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4篇“ 清醒镇静“的相关文章
心理干预联合腹式呼吸在清醒镇静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2024年
探讨在清醒镇静无痛气管镜检查中心理干预联合腹式呼吸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3 年 1 - 9 月在我院内镜中心就诊采用清醒镇静麻醉方式的 180 例气管镜检查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镜检查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和腹式呼吸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①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SAS)均偏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评分更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观察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配合度相对于对照组更高,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在清醒镇静无痛气管镜检查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和腹式呼吸指导,大大降低了患者检查前的紧张焦虑状态,增强了检查中患者主动配合的信心和整体的配合度,检查后满意度也有明显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万微微
关键词:心理干预腹式呼吸
不同剂量阿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无痛拔牙术中的清醒镇静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与不同剂量阿芬太尼联合用于无痛拔牙术中的清醒镇静效果。方法选取102例行无痛拔牙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4例)、B组(34例)和C组(34例)。A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5μg/kg阿芬太尼麻醉,B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10μg/kg阿芬太尼麻醉,C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15μg/kg阿芬太尼麻醉。对比三组患者镇痛镇静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B组镇静镇痛评分(3.12±0.14)分高于A组的(4.52±0.18)分、C组的(4.06±0.21)分,B组入睡时间(210.03±15.26)s、自然清醒时间(197.45±23.05)s均短于A组的(420.15±16.25)、(320.78±30.58)s和C组的(451.26±21.02)、(340.12±32.13)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59%、2.94%、23.5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满意度分别为76.47%、97.06%、70.5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10μg/kg阿芬太尼用于无痛拔牙术患者时具有良好的清醒镇静效果,术后并发症较少,满意度高。
刘恒明赵成龙赵瑞雪娄爱新
关键词:阿芬太尼安全性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清醒镇静与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结局和安全性比较分析
2024年
目的比较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R)患者清醒镇静与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结局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中心接受经股动脉TAVR治疗的104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清醒镇静组和插管麻醉组。在TAVR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使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MOS item short fromhealth survey,SF-36)和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European five-dimension Health Scale,EuroQol-5D)以及巴塞尔指数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围手术期结局包括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发生率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天数。安全性结局定义为死亡、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心肌梗死、需要透析、重大血管并发症、重大或危及生命的出血和需要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复合事件。结果与插管麻醉组相比,清醒镇静组患者围手术期POD发生率显著降低,ICU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醒镇静组和插管麻醉组在术后SF-36评分、EuroQol-5D评分和Barthel量表评分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安全性复合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相比,清醒镇静TAVR可减少POD和ICU住院时间,不影响安全性和患者生活质量。清醒镇静下TAVR对于AS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是全身麻醉的可接受替代方案。
王轶芃周程辉刘达琪
关键词:全身麻醉安全性
清醒镇静镇痛麻醉应用于全牙弓种植手术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清醒镇静镇痛麻醉配合局部麻醉下行全牙弓种植手术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4例需行全牙列种植固定咬合重建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2例,全牙列种植手术过程中,实验组采用清醒镇静镇痛麻醉配合局部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局部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T0)、局部浸润麻醉(T1)、翻粘骨膜瓣(T2)、钻洞(T3)、缝合(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氧饱和度(SpO_(2)),记录两组T1~T4时的镇静评分(RSS),离院前进行术中疼痛评分,术后前3 d进行术后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T1~T4各时点MAP及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MAP及HR随时点变化为升高趋势,实验组MAP及HR随时点变化为下降趋势;两组各时点SpO_(2)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T1~T4各时点R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及术后第1、2、3天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醒镇静镇痛麻醉配合局部麻醉安全、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复杂且操作时间长的种植手术,尤其是全牙列种植手术中应用。
张丹丹季蒙王林虎
关键词:清醒镇静镇痛麻醉
清醒镇静镇痛结肠镜在困难气道高危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2023年
研究清醒镇静镇痛结肠镜在困难气道高危人群中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院内检查的困难气道高危人群72例,采用抓阄的方式随机入组。入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清醒镇静镇痛组;B组:全麻组;C组:普通结肠镜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心率异常、血氧饱和度异常率、疼痛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达盲率、达盲时间;息肉率、多发息肉率;息肉部位;结肠镜操作者评分、被检查者评分;肠道准备质量评分。结果 三组患者的心率异常以及血氧饱和度异常率比较(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A组以及B组患者结肠镜操作者评分、被检查者评分高于C组患者(P<0.05);肠道准备质量评分:A组患者:(7.33±1.01)分;B组患者:(7.67±1.06)分;C组患者:(7.38±1.9)分,三组比较(P>0.05)。结论 困难气道高危人群通过清醒镇静镇痛结肠镜检查,有效性高,安全性强,值得推广。
许秀珠
关键词:有效性安全性
清醒镇静与深度镇静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诊疗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3年
目的:研究在清醒镇静与深度镇静下实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诊疗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静脉曲张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清醒镇静(咪达唑仑+芬太尼),观察组采用深度镇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丙泊酚。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治疗时患者基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手术治疗后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间、麻醉达标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实验组患者HR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2,T3,T4时,实验组患者MAP、HR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Ramsay评分和术后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75%和8.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镇静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内镜诊疗疗效显著而且安全可靠,疗程短,见效快,恢复快,患者接受程度高,提高治疗成功率,值得进行推广。
刘虹吕文明杨帆王丽邓成琴
关键词:清醒镇静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瑞马唑仑清醒镇静转为深度镇静在气道狭窄病人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1例
2023年
瑞马唑仑是一种超短效的苯二氮类药物,被证实用于支气管镜诊疗的中度镇静安全、有效[1],呼吸抑制和低氧血症发生率较低[2]。本文就1例严重气道狭窄患者支气管镜检查使用瑞马唑仑实施静脉麻醉的病例进行报告,为瑞马唑仑在无痛诊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宓超瑞李鑫罗聪罗伟龚家骥戴茹萍李辉
关键词:支气管镜检查气管狭窄清醒镇静
心理干预对胃镜检查期间肥胖患者清醒镇静中焦虑情绪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肥胖患者胃镜检查期间清醒镇静中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84例拟行胃镜检查的住院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干预组(T组)和常规监护组(C组),每组42例。C组患者在检查期间采用常规健康宣教,T组患者除采用常规健康宣教外,在胃镜检查前3 d开始予以综合心理干预,一直持续到检查结束。两组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均使用瑞芬太尼清醒镇静。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检查前3 d(T_(1))、检查前30 min(T_(2))及检查后30 min(T_(3))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评分[包括状态焦虑量表(State-Anxiety Inventory, S-AI)评分、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Inventory, T-AI)评分、第1次和最后1次相比的状态焦虑改变量(ΔS-AI)和特质焦虑改变量(ΔT-AI)],进镜前1 min(检查前)、胃镜进入胃大部即刻(检查中)、检查后5 min(检查后)的MAP及心率;记录检查时间,内镜医师满意人数及患者舒适人数,瑞芬太尼诱导剂量及追加剂量,胃镜检查结果,检查期间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发生情况,术后15 min恶心呕吐及头晕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瑞芬太尼诱导量、胃镜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T_(1)时S-AI、T-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T_(2)、T_(3)时T组患者S-AI及T-AI评分明显低于C组( P<0.05);与T_(1)时比较,T组患者T_(2)、T_(3)时S-AI、T-AI评分明显降低( P<0.05),C组患者T_(3)时S-AI、T-AI评分明显降低( P<0.05)。与ΔT-AI比较,T组患者ΔS-AI明显较高( P<0.05),C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检查前和检查后两组患者MAP、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检查中T组患者MAP、心率均低于C组( P<0.05)。与C组比较,T组患者检查时间缩短( P<0.05),内镜医师满意人数和患者舒适人数增高( P<0.05),瑞芬太尼追加剂量降低( P<0.05);检查期间两组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
仝松李紫娴张楠陈思敏张茂银
关键词:肥胖心理干预状态-特质焦虑胃镜检查清醒镇静
舒芬太尼咪达唑仑联合布托啡诺清醒镇静用于鼾症患者胃镜检查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咪达唑仑联合布托啡诺清醒镇静用于鼾症患者行内镜检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2021年7月—2022年10月行无痛胃镜检查的中重度鼾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S组(50例)、B组(50例),两组均于咽喉部表麻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mg+舒芬太尼5μg,S组追加舒芬太尼0.08~0.15μg/kg,B组追加布托啡诺8~10μg/kg。观察患者入检查室时(T_(0))、内镜检查前(T_(1))、内镜经过咽喉部(T_(2))、内镜进入十二指肠(T_(3))、退内镜时(T_(4))、离开恢复室(T_(5))时的心率(HR)、血压、血氧饱和度(SpO_(2))。术中采用行为疼痛量表(BPS)评估患者内镜检查过程中的疼痛程度,以Ramsay镇静量表(RSS)评估患者麻醉深度,观察患者术中恶心发生情况;术后麻醉恢复期观察头晕、嗜睡、困乏、恶心呕吐、遗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并记录患者离院时间。结果:S组有3例患者,B组2例患者内镜检查过程中放弃清醒镇静退出实验,其余95例患者(S组47例,B组48例)在清醒镇静下完成内镜检查。各观察时点两组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SpO_(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B组BPS评分和恶心发生率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术后恢复期低氧血症(SPO_(2)<90%)、嗜睡、头晕发生率高于B组,困乏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离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舒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清醒镇静方案用于中重度鼾症患者胃镜检查,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且维持术中循环稳定,呼吸抑制轻,术后并发症少。
先德飞张乐
关键词:布托啡诺舒芬太尼鼾症清醒镇静胃镜检查
清醒镇静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影响评估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清醒镇静(conscious sedation,CS)与转接全身麻醉(conversion to general anesthesia,CG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血管内治疗中的作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血管内治疗的117例AI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CS组(97例)和CGA组(20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大血管闭塞位置、关键时间节点、手术后脑灌注、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为控制混杂因素对基线影响,对患者的基线数据采用倾向性评分进行1∶3配对。结果应用倾向性评分进行1∶3配比后CS组60人,CGA组20人,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GA组相比,CS组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较短(P=0.007),两组患者血管闭塞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其中CGA组椎动脉闭塞发生率较高。两组患者入院至腹股沟穿刺时间(door to puncture,DTP)与术后改良脑梗死溶栓(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TICI)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GA组相比,CS组术后恶性脑水肿及坠积性肺炎发生率较低(P<0.05),预后良好率较高(P=0.019)。结论在AIS的血管内治疗中,CS简便有效,相比于CGA患者,能够更快地获得脑组织再灌注,并与更好的临床预后相关。
姜富城黄菊梅冯跃先钟红亮贾建文杨洪超刘赫刘扬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清醒镇静全身麻醉

相关作者

刘洪珍
作品数:151被引量:703H指数:14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异丙酚 围术期 肝移植 清醒镇静 靶控输注
岳云
作品数:477被引量:3,935H指数:2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异丙酚 麻醉深度 异氟醚 二异丙酚
张马忠
作品数:170被引量:1,580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丙泊酚 小儿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靶控输注
郭曲练
作品数:572被引量:3,525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舒芬太尼 丙泊酚 鞘内注射 麻醉深度
万阔
作品数:69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咪达唑仑 口腔 牙科 口服 口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