缓慢增大至直径约1厘米,否认外伤史。查体:左掌近大鱼际处可见一隆起性皮下结节...
- 朱铖垚胡红华周鹏飞刘伦飞
-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病诊断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4年2~6月天津市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110份数据(标本140份)分为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组33例和无侵袭性真菌病组77例,分析比较葡聚糖水平,并使用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组的葡聚糖水平(279.78±83.26)p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34.05±9.35)pg/m L(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46(95%的置信区间为0.904~0.988),当以95.20 pg/m L为临界值时,实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8%、93.5%、80.0%和93.3%;临床符合率达到89.1%。Kappa值0.784(P〈0.05)。结论血清葡聚糖水平可以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本研究中用北京金山川公司的GKT-1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葡聚糖水平,进行深部真菌感染诊断时的最佳临界值为95.20 pg/m L,当以此临界值对深部真菌感染进行诊断时,临床一致性较好。
- 靳颖王俊妨周鑫王鸿智
- 关键词:深部真菌病ROC曲线
- 深部真菌病的实验诊断进展被引量:10
- 2014年
- 深部真菌病指除表皮、毛发、甲床以外,真菌侵犯内脏、皮下组织和黏膜所致的感染,其发生取决于外界致病因素和人体免疫力的相互作用。常见的病原真菌有念珠菌、曲霉、隐球菌等。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及免疫抑制剂人群的增多,真菌感染不断增多,已成为应用免疫抑制患者及其他危重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 吴真徐晓刚
- 关键词:深部真菌病血清学分子生物学
- 激光微切割技术在常见深部真菌病分子病理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近年来,随着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实质性器官移植等手术的增多,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导致深部真菌病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并且有极高的病死率。烟曲霉和白念珠菌是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 王冲
- 关键词:PCR巢式PCR侵袭性真菌病
- 眼睑增殖性深部真菌病的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了解眼睑皮肤增殖性深部真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方法:将从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眼睑皮肤增殖性深部真菌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3例设为实验组,每天在患部涂抹龙胆紫,滴碘化钾制剂,并且口服碘化钾5mL,每天3次,对于已经感染严重有脓液部位行脓肿切开排脓治疗。对照组23例仅每天涂抹龙胆紫,对有脓液部位切开排脓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约2周创口愈合,患处红肿消退,对照组患者平均1月左右创口愈合。结论:口服碘化钾制剂可促进眼睑皮肤增殖性深部真菌病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信
- 关键词:碘化钾
- 粤东地区皮肤深部真菌病临床及致病菌种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粤东地区皮肤深部真菌病的发病特点及致病菌种分布情况。方法分析我院确诊的39例皮肤深部真菌病临床特点及皮损组织真菌培养结果。结果中老年男性农民是好发人群,79.5%患者发病前存在伤口感染史。真菌培养检出申克氏孢子菌(41%)是主要致病菌种;其次为酵母样菌(15.4%)。结论本地区皮肤深部真菌病以申克氏孢子菌感染引起的孢子丝菌病为主,酵母样菌等机会致病性真菌活跃增殖成为致病菌的病例应引起关注和警惕。
- 潘健楷张璇君黄进波许良杰许敏鸿
- 关键词:皮肤深部真菌病菌种
- 侵袭性深部真菌病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的研究现状
- 2013年
- 临床大量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等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导致机体菌群失调、免疫功能下降,促使真菌入侵或诱发体内真菌的繁殖而致病。近年来,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肿瘤的放疗及化疗、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等)使得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抑制的病人基数扩增,与此同时,真菌培养技术及鉴定技术水平的改进,使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l]。
- 陈玲王红
- 关键词:深部真菌病体质中医证型中医药治疗
相关作者
- 廖万清

- 作品数:545被引量:1,555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院
- 研究主题:新生隐球菌 隐球菌 真菌病 抗真菌药物 真菌
- 虞瑞尧

- 作品数:217被引量:564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药物疗法 皮肤病 药理 抗真菌药 痤疮
- 李若瑜

- 作品数:709被引量:3,492H指数:2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抗真菌药物 烟曲霉 特比萘芬 伊曲康唑 念珠菌
- 郑岳臣

- 作品数:90被引量:380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甲真菌病 尖端赛多孢子菌 真菌 流行病学 诊治
- 殷凯生

- 作品数:623被引量:3,422H指数:26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支气管哮喘 哮喘 哮喘患者 哮喘小鼠 气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