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29篇“ 湿地旅游“的相关文章
唐山市发展湿地旅游产业思考
2024年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唐山市作为我省湿地大市,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拓展湿地功能,发展湿地旅游,已经成为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张世博
关键词:湿地旅游地球之肾生物多样性生态景观湿地资源湿地功能
湿地旅游景观资源的开发与生态保护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在国家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绿色发展已成为必经之路。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在气候调节、旅游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对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极易造成生态灾害。基于湿地湿地景观资源的概念及类型,对天汉湿地公园在湿地旅游景观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从多个方面对开发和保护的策略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湿地旅游景观资源开发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张秀春
关键词:湿地开发生态保护
国内外滨海湿地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3
2024年
近年来滨海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逐渐被各界所关注,但作为重要的利用方式,缺乏旅游视角的系统性梳理和总结。论文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Springer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中相关文献,借助Cite Space文献计量工具,总结国内外滨海湿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的阶段特征、研究热点和研究内容。研究发现:国内外滨海湿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分为探索阶段、起步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国内研究限于资源评价、资源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价值评估等方面,处于描述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初级阶段。国外研究内容较为全面,除对资源开发、资源管理、资源保护等领域进行广泛探讨外,更在气候变化影响、综合效益等领域取得系列成果。论文在总结分析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从资源调查与评价、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影响、资源管理、综合效益分析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提出下一阶段应当重视调查评估与可持续利用、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社区参与和利益机制、价值转化机制和路径、创新研究手段和方法五个方面。
王灵恩丁佳琦
关键词:滨海湿地旅游资源
视觉艺术视角下江苏世遗湿地旅游线路分析
2024年
以视觉艺术为理论指引,深度剖析江苏世界遗产湿地的自然景观、人文元素与艺术价值,旨在设计出既能展现湿地独特魅力,又能满足游客审美需求的旅游线路。对江苏世遗湿地资源进行梳理,结合视觉艺术理论,构建具有创新性、体验性与教育性的湿地旅游线路,以期提升湿地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与市场竞争力,推动江苏湿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蒋承王亦非
关键词:视觉艺术旅游线路自然景观
中国湿地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4年
湿地是宝贵的生态及旅游资源,发展湿地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市场的开拓,是未来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以百度指数、Google Trends、巨量算数、热浪算数为数据基础,运用指数分析、空间可视化表达、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等方法分析中国湿地旅游网络关注度。结果表明:2013-2022年中国湿地旅游网络关注度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月际变化呈“双峰式”趋势,季节性强度指数较强。中国湿地旅游网络关注度在空间上差异明显,网络关注度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且地理集中指数为30,相对集中。中国湿地旅游网络关注度的影响因素依影响强弱水平排序为经济水平、网络普及度、湿地旅游发展水平、文化水平和自然气候。
黄榕王毅勇王毅勇周超凡
关键词:湿地旅游
湿地旅游地碳源/汇测度及其均衡性研究--以白洋淀湿地为例
2024年
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动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解决方案之一。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和遥感数据,较细化地估算了白洋淀湿地旅游区的碳源与碳汇情况,并核算其碳平衡。碳排放中,旅游住宿碳排放和旅游交通碳排放占比最大,占总碳排放的36.03%和35.79%。碳汇方面,白洋淀生态系统土壤碳汇能力大于植被碳汇能力大于水体碳汇能力。整体来看,白洋淀湿地旅游碳均衡呈现净碳汇状态,但游客人均碳排放高于一般水平,表明其减排潜力较大。
屈秋实张匡世陈安国孙艳芝
关键词:碳排放
湿地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与游憩满意度研究以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为例
2024年
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作为联结旅游体验与健康的重要桥梁,是旅游者与旅游地环境交互作用的综合性体验,尤其突显自然环境作用上。本研究借鉴MR模型,以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为例,构建湿地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与游憩满意度的评价指标,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法探讨旅游者环境恢复性感知与游憩满意度对游后行为意愿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恢复性环境感知的一致性、逃逸、兼容、迷人维度对游憩满意度有显著性正向影响;旅游者对观音塘湿地公园整体比较满意,但推荐意愿一般。探析可能性原因,对该湿地公园的管理和发展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湿地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杨淑梅郑凌予
宁夏湿地旅游区碳排放、碳汇测量与均衡——以阅海国家湿地公园和沙湖自然保护区为例被引量:3
2024年
湿地旅游景区是生态旅游的代表之一,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有重要作用,在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为旅游者提供生态游览和环保教育等服务,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遵循双碳目标的要求,实现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基础要求。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监测、遥感模型构建等方法,综合评估阅海国家湿地公园和沙湖自然保护区2个湿地旅游景区的碳排放和碳储量。研究结果表明,阅海国家湿地公园都市旅游休闲区湿地植被和土壤碳储量远大于碳排放量,沙湖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旅游碳排放量超过湿地植物和土壤碳储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碳均衡调节,为西北地区湿地旅游节能降碳政策规划提供重要依据,提高宁夏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同时对湿地旅游景区的碳管理和优化调控提供了决策指导。
史舸
关键词:湿地旅游碳排放
武汉桐湖湿地旅游开发生态补偿研究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进步的同时,生态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当前,我国城市群落中存在着大量的生态系统被破坏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群落结构失衡,功能退化,从而制约了城市群落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生态环境可持续...
晏明伟
关键词:旅游开发生态补偿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北部湿地旅游服务研究--以避暑山庄湿地为例
2023年
以地处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和生态服务功能区的承德避暑山庄湿地旅游资源服务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数据,研究其景区服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现状,得出游客对湿地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安排的满意度最高,但在湿地资源的交通、环境、安全、文化、吃住娱购、人员服务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的结论,进而为保护好京津冀湿地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建议参考。
成福伟钱海涛李海月

相关作者

刘慧媛
作品数:5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湿地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湿地 资源分类 湿地旅游
王金叶
作品数:174被引量:1,532H指数:21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区 水源涵养林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
石长波
作品数:150被引量:792H指数:15
供职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
研究主题:香辛料 旅游 烹饪 油炸 电子鼻
张雪
作品数:22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
研究主题:缺水地区 基于AGENT 政务 政府知识管理 AGENT
鲁铭
作品数:3被引量:89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景观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 湿地旅游 生物多样性 环境保护